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風力發電與海上養殖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海上風機復合筒型基礎的重力式網箱。
背景技術:
在資源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各國均將眼光投向了海域,巨大的海上風力資源、良好的魚、貝等養殖水域資源與環境等使海上風力發電、海上養殖等行業蓬勃發展。
海上風電場的風速高于陸地風電場的風速,但海上風力發電的基礎設施投入成本比陸地風電場要高,資金回收相對較慢。海上養殖經常采用網箱養殖,對于建設理想的養殖場所以及網箱的基礎建設,通常也需要較大的成本;另外,傳統的海水網箱的養殖,由于其網箱結構、材料及錨泊等技術所限,尤其在遠離陸岸線的開闊海域,受到風浪襲擾,容易造成網箱損壞,造成養殖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海上風機復合筒型基礎的重力式網箱,將重力式網箱養殖與海上復合筒型風力發電機基建結合,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收益,結構穩定降低損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基于海上風機復合筒型基礎的重力式網箱,包括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風力發電機基柱和養殖網箱,所述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筑設于海床上,所述風力發電機基柱筑設于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上,所述養殖網箱包括頂部浮框、底部支架、網衣和錨墜,所述養殖網箱的側面和底面通過網衣圍合形成海水養殖區域,所述網衣的上下端分別與頂部浮框和底部支架連接,所述頂部浮框通過連接件裝配到風力發電機基柱上并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上下滑動,所述錨墜掛在底部支架的下方。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網衣的底部開有用于穿過風力發電機基柱的開孔,所述開孔邊網與第二滑環連接,所述第二滑環裝套于風力發電機基柱上并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上下滑動。
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網衣的底部開有用于穿過風力發電機基柱的開孔,所述開孔邊網與固定環連接,所述固定環固定安裝在風力發電機基柱上,所述養殖網箱底部的網衣呈網兜狀。
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件包括中間的第一滑環和外周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的繩索,所述第一滑環裝套到風力發電機基柱上,所述繩索內端與滑環連接、外端與頂部浮框連接。
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件包括中間的第一滑環和外周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的連接桿,所述滑環裝套到風力發電機基柱上,所述連接桿內端與滑環連接、外端與養殖網箱的浮框鉸接。
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錨墜沿著底部支架均勻間隔設置。
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頂部浮框為空心pe管。
有益效果
在本發明中,將重力式養殖網箱安裝到復合筒型海上風力發電機基柱上,利用風力發電機基建設備作為海上網箱養殖的基礎建設,從而將海上風力發電機的基建設備與海上網箱養殖設施建設結合,有利于降低基建成本;同時,由于風力發電機基礎的存在,有利于形成理想的養殖場環境,有益于提高收益;養殖網箱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上下滑動,適應海水的潮汐漲落變化,同時風力發電機基柱對養殖網箱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防止變形和隨意漂浮,結構穩定,有利于抵抗風浪襲擾,減少網箱損壞;另外,通過將養殖網箱與風力發電基礎結合布設,能夠起到風電場海域生態環境改善和離岸開放海域健康養殖協和發展的良好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
本技術:
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基于海上風機復合筒型基礎的重力式網箱,包括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1、風力發電機基柱2和養殖網箱。
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1筑設于海床上,風力發電機基柱2筑設于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1上。
養殖網箱包括頂部浮框3、底部支架5、網衣4和錨墜6。頂部浮框3為空心pe管,漂浮于海水面上。養殖網箱的側面和底面通過網衣4圍合形成海水養殖區域,網衣4的上下端分別與頂部浮框3和底部支架5連接。頂部浮框3通過連接件7裝配到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并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下滑動,錨墜6均勻間隔地掛在底部支架5的下方。
連接件7包括中間的第一滑環和外周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的繩索,第一滑環裝套到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繩索內端與滑環連接,外端與頂部浮框3連接。這種結構不僅能夠很好地適應海流的起伏變化,而且能夠對頂部浮框3進行限位,防止漂離。
網衣4的底部開有用于穿過風力發電機基柱2的開孔,開孔邊網與第二滑環8連接,第二滑環8裝套于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并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下滑動。漲潮時,養殖網箱整體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升,落潮時,養殖網箱整體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2下降,能夠很好地適應海水的潮汐漲落變化。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的一種基于海上風機復合筒型基礎的重力式網箱,包括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1、風力發電機基柱2和養殖網箱。
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1筑設于海床上,風力發電機基柱2筑設于圓柱狀復合筒型基礎基臺1上。
養殖網箱包括頂部浮框3、底部支架5、網衣4和錨墜6。頂部浮框3為空心pe管,漂浮于海水面上。養殖網箱的側面和底面通過網衣4圍合形成海水養殖區域,網衣4的上下端分別與頂部浮框3和底部支架5連接。頂部浮框3通過連接件7裝配到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并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下滑動,錨墜6均勻間隔地掛在底部支架5的下方。
連接件7包括中間的第一滑環和外周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的連接桿,滑環裝套到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連接桿內端與滑環連接,外端與養殖網箱的浮框3鉸接。這種結構不僅能夠很好地適應海流的起伏變化,而且能夠對頂部浮框3進行限位,防止漂離。
網衣4的底部開有用于穿過風力發電機基柱2的開孔,開孔邊網與固定環9連接,固定環9固定安裝在風力發電機基柱2上,養殖網箱底部的網衣4呈網兜狀。漲潮時,頂部浮框3隨海水面上升,帶動側面網衣4上升,底面網衣4的網兜狀結構為養殖網箱的上升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該基于海上風機復合筒型基礎的重力式網箱將重力式養殖網箱安裝到復合筒型海上風力發電機基柱上,利用風力發電機基建設備作為海上網箱養殖的基礎建設,從而將海上風力發電機的基建設備與海上網箱養殖設施建設結合,有利于降低基建成本。同時,由于風力發電機基礎的存在,有利于形成理想的養殖場環境,有益于提高收益。養殖網箱能夠沿著風力發電機基柱上下滑動,適應海水的潮汐漲落變化,同時風力發電機基柱對養殖網箱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防止變形和隨意漂浮,結構穩定,有利于抵抗風浪襲擾,減少網箱損壞。另外,通過將養殖網箱與風力發電基礎結合布設,能夠起到風電場海域生態環境改善和離岸開放海域健康養殖協和發展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