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業(y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造山地的水送法。
背景技術:
甘肅省屬于山地型高原地貌,而境內的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境內山谷多,平地少,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遞降,呈傾斜盆地狀態(tài),同時,州內河流較多。
目前對于山地的改造多是通過裝載機、推土機、拉運車來完成,費時費力,投資較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廉價、高效、快速的改造山地的水送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改造山地的水送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指首先采用旋耕機將黃土進行松軟,然后按每m3黃土需0.3m3水的比例將提灌水或自來水灑入黃土中,并利用旋耕機進行攪拌,得到黃泥;最后所述黃泥通過引流管引流至放置在已開挖的山前且高出±0.000水平面2m倒混管,經該倒混管黃泥即可引流到需填平的土地或山溝。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通過水送法代替了裝載機、推土機、拉運車等機械設備,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
2、本發(fā)明高效、快速,可使小田地變大田地,山溝變平原,達到地能保墑情、不易曬干的目的。
3、本發(fā)明不僅適用于山地,還適應于沙黑土和紅土,且需要水比例還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改造山地的水送法,該方法是指首先采用旋耕機將黃土進行松軟,然后按每m3黃土需0.3m3水的比例將提灌水或自來水灑入黃土中,并利用旋耕機進行攪拌,得到黃泥;最后黃泥通過引流管引流至放置在已開挖的山前且高出±0.000水平面2m倒混管,經該倒混管黃泥即可引流到需填平的土地或山溝。
其中:倒混管采用化學塑料管,并根據(jù)需要治理地塊的大小、山溝最長路途遠近設計倒混管的長度和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