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農作物的種植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甜椒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甜椒,俗稱燈籠椒、柿子椒、甜椒,臺灣話也稱作大筒仔,是茄科辣椒屬辣椒的一個變種,分布于中國大陸的南北各地,屬于“非人工引種栽培”類型植物。與普通大椒相比,味道不辣或極微辣,選擇外皮緊實、表面有光澤的甜椒為好。甜椒是非常適合生吃的蔬菜,含豐富維他命c和b及胡蘿卜素為強抗氧化劑,可抗白內障、心臟病和癌癥。越紅的甜椒營養越多,所含的維他命c遠勝于其他柑橘類水果,所以較適合生吃。甜椒還可以解熱、鎮痛、防癌、增加食欲、幫且消化、降脂、減肥等。
傳統的甜椒種植方法限制了甜椒的種植,產量較低,口感欠佳,不利于大規模生產和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甜椒的種植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甜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選擇肥沃松散、通風透光的土壤,深翻土地;每畝施農家肥2000千克、氮磷鉀復混肥20~30千克;然后起壟,隴寬90~110cm,壟高10~12cm,壟間距30~45cm;
(2)播種:挑選顆粒飽滿的甜椒種子,在溫水中浸泡5~10h,撈出種子使用0.1~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分鐘,用清水洗凈,再于20~25℃的水中浸泡4~5h,用紗布包好放置在25~30℃的環境下等待露白;將露白的種子播撒入土,按鄰苗之間的距離為30~35cm播種;播種完后用細土覆蓋,細土厚度為5~7cm;覆蓋地膜,待80%的種子出芽后揭去地膜;
(3)追肥:甜椒苗齡100~120天,對床上的要求較高,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和團粒結構良好的土壤,每10平方米施入150~200公斤腐熟有機肥料、2~3公斤過磷酸鈣,并與床土混合均勻;如用營養土可用腐熟牛糞3份、腐熟雞糞2份、土壤5份混合,在每100公斤營養土中再加入過磷酸鈣2~3公斤,硫酸鉀0.5~1公斤,每10平方米苗床用營養土0.3立方米。
(4)田間管理:揭膜后,雜草隨見隨除;根據旱澇情況,適當澆水;應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1)中深翻土地的深度為50~60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通過所述種植方法,由整地、播種、追肥和田間管理完成,尤其是針對甜椒對營養成分的需求,合理選擇肥料以及施肥方式,顯著提高了甜椒的產量,同時增強了甜椒的口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一種甜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選擇肥沃松散、通風透光的土壤,深翻土地;每畝施農家肥2000千克、氮磷鉀復混肥20千克;然后起壟,隴寬100cm,壟高10cm,壟間距50cm;
(2)播種:挑選顆粒飽滿的甜椒種子,在溫水中浸泡8h,撈出種子使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分鐘,用清水洗凈,再于25℃的水中浸泡5h,用紗布包好放置在25℃的環境下等待露白;將露白的種子播撒入土,按鄰苗之間的距離為35cm播種;播種完后用細土覆蓋,細土厚度為7cm;覆蓋地膜,待80%的種子出芽后揭去地膜;
(3)追肥:甜椒苗齡100天,對床上的要求較高,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和團粒結構良好的土壤,每10平方米施入200公斤腐熟有機肥料、3公斤過磷酸鈣,并與床土混合均勻;如用營養土可用腐熟牛糞3份、腐熟雞糞2份、土壤5份混合,在每100公斤營養土中再加入過磷酸鈣3公斤,硫酸鉀1公斤,每10平方米苗床用營養土0.3立方米。
(4)田間管理:揭膜后,雜草隨見隨除;根據旱澇情況,適當澆水;應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1)中深翻土地的深度為60cm。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