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到一種促使柑橘樹多長果少長葉的方法。
背景技術:
富川縣的主要經濟水果為柑橘,例如臍橙、砂糖橘、帝皇柑等,而柑橘的種植技術直接影響到柑橘的產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使柑橘樹多長果少長葉的方法,可以再促花保果的同時,減少葉子生長,以更多的營養供應給果實,從而提高產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促使柑橘樹多長果少長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春季萌動后至初花前葉面噴肥:磷酸二莖鉀800-1000倍水、蕓苔素1500-2000倍水、赤霉酸6000-8000倍水、硼肥1000-1500倍水;(2)柑桔生理落果時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10-20天,噴施磷酸二莖鉀800-1000倍水、蕓苔素1500-2000倍水、赤霉酸6000-8000倍水、硼肥1000-1500倍水共1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15-20天內選擇在出太陽的天氣,早上7-9點鐘噴施多效唑800倍水于柑橘樹梢,每隔15-20天再重復噴1-2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可以再促花保果,減少葉子生長,以更多的營養供應給果實,從而提高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應用范圍:
實施例1
一種促使柑橘樹多長果少長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春季萌動后至初花前葉面噴肥:磷酸二莖鉀900倍水、蕓苔素1800倍水、赤霉酸7000倍水、硼肥1200倍水;(2)柑桔生理落果時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15天,噴施磷酸二莖鉀900倍水、蕓苔素1800倍水、赤霉酸7000倍水、硼肥1200倍水共1次,提升座果率和穩果;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18天內選擇在出太陽的天氣,早上8點鐘噴施多效唑800倍水于柑橘樹梢,每隔18天再重復噴2次,控制樹芽生長,提升座果率。。
實施例2
一種促使柑橘樹多長果少長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春季萌動后至初花前葉面噴肥:磷酸二莖鉀800倍水、蕓苔素1500倍水、赤霉酸6000倍水、硼肥1000倍水;(2)柑桔生理落果時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10天,噴施磷酸二莖鉀800倍水、蕓苔素1500倍水、赤霉酸6000倍水、硼肥1000倍水共1次,提升座果率和穩果;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15天內選擇在出太陽的天氣,早上7點鐘噴施多效唑800倍水于柑橘樹梢,每隔15天再重復噴1次,控制樹芽生長,提升座果率。。
實施例3
一種促使柑橘樹多長果少長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春季萌動后至初花前葉面噴肥:磷酸二莖鉀1000倍水、蕓苔素2000倍水、赤霉酸8000倍水、硼肥1500倍水;(2)柑桔生理落果時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20天,噴施磷酸二莖鉀1000倍水、蕓苔素2000倍水、赤霉酸8000倍水、硼肥1500倍水共1次,提升座果率和穩果;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謝花后20天內選擇在出太陽的天氣,早上9點鐘噴施多效唑800倍水于柑橘樹梢,每隔20天再重復噴2次,控制樹芽生長,提升座果率。
試驗情況
試驗組選取4畝貢柑園地進行試驗,每組1畝,分別編號a、b、c、d。用實施例1-3和對照組做對比情況。(對照組為噴施清水)試驗時間為1年,1年接受后統計種植情況,每畝選擇3株果樹進行調查,結果如表1:
表1中數據可知,實施例1-3的平均座果率提高了195%,每株平均產量提高了88%。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