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菠蘿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金菠蘿的種苗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金菠蘿是近年來引進的一個優良的鮮食菠蘿品種,其果形端正、果眼比較淺且容易去皮、果肉顏色金黃、味道可口,消費者對其青睞有加。該品種具有抗病性強、耐寒、耐旱、果實大小均勻、產量高且穩產、耐運輸、耐貯存等特點。另外,該品種早熟性好,僅比巴厘種晚熟1周,且人工催花效果非常好,結果和成熟度一致性好,適合機械化采收,為目前大力發展的優良新品種。但目前在種植上,容易出現良莠不齊的金菠蘿,主要原因在于種苗選取階段沒有得當的處理,導致金菠蘿整體質量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金菠蘿的種苗處理方法,操作簡便,可實施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金菠蘿的種苗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葉片寬、肥厚、直徑粗、色澤青綠、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新苗;
(2)將芽苗基部的葉片剝掉,配制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把芽苗基部浸在溶液中10-15min;
(3)按照重量比為川椒4-10份,大蒜5-10份,干辣椒3-8份,生姜4-8份,混合后打碎,加入40-50倍重量的水,熬制30-40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30-40min;
(4)之后倒置在通風的地方晾干,不能相互堆積,以免造成腐爛。
優選地,步驟(3)中選取川椒5份,大蒜8份,干辣椒8份,生姜8份。
優選地,步驟(3)中選取川椒10份,大蒜10份,干辣椒5份,生姜6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實施例1
金菠蘿種苗包括:托芽、吸芽、頂芽,針對頂芽苗,其處理方法如下:
(1)選取葉片寬、肥厚、直徑粗、色澤青綠、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新苗;
(2)將芽苗基部的葉片剝掉,配制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把芽苗基部浸在溶液中10-15min;
(3)按照重量比為川椒4-10份,大蒜5-10份,干辣椒3-8份,生姜4-8份,混合后打碎,加入40-50倍重量的水,熬制30-40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30-40min;
(4)之后倒置在通風的地方晾干,不能相互堆積,以免造成腐爛。
其中,步驟(3)中選取川椒5份,大蒜8份,干辣椒8份,生姜8份,混合后打碎,加入50倍重量的水,熬制40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40min。
實施例2
金菠蘿種苗包括:托芽、吸芽、頂芽,針對吸芽苗,其處理方法如下:
(1)選取葉片寬、肥厚、直徑粗、色澤青綠、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新苗;
(2)將芽苗基部的葉片剝掉,配制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把芽苗基部浸在溶液中10-15min;
(3)按照重量比為川椒4-10份,大蒜5-10份,干辣椒3-8份,生姜4-8份,混合后打碎,加入40-50倍重量的水,熬制30-40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30-40min;
(4)之后倒置在通風的地方晾干,不能相互堆積,以免造成腐爛。
其中,步驟(3)中選取川椒10份,大蒜10份,干辣椒5份,生姜6份,混合后打碎,加入45倍重量的水,熬制35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40min。
實施例3
針對托芽苗,其處理方法如下:
(1)選取葉片寬、肥厚、直徑粗、色澤青綠、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新苗;
(2)將芽苗基部的葉片剝掉,配制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把芽苗基部浸在溶液中10-15min;
(3)按照重量比為川椒4-10份,大蒜5-10份,干辣椒3-8份,生姜4-8份,混合后打碎,加入40-50倍重量的水,熬制30-40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30-40min;
(4)之后倒置在通風的地方晾干,不能相互堆積,以免造成腐爛。
其中,步驟(3)中選取川椒4份,大蒜5份,干辣椒3份,生姜4份,混合后打碎,加入40倍重量的水,熬制35min,待冷卻后加入木醋液50份,即制成浸泡液;再將芽苗基部浸入所述浸泡液40min。
如此,可有效防止病蟲害,確保出果質量。據統計,按照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金菠蘿的種苗處理方法,成活率可提高14.1-19.7%,適合大規模種植普及。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