本發明屬于苗木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地,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油茶樹,茶科,油茶屬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銹油用于工業。茶餅既是農藥,又是肥料,可提高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蟲。果皮是提制栲膠的原料。
油茶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長在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的高山及丘陵地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廣西五省全國年產量僅為20萬噸左右。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茶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油茶樹喜歡在土壤潮濕和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環境中成長,水份供應不足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出現落葉或枯葉的情況,同時油茶樹的根系十分敏感,通常地載苗帶冠幅進行移植時,其斷根會造成苗木成活率極低。在幼苗培育、移植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水份控制不到位、根系保護不全面而導致植株難以存活。
因此,如何針對油茶樹的水份需求特點和根系特性,研發一款能夠大幅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種植方法是本發明的研究目的。
申請號為201210316373.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油茶樹富含硒的種植方法”,其不足之處在于:在幼苗培育、移植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水份控制不到位、根系保護不全面而導致植株難以存活,存活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以克服現有油茶樹幼苗培育、移植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水份控制不到位、根系保護不全面而導致植株難以存活,存活率低的不足。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種植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陽坡,日照時間長的酸性紅壤土緩坡山地;
(2)整地:對種植地進行深翻,深翻基地1.0-1.5m深;測量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并通過添加含水量為30-34%的發酵腐熟的畜牧糞便,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為45%,并將種植地做成寬40cm的畦,畦高30cm,畦間距20cm;
(3)移植:
a、季節選擇,移植選擇在每年6月份進行,移植天氣為空氣濕度較大的陰天或陰雨天;
b、土球控制,對油茶樹苗木進進行疏枝間葉,修剪去除35-40%的枝葉后起苗,起苗時土壤含水量保持50-60%,土球直徑為苗木胸徑的6-7倍,保證多數的根群被土球所包裹,土球固定時用編織布繩繞根頸縛扎結實,防止土塊破碎或有泥土散落;
c、水份保持,苗木移植運輸中,采用黑色遮蔭網進行遮蔭,運至移栽苗圃時,馬上對苗木進行噴水至飽和進行保濕;
d、根系保護,移植前,針對土球根部的創面進行護根溶液噴霧處理,植株噴灑30-34g護根溶液;
e、移植;
f、澆定根水,用大水灌溉2-3次,直至澆透為止;
(4)養護;
(5)覆蓋有機物土壤。
優選地,所述步驟(2)在畦的左邊緣向畦中心8-10cm處設置有保溫管,在畦的右邊緣向畦中心8-10cm處設置有噴液管,畦上鋪蓋有水分含量為40-45%,有機質含量為40-61%的田泥,田泥鋪蓋的厚度為2-4cm。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護根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根動力1號3-6份、敵磺鈉溶液1-1.5份和水400-500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3)移植過程為,往挖好的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樹穴底部鋪上一層7-9cm的含砂量65-70%的透氣土壤,將油茶樹放置到挖好的樹穴內。
優選地,在土球與穴壁之間填充滿含砂量65-70%的透氣土壤至高出土球7-9cm處。
優選地,所述步驟(4)養護方法為:移植后10-15天內,采用噴頭對苗木的樹干和樹冠進行灑水保濕,每天灑水保濕4-7次;15天以后逐漸減少灑水保濕的次數,每天灑水保濕3-4次。
優選地,所述步驟(5)在移植后30天后,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2-6cm此摻有秸稈灰燼土壤。
優選地,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2-6cm摻有秸稈灰燼土壤后,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
優選地,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保持蘑菇土的含水量為50-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對移植季節選擇、土球控制、水份保持和根系保護四方面進行科學的控制,在移植后進行及時、嚴格的水份補給養護,保證了油茶樹的存活率,存活率高達97%;
(2)本發明通過覆蓋有機物土壤進行促根,有機物土壤肥料養分及其充裕,能夠有效的對油茶樹進行促根,提高油茶樹的成長速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種植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陽坡,日照時間長的酸性紅壤土緩坡山地;
(2)整地:對種植地進行深翻,深翻基地1.0-1.5m深;測量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并通過添加含水量為30-34%的發酵腐熟的畜牧糞便,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為45%,并將種植地做成寬40cm的畦,畦高30cm,畦間距20cm;
(4)移植:
a、季節選擇,移植選擇在每年6月份進行,移植天氣為空氣濕度較大的陰天或陰雨天;
b、土球控制,對油茶樹苗木進進行疏枝間葉,修剪去除35-40%的枝葉后起苗,起苗時土壤含水量保持50-60%,土球直徑為苗木胸徑的6-7倍,保證多數的根群被土球所包裹,土球固定時用編織布繩繞根頸縛扎結實,防止土塊破碎或有泥土散落;
c、水份保持,苗木移植運輸中,采用黑色遮蔭網進行遮蔭,運至移栽苗圃時,馬上對苗木進行噴水至飽和進行保濕;
d、根系保護,移植前,針對土球根部的創面進行護根溶液噴霧處理,植株噴灑30-34g護根溶液;
e、移植;
f、澆定根水,用大水灌溉2-3次,直至澆透為止;
(4)養護;
(5)覆蓋有機物土壤。
所述步驟(2)在畦的左邊緣向畦中心8-10cm處設置有保溫管,在畦的右邊緣向畦中心8-10cm處設置有噴液管,畦上鋪蓋有水分含量為40-45%,有機質含量為40-61%的田泥,田泥鋪蓋的厚度為2-4cm。
所述步驟(3)中護根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根動力1號3-6份、敵磺鈉溶液1-1.5份和水400-500份。
所述步驟(3)移植過程為,往挖好的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樹穴底部鋪上一層7-9cm的含砂量65-70%的透氣土壤,將油茶樹放置到挖好的樹穴內。
在土球與穴壁之間填充滿含砂量65-70%的透氣土壤至高出土球7-9cm處。
所述步驟(4)養護方法為:移植后10-15天內,采用噴頭對苗木的樹干和樹冠進行灑水保濕,每天灑水保濕4-7次;15天以后逐漸減少灑水保濕的次數,每天灑水保濕3-4次。
所述步驟(5)在移植后30天后,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2-6cm此摻有秸稈灰燼土壤。
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2-6cm摻有秸稈灰燼土壤后,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
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保持蘑菇土的含水量為50-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對移植季節選擇、土球控制、水份保持和根系保護四方面進行科學的控制,在移植后進行及時、嚴格的水份補給養護,保證了油茶樹的存活率,存活率高達97%;
(2)本發明通過覆蓋有機物土壤進行促根,有機物土壤肥料養分及其充裕,能夠有效的對油茶樹進行促根,提高油茶樹的成長速度。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種植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陽坡,日照時間長的酸性紅壤土緩坡山地;
(2)整地:對種植地進行深翻,深翻基地1.5m深;測量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并通過添加含水量為30%的發酵腐熟的畜牧糞便,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為45%,并將種植地做成寬40cm的畦,畦高30cm,畦間距20cm;
(5)移植:
a、季節選擇,移植選擇在每年6月份進行,移植天氣為空氣濕度較大的陰天或陰雨天;
b、土球控制,對油茶樹苗木進進行疏枝間葉,修剪去除40%的枝葉后起苗,起苗時土壤含水量保持50%,土球直徑為苗木胸徑的7倍,保證多數的根群被土球所包裹,土球固定時用編織布繩繞根頸縛扎結實,防止土塊破碎或有泥土散落;
c、水份保持,苗木移植運輸中,采用黑色遮蔭網進行遮蔭,運至移栽苗圃時,馬上對苗木進行噴水至飽和進行保濕;
d、根系保護,移植前,針對土球根部的創面進行護根溶液噴霧處理,植株噴灑30-34g護根溶液;
e、移植;
f、澆定根水,用大水灌溉2次,直至澆透為止;
(4)養護;
(5)覆蓋有機物土壤。
所述步驟(2)在畦的左邊緣向畦中心10cm處設置有保溫管,在畦的右邊緣向畦中心8cm處設置有噴液管,畦上鋪蓋有水分含量為45%,有機質含量為40%的田泥,田泥鋪蓋的厚度為4cm。
所述步驟(3)中護根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根動力1號3份、敵磺鈉溶液1.5份和水400份。
所述步驟(3)移植過程為,往挖好的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樹穴底部鋪上一層9cm的含砂量65%的透氣土壤,將油茶樹放置到挖好的樹穴內。
在土球與穴壁之間填充滿含砂量70%的透氣土壤至高出土球7cm處。
所述步驟(4)養護方法為:移植后15天內,采用噴頭對苗木的樹干和樹冠進行灑水保濕,每天灑水保濕4次;15天以后逐漸減少灑水保濕的次數,每天灑水保濕4次。
所述步驟(5)在移植后30天后,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2cm此摻有秸稈灰燼土壤。
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6cm摻有秸稈灰燼土壤后,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
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保持蘑菇土的含水量為50%。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種植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陽坡,日照時間長的酸性紅壤土緩坡山地;
(2)整地:對種植地進行深翻,深翻基地1.0m深;測量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并通過添加含水量為34%的發酵腐熟的畜牧糞便,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為45%,并將種植地做成寬40cm的畦,畦高30cm,畦間距20cm;
(6)移植:
a、季節選擇,移植選擇在每年6月份進行,移植天氣為空氣濕度較大的陰天或陰雨天;
b、土球控制,對油茶樹苗木進進行疏枝間葉,修剪去除35%的枝葉后起苗,起苗時土壤含水量保持60%,土球直徑為苗木胸徑的6倍,保證多數的根群被土球所包裹,土球固定時用編織布繩繞根頸縛扎結實,防止土塊破碎或有泥土散落;
c、水份保持,苗木移植運輸中,采用黑色遮蔭網進行遮蔭,運至移栽苗圃時,馬上對苗木進行噴水至飽和進行保濕;
d、根系保護,移植前,針對土球根部的創面進行護根溶液噴霧處理,植株噴灑34g護根溶液;
e、移植;
f、澆定根水,用大水灌溉2次,直至澆透為止;
(4)養護;
(5)覆蓋有機物土壤。
所述步驟(2)在畦的左邊緣向畦中心10cm處設置有保溫管,在畦的右邊緣向畦中心8cm處設置有噴液管,畦上鋪蓋有水分含量為45%,有機質含量為40%的田泥,田泥鋪蓋的厚度為4cm。
所述步驟(3)中護根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根動力1號3份、敵磺鈉溶液1.5份和水400份。
所述步驟(3)移植過程為,往挖好的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樹穴底部鋪上一層9cm的含砂量65%的透氣土壤,將油茶樹放置到挖好的樹穴內。
在土球與穴壁之間填充滿含砂量70%的透氣土壤至高出土球7cm處。
所述步驟(4)養護方法為:移植后15天內,采用噴頭對苗木的樹干和樹冠進行灑水保濕,每天灑水保濕4次;15天以后逐漸減少灑水保濕的次數,每天灑水保濕4次。
所述步驟(5)在移植后30天后,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2cm此摻有秸稈灰燼土壤。
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6cm摻有秸稈灰燼土壤后,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
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保持蘑菇土的含水量為50%。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促進根系保護提高油茶樹存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種植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陽坡,日照時間長的酸性紅壤土緩坡山地;
(2)整地:對種植地進行深翻,深翻基地1.2m深;測量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并通過添加含水量為32%的發酵腐熟的畜牧糞便,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為45%,并將種植地做成寬40cm的畦,畦高30cm,畦間距20cm;
(7)移植:
a、季節選擇,移植選擇在每年6月份進行,移植天氣為空氣濕度較大的陰天或陰雨天;
b、土球控制,對油茶樹苗木進進行疏枝間葉,修剪去除38%的枝葉后起苗,起苗時土壤含水量保持55%,土球直徑為苗木胸徑的6倍,保證多數的根群被土球所包裹,土球固定時用編織布繩繞根頸縛扎結實,防止土塊破碎或有泥土散落;
c、水份保持,苗木移植運輸中,采用黑色遮蔭網進行遮蔭,運至移栽苗圃時,馬上對苗木進行噴水至飽和進行保濕;
d、根系保護,移植前,針對土球根部的創面進行護根溶液噴霧處理,植株噴灑32g護根溶液;
e、移植;
f、澆定根水,用大水灌溉2次,直至澆透為止;
(4)養護;
(5)覆蓋有機物土壤。
所述步驟(2)在畦的左邊緣向畦中心9cm處設置有保溫管,在畦的右邊緣向畦中心9cm處設置有噴液管,畦上鋪蓋有水分含量為42%,有機質含量為48%的田泥,田泥鋪蓋的厚度為3cm。
所述步驟(3)中護根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根動力1號5份、敵磺鈉溶液1.2份和水450份。
所述步驟(3)移植過程為,往挖好的用于種植油茶樹的樹穴底部鋪上一層8cm的含砂量68%的透氣土壤,將油茶樹放置到挖好的樹穴內。
在土球與穴壁之間填充滿含砂量68%的透氣土壤至高出土球8cm處。
所述步驟(4)養護方法為:移植后12天內,采用噴頭對苗木的樹干和樹冠進行灑水保濕,每天灑水保濕5次;15天以后逐漸減少灑水保濕的次數,每天灑水保濕3次。
所述步驟(5)在移植后30天后,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4cm此摻有秸稈灰燼土壤。
往樹穴土壤的外圍覆蓋上一層5cm摻有秸稈灰燼土壤后,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
進行灌溉使摻有秸稈灰燼土壤表面濕潤,保持蘑菇土的含水量為58%。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