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田水利建設,淺水養殖池塘建設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半埋田埂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稻田田埂基本處于原始土壘狀態,上部寬度為25cm-35cm,底部寬度為75cm-100cm之間。由于水的浸泡侵蝕,每年都需修補或重筑,費時費力,對于集中耕種的農業生產企業更是一項不小的成本支出。
也存在一些新興產品,像倒梯形扣住土質田埂的覆蓋式田埂,主要作用是防止田埂長草,并提供田間通道的作用。這種結構田埂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占地面積較大;二是北方地區土基凍脹容易造成田梗變形、損壞;三是土基變形對覆蓋式田埂影響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半埋田埂結構,使用在田間,增加土地可耕種面積,增加糧食產量,不僅改善田間通行環境,而且還降低田埂維護成本,另外還為稻田養殖提供適應性商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半埋田埂結構,所述半埋田埂結構包括步行通道端面、阻水支撐立面、防拔起填埋端面和十字連接件,所述步行通道端面與阻水支撐立面上端連接,防拔起填埋端面與阻水支撐立面下端連接,所述十字連接件可與阻水支撐立面端部連接。
優選的,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等于或大于步行通道端面。
優選的,所述步行通道端面采用密集平面網格結構,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采用稀疏平面網格結構。
優選的,所述阻水支撐立面兩端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均勻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板兩側分別設有密封膠條。
優選的,所述連接板上下兩端設有變形補償缺口。
優選的,所述阻水支撐立面為連續波浪狀、折線狀、“豐”字狀或“井”字狀。
優選的,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的稀疏平面網格結構上設有釬地預留孔。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半埋田埂結構,所述半埋田埂結構包括步行通道端面、阻水支撐立面、防拔起填埋端面和十字連接件,所述步行通道端面與阻水支撐立面上端連接,防拔起填埋端面與阻水支撐立面下端連接,人行走在步行通道端面,阻水支撐立面起到支撐頂部載荷;防止側向壓力變形;以及攔水的作用;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等于或大于步行通道端面,使半埋田埂放置更加穩定;所述步行通道端面采用密集平面網格結構,方便人行通過;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采用稀疏平面網格結構,起到穩定放置的作用;所述阻水支撐立面兩端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均勻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板兩側分別設有密封膠條,保證相鄰半埋田埂連接在一起的穩定性和防滲效果;所述連接板上下兩端設有變形補償缺口,提供隨溫度變形時的伸縮量;所述阻水支撐立面為連續波浪狀或折線狀,通過去除密集平面網格結構和稀疏平面網格結構,阻水支撐立面為連續波浪狀、折線狀、“豐”字狀或“井”字狀,根據不同的地勢,就可以輕松實現轉向;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的稀疏平面網格結構上設有釬地預留孔,半埋田埂放置后可用鐵釬釬入地基,增加其受力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該新型半埋田埂結構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是步行通道端面截面視圖;
圖3是阻水支撐立面截面視圖;
圖4是防拔起填埋端面截面視圖;
圖5是十字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其中:
1、步行通道端面;2、阻水支撐立面;3、防拔起填埋端面;4、十字連接件;10、密集平面網格結構;20、連接板;21、連接孔;22、密封膠條;23、變形補償缺口;30、稀疏平面網格結構;31、釬地預留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新型半埋田埂結構,使用在田間,增加土地可耕種面積,增加糧食產量,不僅改善田間通行環境,而且還降低田埂維護成本,另外還為稻田養殖提供適應性商品。
具體的說,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半埋田埂結構包括步行通道端面1、阻水支撐立面2、防拔起填埋端面3和十字連接件4,如圖1所示,所述步行通道端面1與阻水支撐立面2上端連接,防拔起填埋端面3與阻水支撐立面2下端連接,如圖5所示的十字連接件4可與阻水支撐立面2端部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3等于或大于步行通道端面1。
如圖2所示,所述步行通道端面1采用密集平面網格結構10,如圖4所示,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3采用稀疏平面網格結構30。
如圖1所示,所述阻水支撐立面2兩端設有連接板20,所述連接板20上均勻設有連接孔21,所述連接板20兩側分別設有密封膠條22。所述連接板20上下兩端設有變形補償缺口23。
如圖3所示,所述阻水支撐立面2為連續波浪狀、折線狀、“豐”字狀或“井”字狀。
如圖1所示,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3的稀疏平面網格結構30上設有釬地預留孔31。
以下用具體實施例對具體工作方式進行闡述:
工作方式:
1、按設計標高和寬度,在需設置田埂處挖溝并清底;
2、將半埋式田埂防拔起填埋端面放置于溝底;
3、應用連接鉚釘、密封膠條,通過兩側連接板上的連接孔將半埋式田埂連接成立墻狀;
4、應用鐵釬,通過防拔起填埋端面上的釬地預留孔將半埋式田埂與土基底部固定;
5、用土將溝填平并踩實,本產品被半埋并安放于田間。
該新型半埋田埂結構,所述半埋田埂結構包括步行通道端面1、阻水支撐立面2、防拔起填埋端面3和十字連接件4,所述步行通道端面1與阻水支撐立面2上端連接,防拔起填埋端面3與阻水支撐立面2下端連接,人行走在步行通道端面1,阻水支撐立面2起到支撐頂部載荷;防止側向壓力變形;以及攔水的作用;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3等于或大于步行通道端面1,使半埋田埂放置更加穩定;所述步行通道端面1采用密集平面網格結構10,方便人行通過;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3采用稀疏平面網格結構30,起到穩定放置的作用;所述阻水支撐立面2兩端設有連接板20,所述連接板20上均勻設有連接孔21,所述連接板20兩側分別設有密封膠條22,保證相鄰半埋田埂連接在一起的穩定性和防滲效果;所述連接板20上下兩端設有變形補償缺口23,提供隨溫度變形時的伸縮量;所述阻水支撐立面2為連續波浪狀、折線狀、“豐”字狀或“井”字狀,通過去除密集平面網格結構10和稀疏平面網格結構30,阻水支撐立面2為連續波浪狀、折線狀、“豐”字狀或“井”字狀,根據不同的地勢,就可以輕松實現轉向;所述防拔起填埋端面3的稀疏平面網格結構30上設有釬地預留孔31,半埋田埂放置后可用鐵釬釬入地基,增加其受力穩定性。
該新型半埋田埂結構的優點有:
1、半埋田埂寬度為25cm,上下基本等寬,因此每修1公里半埋田埂平均增加可耕種面積約1畝,增加土地可耕種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2、半埋田埂采用特殊改性塑料制造,耐候性好,設計使用年限為15年。在應用過程中,基本無需維護。不僅改善田間通行環境,同時也免去了土壘田埂除草的問題,降低田埂維護成本。
3、半埋田埂一半埋入地下,地面部分基本為直立結構,表面光滑。在稻田養殖田塊,即可防止養殖動物(如螃蟹等)打洞,也能夠防止攀爬,為稻田養殖提供適應性商品。
4、所用原料可完全再生利用,不含污染水質的重金屬等有害元素,環保性好。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