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由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復配得到的殺蟲組合物,還涉及該含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殺蟲組合物的可分散油懸浮劑劑型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乙基多殺菌素是由陶氏益農公司出品的一種新多殺菌素類殺蟲劑,屬仿生型農藥。作用靶標為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是一高效、廣譜性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鱗翅目和纓翅目幼蟲,對小菜蛾、甜菜夜蛾、潛葉蠅、薊馬、斜紋夜蛾、豆莢螟等蔬菜害蟲有好的防治效果,被廣泛用于蔬菜害蟲的抗性治理輪換用藥品種。由于水稻、玉米、甘蔗等大田作物用藥成本的提高,乙基多殺菌素也逐漸向這些大田作物的害蟲防治上推廣使用,成為氯蟲苯甲酰胺、氰氟蟲腙、茚蟲威等藥劑抗性治理輪換品種,用于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玉米螟、甘蔗二點螟、黃螟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治用藥。
溴氰菊酯屬于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作用機制是使鈉閘門關閉延遲,導致鈉離子流入增加、時間延長,而鉀離子流出時間推遲,導致負后電位延長,神經軸突膜去極化。溴氰菊酯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中毒力最高的一種,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觸殺作用迅速,擊倒力強,沒有熏蒸和內吸作用,在高濃度下對一些害蟲有驅避作用。溴氰菊酯殺蟲譜廣,對鱗翅目、同翅目昆蟲效果較好,對鞘翅目昆蟲因種類不同藥效差別很大,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等大田作物、果樹、蔬菜以及其他一些特用作物上的主要害蟲。
含有單一活性組分的殺蟲劑品種在農業害蟲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殺蟲譜窄,連續使用后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使用次數多將會加重環境的污染,而將不同作用機制的活性成分進行復配能有效克服以上缺點。同時,利用兩種活性組分混配所產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擴大殺蟲譜,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降低環境污染,是綜合防治害蟲的重要手段。
目前,殺蟲劑常用的劑型有粉劑、粒劑、乳油、懸浮劑等,溴氰菊酯的主要劑型為乳油,乙基多殺菌素的主要劑型為懸浮劑。乳油中含有二甲苯、苯類等低沸點有毒有害溶劑,可濕性粉劑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粉塵,對環境和人畜會造成污染,水懸浮劑又容易出現沉積、分層等不穩定現象,嚴重影響藥效。可分散油懸浮劑是一類具有發展前景的農藥劑型,可分散油懸浮劑指的是有效成分穩定懸浮于與水不相溶液體的液狀制劑,以水為稀釋調配后使用的油懸浮劑,其英文名稱為oil-basedsuspensionconcentrates或oildispersion,簡稱od。可分散油懸浮劑在使用前直接用水稀釋即可,不同于油懸浮劑使用前需用有機溶劑稀釋。可分散油懸浮劑選擇具有良好的黏著性和展著性的油類助劑作為分散和稀釋載體,容易黏附于蠟質或光滑的葉面上,所以可分散油懸浮劑在使用時具有良好的黏著性和展著性、滲透傳導性強及抗雨水沖刷能力強等優點。可分散油懸浮劑比水懸浮劑性能上更穩定,而且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無粉塵,使用環保型溶劑油,對環境和人畜不易造成污染,比乳油、可濕性粉劑更加環保,藥效更好。目前未見溴氰菊酯和乙基多殺菌素可分散油懸浮劑的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溴氰菊酯和乙基多殺菌素單用存在的殺蟲效果差、容易產生抗藥性等缺陷,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實際要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將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按照特定比例進行復配,起到了很好的增效作用,提高了殺蟲效果,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殺蟲組合物,該殺蟲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為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其中乙基多殺菌素在殺蟲組合物中的含量為10-35wt%,溴氰菊酯在殺蟲組合物中的含量為5-15wt%。
優選的,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在殺蟲組合物中的總含量為20-40wt%。
本發明將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進行復配,通過研究得到了這兩者最佳的復配比例,其中,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按照質量比1-3.5:1進行復配時起到增效作用,優選的,當乙基多殺菌素的含量為25wt%、溴氰菊酯的含量為15wt%時增效作用更為突出。
本發明上述殺蟲組合物,除了有效成分外,還包括助劑,所述助劑包括乳化劑、分散劑、潤濕劑、增稠劑、穩定劑和分散介質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上述殺蟲組合物中,溴氰菊酯原藥為無色晶體,在有機溶劑中有較高的溶解度,且乳油劑型加工工藝簡單、對設備要求不高,因此生產上常加工成乳油劑型;乙基多殺菌素原藥為灰白色固體、在水中溶解度低、熔點遠大于60℃,在水中和一定ph值下能夠穩定較長時間,常加工成水懸浮劑。復配制劑中的各個組分間通常要求具備較好的相容性,所謂相容性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在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上的親和性,是分子級的可混合性。為了使該復配組合物具備良好的相容性及更便于使用,必須根據它們的特點研究合適的劑型。而劑型和助劑的選擇和研究更能充分發揮這兩者的增效作用。因此針對溴氰菊酯和乙基多殺菌素的特點和這兩者現有劑型存在的不足,發明人通過研究和大量實驗,得到了一種適合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可分散油懸浮劑劑型。該可分散油懸浮劑經試驗驗證能夠更好的發揮有效成分的增效作用,殺蟲率大大提高,可有效防除薊馬、潛葉蠅,小菜蛾、甜菜夜蛾、稻縱卷葉螟等害蟲;且使用方便,不僅可用于常規噴霧使用,還可用于植保無人機噴霧使用,藥液不易揮發、抗飄移且滲透傳導性強、耐雨水沖刷,對靶標生物活性高。
本發明含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可分散油懸浮劑由有效成分和助劑組成,有效成分和助劑重量百分含量如下:乙基多殺菌素10-35%、溴氰菊酯5-15%、乳化劑5-20%、分散劑1-6%、潤濕劑1-10%、增稠劑1-5%、穩定劑0.5-3%,分散介質補足100%。
將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制成可分散油懸浮劑具有加工難度大、穩定性差的缺點,針對這一問題,發明人對助劑體系進行大量地篩選工作,最終得出了上述各組分間匹配度最佳的體系,特別是乳化劑、分散劑和增稠劑3個組分的篩選和組合,大大降低了劑型的加工難度,提高了劑型的穩定性,具有乳化分散性好、懸浮率高的優勢,有效地解決了樣品貯存析油或結塊、出現絮凝、粒徑長大等問題。
優選的,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在殺蟲組合物中的總含量為20-40wt%,該有效成分含量范圍下,與助劑間各組分在體系中更穩定、藥效更佳。
進一步的,所述乳化劑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羧酸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鈣、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失水山梨醇單月桂酸脂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分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鈣、聚羧酸鈉鹽、烷基苯酚磺酸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潤濕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拉開粉bx、烷基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鈉和十二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增稠劑為聚乙烯醇、白炭黑、有機膨潤土、凹凸棒土、黃原膠和硅酸鎂鋁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穩定劑為丁基羥基茴香醚、亞磷酸三苯酯、環氧氯丙烷和苯甲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分散介質為環氧大豆油、油酸甲酯、菜籽油和蓖麻油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所用分散介質均為環保型綠色溶劑,更有利于環保,且對各成分相容性好,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
本發明可分散油懸浮劑的助劑有:乳化劑、分散劑、潤濕劑、增稠劑、穩定劑和分散介質,通過這些助劑的選擇使可分散油懸浮劑具有分散穩定性好、懸浮率高、熱儲穩定性好等優點,當對這些助劑進行優選時,更有利于劑型性能的優化和有效成分的藥效發揮,尤其是乳化劑、分散劑、增稠劑的優選對劑型的性能和藥效的發揮具有更好的提升作用。
優選的,乳化劑由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鈣按質量比2-4:1混合而成。乳化劑的含量優選為12-20wt%。
優選的,分散劑由木質磺酸鈣和聚羧酸鈉鹽按質量比1-3:1混合而成。分散劑的含量優選為4-6wt%。
優選的,潤濕劑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和十二烷基硫酸鈉按質量比1:1-3混合而成。潤濕劑的含量優選為8-9%。
優選的,增稠劑由白炭黑和有機膨潤土按質量比1:2-4混合而成。增稠劑的含量優選為2.5-4wt%。
優選的,穩定劑為環氧氯丙烷。穩定劑的含量優選為2-2.5wt%。
優選的,分散介質為油酸甲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可分散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包括:將分散介質、乳化劑、分散劑、潤濕劑和穩定劑加入反應釜內,充分混合分散均勻;在高速剪切狀態下再向反應釜內加入增稠劑、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剪切15-30分鐘,然后研磨至混合物粒徑d90小于5μm,得含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可分散油懸浮劑。
上述制備方法中,將各物料在按照2000-10000r/min的剪切速度進行高速剪切。
上述制備方法中,研磨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公開的任意研磨方法進行,例如可以在氧化鋯珠砂磨介質下進行研磨。研磨后,用激光粒度分布儀檢測,直至粒徑d90小于5μm為止。
本發明將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復配制成殺蟲組合物,這兩者的復配有效提高了殺蟲效果,擴大了對蟲害的防治范圍。此外,本發明將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制成可分散油懸浮劑,該劑型能夠同時適合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分散和發揮,有效地提升藥效,且與乳油、粉劑、懸浮劑等劑型相比,該劑型分散穩定性強,粘著性滲透性強,使用方便,制備過程無粉塵,助劑更為環保,對環境和人畜不易造成污染。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含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殺蟲組合物及其可分散油懸浮劑在防治蟲害中的應用。該殺蟲組合物及其可分散油懸浮劑可用于水稻、玉米、甘蔗以及蔬菜等作物田中防治蟲害,其中蟲害包括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豆莢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玉米螟、潛葉蠅、薊馬、粉虱、蚜蟲等害蟲。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將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進行復配,可廣泛用于水稻、玉米、甘蔗以及蔬菜等作物,防治上述所述作物的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豆莢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玉米螟、潛葉蠅、薊馬、粉虱、蚜蟲等害蟲,與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單劑比較,殺蟲效果明顯提高。
2、本發明提供了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可分散油懸浮劑,該劑型使用方便,既可用于常規噴霧,也可用于植保無人機噴霧使用,藥液不易揮發、抗飄移且滲透傳導性強、耐雨水沖刷,對靶標生物活性高。
3、本發明可分散油懸浮劑的制備工藝簡單,容易操作,制備而成的可分散油懸浮劑乳化分散性好、不易變稠或結底,傾倒后殘余物少;懸浮率高,熱儲穩定性好,熱儲前后懸浮率最高可達9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是對于本發明內容的進一步說明以作為對本發明技術內容的闡釋,但本發明的實質內容并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所述。
如無特別說明,下述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
實施例115%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10%、溴氰菊酯5%,乳化劑聚氧乙烯醚羧酸鹽3%、失水山梨醇單月桂酸脂2%,分散劑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3%、烷基苯酚磺酸鈉3%,潤濕劑烷基磺酸鹽1%、十二烷基硫酸鈉3%,增稠劑聚乙烯醇2.5%、硅酸鎂鋁2.5%,穩定劑丁基羥基茴香醚2%,余量為環氧大豆油。
制備方法:在分散介質中加入乳化劑、分散劑、潤濕劑和穩定劑,將它們加入帶有剪切裝置的反應釜內,充分混合乳化、分散均勻;在高速剪切狀態下(2000-10000r/min)再向反應釜內加入增稠劑、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剪切15-30分鐘,然后在鋯珠砂磨介質下進行研磨,研磨2-3h,用激光粒度分布儀檢測,直至粒徑d90小于5μm為止,得15%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實施例22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10%、溴氰菊酯10%,乳化劑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2%、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鈣3%、聚羧酸鈉鹽1%,潤濕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2%、十二烷基硫酸鈉6%,增稠劑白炭黑0.5%、有機膨潤土2%,穩定劑環氧氯丙烷2%,余量為油酸甲酯。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3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20%、溴氰菊酯10%,乳化劑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9%、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鈣4%、聚羧酸鈉鹽2%,潤濕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3%、十二烷基硫酸鈉6%,增稠劑白炭黑1%、有機膨潤土3%,穩定劑環氧氯丙烷2%,余量為油酸甲酯。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4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25%、溴氰菊酯15%,乳化劑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3.3%、十二烷基苯磺酸鈣6.7%,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鈣2.5%、聚羧酸鈉鹽2.5%,潤濕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4%、十二烷基硫酸鈉4%,增稠劑白炭黑1%、有機膨潤土2%,穩定劑環氧氯丙烷2%,余量為油酸甲酯。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545%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35%、溴氰菊酯10%,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分散劑聚羧酸鈉鹽2%、烷基苯酚磺酸鈉2%,潤濕劑拉開粉bx0.4%、烷基萘磺酸鈉0.6%,增稠劑黃原膠2%、凹凸棒土2%,穩定劑亞磷酸三苯酯3%,余量為菜籽油。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65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35%、溴氰菊酯15%,乳化劑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鈣0.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0.5%,潤濕劑烷基萘磺酸鈉4%、拉開粉bx6%,增稠劑白炭黑0.5%、凹凸棒土0.5%,穩定劑苯甲酸鈉0.5%,余量為蓖麻油。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745%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30%、溴氰菊酯15%,乳化劑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9%、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鈣4%、聚羧酸鈉鹽2%,潤濕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3%、十二烷基硫酸鈉6%,增稠劑白炭黑1%、有機膨潤土3%,穩定劑環氧氯丙烷2%,余量為油酸甲酯。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83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20%、溴氰菊酯10%,乳化劑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2%、分散劑烷基苯酚磺酸鈉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3%,潤濕劑拉開粉bx9%、增稠劑黃原膠2%、硅酸鎂鋁2%,穩定劑環氧氯丙烷2%,余量為油酸甲酯。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對比例13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20%、溴氰菊酯10%,乳化劑聚山梨酯1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0%,分散劑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嵌段共聚物0.5%、亞甲基二萘磺酸鈉0.3%,潤濕劑拉開粉bx9%,增稠劑羧甲基纖維素3%、硅藻土3%,穩定劑亞磷酸三苯酯2%,余量為環氧大豆油。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對比例240%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
配方為:活性成分乙基多殺菌素35%、溴氰菊酯5%,乳化劑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3.3%、十二烷基苯磺酸鈣6.7%,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鈣2.5%、聚羧酸鈉鹽2.5%,潤濕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4%、十二烷基硫酸鈉4%,增稠劑白炭黑1%、有機膨潤土2%,穩定劑環氧氯丙烷2%,余量為油酸甲酯。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對上述實施例和對比例制得的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性能進行檢測,結果見下表1。其中,懸浮率按照gb/t14825-2006農藥懸浮率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傾倒性按照gb/t31737-2015農藥傾倒性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分散穩定性按照國際農藥分析協作委員會cipacmt180《懸乳劑的分散穩定性測定》進行檢測。
由表1可知,對比例1在熱儲前后質量均不佳,實施例1、5、6、8在熱儲后質量稍變差,而實施例2-4、7及對比例2在熱儲前和熱儲后質量均良好,優選助劑在產品質量中起著關鍵作用。
大田試驗例1:田間試驗防治甘藍小菜蛾藥效試驗
本試驗安排在江蘇省淮安市蔬菜基地進行,對照藥劑為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5g/l溴氰菊酯乳油(市購)。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清水噴霧,空白對照;處理2:實施例1-8及對比例所得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處理3: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處理4:25g/l溴氰菊酯乳油。
其中,實施例1-8及對比例所得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按有效成分用量30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3按有效成分用量36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4按有效成分用量25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試驗時小菜蛾處于1-2齡期的幼蟲盛發期。用工農-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施藥1次,按每公頃制劑用量兌水750kg配備藥液,折算小區藥液量進行均勻噴霧。試驗期間天氣良好,日平均氣溫為20-25.0℃。施藥當天無雨,藥后10天未降雨。
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第3、7、10天分別調查活蟲數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并觀察試驗藥劑對作物的安全性。
由上表2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復配對甘藍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蟲口減退率均優于對照藥劑。從各實施例和對比例的藥效對比可以看出,助劑的選擇對于有效成分的發揮有很重要的影響,助劑選擇不當會嚴重影響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復配效果。根據對田間試驗過程全程的觀察,在試驗劑量范圍內,甘藍長勢良好,各處理藥劑均未出現藥害現象,說明其對甘藍是安全的。
大田試驗例2:田間試驗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藥效試驗
本試驗安排在湖南省岳陽市水稻種植合作社基地進行,對照藥劑為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5g/l溴氰菊酯乳油(市購)。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清水噴霧,空白對照;處理2:實施例1-8及對比例所得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處理3: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處理4:25g/l溴氰菊酯乳油。
其中,實施例1-8及對比例所得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按有效成分用量30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3按有效成分用量36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4按有效成分用量25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試驗時稻縱卷葉螟處于幼蟲盛發期。用3wqf80-10單旋翼植保無人機施藥1次,飛行速度3m/s,飛行高度(離冠層)1m,噴幅:分蘗后期4m,流量控制在0.4-0.6l/min藥液,施藥液量15l/hm2。噴灑時間2016年6月20日上午8-9點,天氣晴,溫度10℃,相對濕度82%,風速0.7m/s。施藥當天無雨,藥后10天未降雨。
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第3、7、10天分別調查活蟲數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并觀察試驗藥劑對作物的安全性。
由上表3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復配對水稻稻縱卷葉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蟲口減退率均優于對照藥劑。從各實施例和對比例的藥效對比可以看出,助劑的選擇對于有效成分的發揮有很重要的影響,助劑選擇不當會嚴重影響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復配效果。根據對田間試驗過程全程的觀察,在試驗劑量范圍內,水稻長勢良好,各處理藥劑均未出現藥害現象,說明其對水稻是安全的。
大田試驗例3:田間試驗防治豇豆薊馬藥效試驗
本試驗安排在海南省三亞市蔬菜基地進行,對照藥劑為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5g/l溴氰菊酯乳油(市購)。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清水噴霧,空白對照;處理2:實施例1-8及對比例所得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處理3: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處理4:25g/l溴氰菊酯乳油。
其中,實施例1-8及對比例所得乙基多殺菌素·溴氰菊酯可分散油懸浮劑按有效成分用量30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3按有效成分用量36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4按有效成分用量25g/公頃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試驗時薊馬處于若蟲為害盛發期。用工農-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施藥1次,按每公頃制劑用量兌水750kg配備藥液,折算小區藥液量進行均勻噴霧。試驗期間天氣良好,日平均氣溫為18-26.0℃。施藥當天無雨,藥后14天未降雨。
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第3、7、14天分別調查活蟲數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并觀察試驗藥劑對作物的安全性。
由上表4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復配對豇豆薊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蟲口減退率均優于對照藥劑。從各實施例和對比例的藥效對比可以看出,助劑的選擇對于有效成分的發揮有很重要的影響,助劑選擇不當會嚴重影響乙基多殺菌素和溴氰菊酯的復配效果。根據對田間試驗過程全程的觀察,在試驗劑量范圍內,豇豆長勢良好,各處理藥劑均未出現藥害現象,說明其對豇豆是安全的。
應當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由本發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