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防病的養魚方法。
背景技術:
:魚類的人工養殖行業雖已存在很長時間,但在養殖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在很多問題,例如發病率高、成活率低及生長速度慢等,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飼養飼料和養殖水質。目前魚類養殖使用的魚飼料往往是營養成分單一、營養分配含量不合理或是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添加劑,且養殖的水質差、存在污染,在這樣的水質中使用這樣的魚飼料進行魚的養殖,不僅不能改善現有的魚類養殖情況,而且還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在魚的養殖中提高養殖的水質并使用綠色安全、防病效果好的魚飼料來提高目前魚養殖存在的發病率高、成活率低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防病的養魚方法。本發明的防病養魚方法通過提高養殖的水質并采用綠色安全、防病效果好的防病魚飼料來對魚進行飼喂,兩者結合,可以有效提高魚的防病能力,進而降低魚的發病率,提高魚的成活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病的養魚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魚塘管理:魚塘水深為2-2.5m,水溫為25-30℃;(2)魚種放養:選用體質健壯的魚苗,將魚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5-20min后,放養至魚塘中,且500-550條/畝;(3)飼喂:按魚體重的1-2%飼喂防病飼料,且3次/日;(4)水質管理:每隔3-5d添加5-8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0-25cm,且每月采用消毒劑消毒2-3次;其中,所述防病魚飼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麩皮40-50份、玉米30-40份、芝麻油3-9份、骨粉1-3份、飼料添加劑1-3份和無機鹽0.5-1份;所述飼料添加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羅勒15-25份、金銀花12-22份、魚腥草10-19份、荔枝草9-19份、石葦8-17份、葉底珠8-16份、百部6-15份、蒲公英6-13份、佛手5-12份、紫蘇葉3-10份、迷迭香1-8份;所述消毒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5-10份、黨參3-9份、白術2-9份、地衣芽孢桿菌2-8份、亞硝化菌2-8份、鏈狀雙歧桿菌1-7份、藍細菌1-6份、嗜酸乳桿菌1-5份和枯草芽孢桿菌1-5份。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浸泡液為食鹽、金盞花提取液、蘆薈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1-3:3-5:2-4:70-80混合均勻制成。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羅勒20份、金銀花17份、魚腥草14份、荔枝草14份、石葦13份、葉底珠12份、百部11份、蒲公英9份、佛手9份、紫蘇葉8份、迷迭香4份。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消毒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黃柏8份、黨參7份、白術7份、地衣芽孢桿菌6份、亞硝化菌5份、鏈狀雙歧桿菌5份、藍細菌4份、嗜酸乳桿菌3份和枯草芽孢桿菌3份。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消毒劑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按重量份計,將黃芪、黨參和白術粉碎過篩120目后,與其余原料組分混合至均勻即可。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防病飼料由以下步驟制備得到:a)按重量份計,將麩皮、玉米、骨粉和無機鹽混合或,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計,將羅勒、金銀花、魚腥草、荔枝草、石葦、葉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蘇葉和迷迭香混合后,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計,將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勻,經過膨化制成顆粒、烘干后,將芝麻油均勻噴涂在飼料顆粒上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本發明的防病飼料。本發明以降低魚的發病率、提高魚的成活率為目的,針對性的制備了可高效防病的魚飼料及對養殖水質進行消毒處理,一方面,從內增強魚自身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從外改善魚生存的水質,兩者結合共同達到降低魚的發病率,提高魚的成活率的目的,進而可大大提高魚養殖的效益。在本發明使用的防病魚飼料中,首先,以麩皮、玉米作為能量飼料,并相應添加了魚生長所需的無機鹽、骨粉及具有高效防病作用的飼料添加劑,以上各個組分相互作用,可使本發明的防病魚飼料具有營養豐富全面且合理的特點,從而在促進魚生長的同時提高防病能力,進而提高魚的養殖效益,其中,其粗脂肪的含量為3.4-3.6%,含鈣量為1.24-1.28%。第二,在飼料添加劑中,添加的荔枝草、羅勒、魚腥草、石葦、金銀花、蒲公英、百部、佛手和紫蘇葉協同作用,可達到增強清熱解毒、殺菌抗炎作用的效果,從而可從增強魚自身的免疫能力來降低魚的發病率,進而提高魚的成活率,提高魚養殖的效益,經試驗,以上復合組分對大腸桿菌的抑制力達87%以上,相較于僅使用以上的單一組分或其中幾種組分對大腸桿菌的抑制力提高了10-12%。第三,添加的迷迭香、羅勒和葉底珠協同作用,可達到增強活血行血的目的,而添加的羅勒、石葦、佛手和紫蘇葉協同作用可達到促進魚腸道消化吸收的作用,同時,添加的迷迭香、羅勒和佛手的芳香氣味可掩蓋其余組分的生澀味,三種組分協同達到增進食欲的功效,相較于未添加以上迷迭香、羅勒和佛手復合組分的魚飼料,本發明的防病魚飼料可使魚的采食率提高3-5%,因此,以上組分緊密作用,先增加魚的采食量,提高魚對本發明防病魚飼料中有效成分的攝入量,而后通過提高魚的血液活動能力和腸道消化吸收能力,進而增強魚對本發明防病魚飼料中有效成分特別是防病成分的利用及轉化,從而提高魚的防病能力,其中,經試驗,羅勒、石葦、佛手和紫蘇葉的復合組分對蛋白質的利用率可達83-86%,相較于僅添加該復合組分中的幾種組分對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了7-8%。而在本發明的消毒劑中,將有益菌及中草藥結合成復合組分,一方面,添加的黃芪、黨參和白術具有得多糖等可被有益菌利用的物質,從而可以為有益菌的活動提供能量來源,以增強有益菌的活動繁殖能力,經試驗,添加以上3個中草藥組分的有益菌活菌數比未添加或僅添加其中一、二種組分的活菌數高1個數量級,另一方面,經過有益菌分解轉化的黃芪、黨參和白術可被魚食用或擴散在水體中,且這三者中藥組分協同可達到增強抗菌能力的作用,因此,經過以上有益菌及中草藥的相互作用,可同時提高對水體及魚體中有害細菌的抑制能力;而在有益菌中,添加的進而進一步降低魚的發病率地衣芽孢桿菌、亞硝化菌、鏈狀雙歧桿菌、藍細菌、嗜酸乳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協同作用,可使水體化學需氧量cod的降解率達到55-60%,比僅添加單一菌體的cod降解量高34-39%,且水體的溶氧量也比僅添加單一菌體的溶氧量高15-20%,因此,本發明消毒劑中的各個組分協同作用可達到降低水體污染、增加水體溶氧及抑菌力的目的,進而可有效降低魚的發病率,提高魚的成活率。此外,本發明浸泡液中食鹽、金盞花提取液和蘆薈提取液共同作用,可有效促進魚苗傷口的愈合,從而降低細菌入侵傷口造成的感染發病率,進而提高魚苗的成活率。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防病養魚方法通過提高養殖的水質并采用綠色安全、防病效果好的防病魚飼料來對魚進行飼喂,從內提高魚自身的免疫能力,從外改善水質,兩者結合,可降低魚的發病率,提高魚的成活率,進而提高魚的養殖效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1.浸泡液的制備將食鹽、金盞花提取液、蘆薈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1:3:2:70混合均勻,即可得到所述浸泡液。2.防病飼料的制備(1)按重量份計,稱取下列原料組分:麩皮40份;玉米30份;芝麻油3份;骨粉1份;飼料添加劑1份;無機鹽0.5份;其中,所述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組分應用到本發明防病魚飼料的制備中,并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制備:a)按重量份計,將麩皮、玉米、骨粉和無機鹽混合或,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計,將羅勒、金銀花、魚腥草、荔枝草、石葦、葉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蘇葉和迷迭香混合后,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計,將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勻,經過膨化制成6mm的顆粒、烘干后,將芝麻油均勻噴涂在飼料顆粒上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本發明的防病飼料。3.消毒劑的制備(1)按重量份計,稱取下列原料組分:(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組分按以下方法進行消毒劑的制取:將黃芪、黨參和白術粉碎過篩120目后,與其余原料組分混合至均勻,即可得到本發明的消毒劑。4.將上述制備好的浸泡液、防病飼料和消毒劑應用到本發明防病的養魚方法中,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養殖:(1)魚塘管理:魚塘水深為2m,水溫為25℃;(2)魚種放養:選用體質健壯的魚苗,將魚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5min后,放養至魚塘中,且500條/畝;(3)飼喂:按魚體重的1-2%飼喂防病飼料,且3次/日;(4)水質管理:每隔3d添加5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0cm,且每月采用消毒劑消毒2次。實施例21.浸泡液的制備將食鹽、金盞花提取液、蘆薈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2:4:3:75混合均勻,即可得到所述浸泡液。2.防病飼料的制備(1)按重量份計,稱取下列原料組分:麩皮45份;玉米35份;芝麻油7份;牛骨粉2份;飼料添加劑2份;無機鹽0.8份;其中,所述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組分應用到本發明防病魚飼料的制備中,并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制備:a)按重量份計,將麩皮、玉米、骨粉和無機鹽混合或,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計,將羅勒、金銀花、魚腥草、荔枝草、石葦、葉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蘇葉和迷迭香混合后,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計,將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勻,經過膨化制成6.5mm的顆粒、烘干后,將芝麻油均勻噴涂在飼料顆粒上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本發明的防病飼料。3.消毒劑的制備(1)按重量份計,稱取下列原料組分:(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組分按以下方法進行消毒劑的制取:將黃芪、黨參和白術粉碎過篩120目后,與其余原料組分混合至均勻,即可得到本發明的消毒劑。4.將上述制備好的浸泡液、防病飼料和消毒劑應用到本發明防病的養魚方法中,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養殖:(1)魚塘管理:魚塘水深為2.3m,水溫為28℃;(2)魚種放養:選用體質健壯的魚苗,將魚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7min后,放養至魚塘中,且530條/畝;(3)飼喂:按魚體重的1-2%飼喂防病飼料,且3次/日;(4)水質管理:每隔4d添加7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2cm,且每月采用消毒劑消毒3次。實施例31.浸泡液的制備將食鹽、金盞花提取液、蘆薈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3:5:4:80混合均勻,即可得到所述浸泡液。2.防病飼料的制備(1)按重量份計,稱取下列原料組分:麩皮50份;玉米40份;芝麻油9份;骨粉3份;飼料添加劑3份;無機鹽1份;其中,所述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組分應用到本發明防病魚飼料的制備中,并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制備:a)按重量份計,將麩皮、玉米、骨粉和無機鹽混合或,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計,將羅勒、金銀花、魚腥草、荔枝草、石葦、葉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蘇葉和迷迭香混合后,經過低溫超微粉碎并過篩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計,將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勻,經過膨化制成7mm的顆粒、烘干后,將芝麻油均勻噴涂在飼料顆粒上并冷卻至室溫,即可得到本發明的防病飼料。3.消毒劑的制備(1)按重量份計,稱取下列原料組分:(2)將上述稱取好的原料組分按以下方法進行消毒劑的制取:將黃芪、黨參和白術粉碎過篩120目后,與其余原料組分混合至均勻,即可得到本發明的消毒劑。4.將上述制備好的浸泡液、防病飼料和消毒劑應用到本發明防病的養魚方法中,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養殖:(1)魚塘管理:魚塘水深為2.5m,水溫為30℃;(2)魚種放養:選用體質健壯的魚苗,將魚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20min后,放養至魚塘中,且550條/畝;(3)飼喂:按魚體重的2%飼喂防病飼料,且3次/日;(4)水質管理:每隔5d添加8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5cm,且每月采用消毒劑消毒3次。效果驗證:從同一批草魚魚苗中選取300條生態學無明顯差異的魚苗,隨機平均分為6組。其中,3組魚苗按照本發明實施例1-3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作為實驗組1-3;1組魚苗采用實施例1中使用普通飼料(由實施例1中未添加防病添加劑制得的飼料)進行飼喂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作為對照組1;1組魚苗采用實施例1中僅未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作為對照組2;最后1組魚苗采用實施例1中使用普通飼料(由實施例1中未添加防病添加劑制得的飼料)進行飼喂且未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作為空白對照組。在其余條件一致的情況下,養殖魚苗5個月后,記錄各組草魚的發病及存活情況,結果見表1:表1各組魚苗的發病及存活情況測定表測定結果發病率(%)成活率(%)實驗組15100實驗組24100實驗組34100對照組11598對照組21898空白對照組2774由表1可知,實驗組1-3魚的發病率僅為4-5%,均低于對照組,而對照組1和2的發病率均低于空白對照組;且實施例1-3魚的成活率均為100%,對照組1和對照組2也接近100%,以上5組魚的成活率均高于空白對照組,這說明本發明的防病飼料和消毒劑均具有降低魚發病率、提高魚死亡率的作用,且只有當本發明的防病飼料和消毒劑結合應用到魚的養殖中,才可達到最優的防病效果,進而達到大大降低魚防病率,提高魚成活率的目的。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