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無花果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無花果是一種開花植物,隸屬于??崎艑伲饕L于一些熱帶和溫帶的地方,屬亞熱帶落葉小喬木。無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個品種,絕大部分都是常綠品種,只有長于溫帶地方的才是落葉品種。果實呈球根狀,尾部有一小孔,花粉由黃蜂傳播。無花果除鮮食、藥用外,還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醬、果汁、果茶、果酒、飲料、罐頭等。無花果干無任何化學添加劑,味道濃厚、甘甜。無花果汁、飲料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老幼皆宜;出于市場的需求,迫切希望加大無花果生產規模和產量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花果的高產種植方法,夠提高無花果樹結果率、所產果實碩大、口感脆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無花果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址整地:選擇土層深厚、濕潤肥沃、微酸至微堿性土質的種植地;對種植地進行深耕40-50cm,每畝施基肥450-500kg;按照2-3m×2.5-3.5m的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的直徑為40-60cm,定植穴的深度為50-70cm;
2)選苗定植:2月中下旬定植,選擇適宜的無花果苗木,要求苗木健壯,枝條茁壯,組織充實,木質化程度高,主干明確,根系發達而完整,有較多的側根和須根,根系無劈裂,具有完整健壯的芽,苗木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不失水,有旺盛的生命力,定植前根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消毒,將苗根放入定植穴內,將苗木扶直,將根理順后覆土并踏實,澆透水,主干留2-3個飽滿芽短截,根周用銀黑雙色地膜覆蓋,保水保濕;
3)整形修剪:在定植后,將定植樹剪留15-20cm,當定植樹重新長出新枝時,采用自然開心形整枝方式,按照新枝的方位角和長勢選留3-5條主枝,其余枝條都剪除;在主枝40-60cm處短截,每一主枝上保留2級側枝2-3條,并且每年在春、秋季時,剪除病蟲枝、弱枝、衰老枝、下垂枝、干枝、無用徒長枝和郁閉枝;每年7-8月對枝條進行摘心;
4)水肥管理:無花果移栽定植后,要注意種植地的溫度和土壤濕度,當土壤持水量低于15-20%時,必須灌水,澆水時間主要在萌芽期及秋季干旱時;
施肥:
a、追肥:無花果追肥應在早春新梢旺盛生長前,春果、夏果及秋果迅速膨大前進行,施肥量每畝100-120kg復合肥,施肥后必須澆水,施肥時,距主干50cm開條溝施肥;
b、根外追肥:生長季結合噴施農藥進行根外追肥,時間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后,生長前期以噴氮肥為主,后期以噴磷、鉀肥為主,所施的氮磷鉀肥的比例為1:2:2,采前20天內禁止根外追肥;
5)采收管理:當無花果果實變成紅色或者紫色、果肉變軟時,選擇干燥的晴天,對果實進行分批采收。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所述基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50-80份的綠肥、40-80份的餅肥、20-50份的土雜肥、25-35份的氮肥、35-50份的鉀肥、35-50份的磷肥、10-15份的石灰、30-50份的火燒土和50-80份的塘泥。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4)所述復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豆粕35-45份、尿素12-13份、磷酸氫銨15-20份、稻糠15-20份、腐殖酸6-8份、丁烯叉二脲3-4份、生物菌劑2-3份。
優選地,上述生物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固氮菌、酵母菌、磷細菌。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4)水肥管理時,保持種植地的溫度在10-25℃。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肥管理時,間隔10-15天澆水一次,澆水不宜過多,保持土壤濕度在土壤含水量20-3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科學的水肥管理和日常修剪,保證了無花果樹健康成長;在不同時期針對性施肥,使無花果實鮮美、碩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無花果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址整地:選擇土層深厚、濕潤肥沃、微酸至微堿性土質的種植地;對種植地進行深耕40-50cm,每畝施基肥450kg;按照2m×3.5m的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的直徑為40-60cm,定植穴的深度為50-70cm;
基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50份的綠肥、40份的餅肥、20份的土雜肥、25份的氮肥、35份的鉀肥、35份的磷肥、10份的石灰、30份的火燒土和50份的塘泥。
2)選苗定植:2月中下旬定植,選擇適宜的無花果苗木,要求苗木健壯,枝條茁壯,組織充實,木質化程度高,主干明確,根系發達而完整,有較多的側根和須根,根系無劈裂,具有完整健壯的芽,苗木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不失水,有旺盛的生命力,定植前根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消毒,將苗根放入定植穴內,將苗木扶直,將根理順后覆土并踏實,澆透水,主干留2-3個飽滿芽短截,根周用銀黑雙色地膜覆蓋,保水保濕;
3)整形修剪:在定植后,將定植樹剪留15-20cm,當定植樹重新長出新枝時,采用自然開心形整枝方式,按照新枝的方位角和長勢選留3-5條主枝,其余枝條都剪除;在主枝40-60cm處短截,每一主枝上保留2級側枝2-3條,并且每年在春、秋季時,剪除病蟲枝、弱枝、衰老枝、下垂枝、干枝、無用徒長枝和郁閉枝;每年7-8月對枝條進行摘心;
4)水肥管理:無花果移栽定植后,要注意種植地的溫度和土壤濕度,保持種植地的溫度在10℃,間隔10天澆水一次,澆水不宜過多,保持土壤濕度在土壤含水量20%;當土壤持水量低于20%時,必須灌水,澆水時間主要在萌芽期及秋季干旱時;
施肥:
a、追肥:無花果追肥應在早春新梢旺盛生長前,春果、夏果及秋果迅速膨大前進行,施肥量每畝100kg復合肥,施肥后必須澆水,施肥時,距主干50cm開條溝施肥;所述復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豆粕35份、尿素12份、磷酸氫銨15份、稻糠15份、腐殖酸6份、丁烯叉二脲3份、生物菌劑2份。
生物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固氮菌、酵母菌、磷細菌。
b、根外追肥:生長季結合噴施農藥進行根外追肥,時間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后,生長前期以噴氮肥為主,后期以噴磷、鉀肥為主,所施的氮磷鉀肥的比例為1:2:2,采前20天內禁止根外追肥;
5)采收管理:當無花果果實變成紅色或者紫色、果肉變軟時,選擇干燥的晴天,對果實進行分批采收。
實施例2
一種無花果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址整地:選擇土層深厚、濕潤肥沃、微酸至微堿性土質的種植地;對種植地進行深耕40-50cm,每畝施基肥500kg;按照3m×2.5m的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的直徑為40-60cm,定植穴的深度為50-70cm;
基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80份的綠肥、80份的餅肥、50份的土雜肥、35份的氮肥、50份的鉀肥、50份的磷肥、15份的石灰、50份的火燒土和80份的塘泥。
2)選苗定植:2月中下旬定植,選擇適宜的無花果苗木,要求苗木健壯,枝條茁壯,組織充實,木質化程度高,主干明確,根系發達而完整,有較多的側根和須根,根系無劈裂,具有完整健壯的芽,苗木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不失水,有旺盛的生命力,定植前根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消毒,將苗根放入定植穴內,將苗木扶直,將根理順后覆土并踏實,澆透水,主干留2-3個飽滿芽短截,根周用銀黑雙色地膜覆蓋,保水保濕;
3)整形修剪:在定植后,將定植樹剪留15-20cm,當定植樹重新長出新枝時,采用自然開心形整枝方式,按照新枝的方位角和長勢選留3-5條主枝,其余枝條都剪除;在主枝40-60cm處短截,每一主枝上保留2級側枝2-3條,并且每年在春、秋季時,剪除病蟲枝、弱枝、衰老枝、下垂枝、干枝、無用徒長枝和郁閉枝;每年7-8月對枝條進行摘心;
4)水肥管理:無花果移栽定植后,要注意種植地的溫度和土壤濕度,保持種植地的溫度在25℃,間隔15天澆水一次,澆水不宜過多,保持土壤濕度在土壤含水量30%;當土壤持水量低于15%時,必須灌水,澆水時間主要在萌芽期及秋季干旱時;
施肥:
a、追肥:無花果追肥應在早春新梢旺盛生長前,春果、夏果及秋果迅速膨大前進行,施肥量每畝100-120kg復合肥,施肥后必須澆水,施肥時,距主干50cm開條溝施肥;所述復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豆粕45份、尿素13份、磷酸氫銨20份、稻糠20份、腐殖酸8份、丁烯叉二脲4份、生物菌劑3份。
生物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固氮菌、酵母菌、磷細菌。
b、根外追肥:生長季結合噴施農藥進行根外追肥,時間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后,生長前期以噴氮肥為主,后期以噴磷、鉀肥為主,所施的氮磷鉀肥的比例為1:2:2,采前20天內禁止根外追肥;
5)采收管理:當無花果果實變成紅色或者紫色、果肉變軟時,選擇干燥的晴天,對果實進行分批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