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朝天椒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朝天椒優質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朝天椒是辣椒的一個變種,又稱小辣椒,因其果實相對較小、朝天生長而得名。朝天椒以其豐富的營養和濃烈的辣味而成為調味佳品,適當食用有開胃消食,驅寒健胃,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在世界范圍內深受喜愛。但是朝天椒在大面積種植的過程中發現,辣椒種子的發芽率較低,辣椒幼苗死亡率較高,并且普遍產量不高,病蟲害防治技術掌握不好,亂用農藥現象嚴重,導致防效低,病蟲危害嚴重。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朝天椒優質高產的種植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朝天椒優質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s1: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放入催芽液中浸泡12-15小時,再進行催芽、播種,其中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艾納香根15-20份、青木香10-13份、崗梅根8-12份、泡桐花6-9份、五色梅5-7份、磨盤草5-8份、水140-160份;s2:播種將催芽后的種子與益生菌粉末混合后,播種在苗床上,覆蓋0.3-0.8cm厚的混合砂,其中混合砂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細沙土80-90份、竹根七5-7份、蘿芙木4-8份、通花根4-6份;s3:果實期管理輕翻朝天椒根部土壤,在其根部土壤中拌入混合石子,其中混合石子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海泡石30-40份、蛭石20-30份、赤石脂10-15份、禹余糧12-14份。具體地,上述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分數為0.3%。具體地,上述催芽液的溫度為38-45℃。具體地,上述益生菌粉末中含有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雙崎乳桿菌、乳酸鏈球菌、光合菌、放線菌、海藻菌,有效成分含量為95%,總菌數≥200億/克。具體地,每一千克種子中,添加0.1-0.3g的益生菌粉末。具體地,上述混合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竹根七、蘿芙木、通花根烘干后,粉碎至120-150目后,然后加入至細沙土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制得混合砂。具體地,上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8-14mm,蛭石的平均粒徑為4-6mm,赤石脂的平均粒徑為1-2mm,禹余糧的平均粒徑為0.1-0.3mm。由以上的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朝天椒優質高產的種植方法,操作簡單,不會過多增加辣椒的種植成本,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使得辣椒種子的發芽率較高,發芽后辣椒幼苗的存活率較高,并且朝天椒的產量高,品質較好。本發明提供的催芽液,可以有效的打破辣椒種子的休眠狀態,促進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速度,并且本發明提供的催芽液還可以在短期內,使得辣椒種子具有一定的抵御土傳病害的能力,極大地提升了辣椒種子的發芽率;本發明提供的混合砂,竹根七、蘿芙木、通花根中的有效成分協同作用后,可以為辣椒種子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并且其還增強了辣椒幼苗的長勢,提升了辣椒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本發明中,在辣椒的果實期,在其根部埋入粒徑不同的混合石子,不經能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排水性,而且可進一步的提升朝天椒根部土壤處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極大地提升了朝天椒根部土壤的肥力,提升了朝天椒的結果數量和朝天椒的品質。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朝天椒優質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s1: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放入催芽液中浸泡12小時,再進行催芽、播種,其中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艾納香根15份、青木香10份、崗梅根8份、泡桐花6份、五色梅5份、磨盤草5份、水140份;s2:播種將催芽后的種子與益生菌粉末混合后,播種在苗床上,覆蓋0.3cm厚的混合砂,其中混合砂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細沙土80份、竹根七5份、蘿芙木4份、通花根4份;s3:果實期管理輕翻朝天椒根部土壤,在其根部土壤中拌入混合石子,其中混合石子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海泡石30份、蛭石20份、赤石脂10份、禹余糧12份。具體地,上述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分數為0.3%。具體地,上述催芽液的溫度為38℃。具體地,上述益生菌粉末中含有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雙崎乳桿菌、乳酸鏈球菌、光合菌、放線菌、海藻菌,有效成分含量為95%,總菌數≥200億/克。具體地,每一千克種子中,添加0.1g的益生菌粉末。具體地,上述混合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竹根七、蘿芙木、通花根烘干后,粉碎至120-150目后,然后加入至細沙土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制得混合砂。具體地,上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8mm,蛭石的平均粒徑為4mm,赤石脂的平均粒徑為1mm,禹余糧的平均粒徑為0.1mm。實施例2一種朝天椒優質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s1: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放入催芽液中浸泡13小時,再進行催芽、播種,其中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艾納香根17份、青木香12份、崗梅根10份、泡桐花8份、五色梅6份、磨盤草7份、水150份;s2:播種將催芽后的種子與益生菌粉末混合后,播種在苗床上,覆蓋0.5cm厚的混合砂,其中混合砂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細沙土85份、竹根七6份、蘿芙木6份、通花根5份;s3:果實期管理輕翻朝天椒根部土壤,在其根部土壤中拌入混合石子,其中混合石子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海泡石35份、蛭石25份、赤石脂13份、禹余糧13份。具體地,上述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分數為0.3%。具體地,上述催芽液的溫度為41℃。具體地,上述益生菌粉末中含有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雙崎乳桿菌、乳酸鏈球菌、光合菌、放線菌、海藻菌,有效成分含量為95%,總菌數≥200億/克。具體地,每一千克種子中,添加0.2g的益生菌粉末。具體地,上述混合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竹根七、蘿芙木、通花根烘干后,粉碎至130目后,然后加入至細沙土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制得混合砂。具體地,上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10mm,蛭石的平均粒徑為5mm,赤石脂的平均粒徑為1mm,禹余糧的平均粒徑為0.2mm。實施例3一種朝天椒優質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s1: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放入催芽液中浸泡15小時,再進行催芽、播種,其中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艾納香根20份、青木香13份、崗梅根12份、泡桐花9份、五色梅7份、磨盤草8份、水160份;s2:播種將催芽后的種子與益生菌粉末混合后,播種在苗床上,覆蓋0.8cm厚的混合砂,其中混合砂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細沙土90份、竹根七7份、蘿芙木8份、通花根6份;s3:果實期管理輕翻朝天椒根部土壤,在其根部土壤中拌入混合石子,其中混合石子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海泡石40份、蛭石30份、赤石脂15份、禹余糧14份。具體地,上述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分數為0.3%。具體地,上述催芽液的溫度為45℃。具體地,上述益生菌粉末中含有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雙崎乳桿菌、乳酸鏈球菌、光合菌、放線菌、海藻菌,有效成分含量為95%,總菌數≥200億/克。具體地,每一千克種子中,添加0.3g的益生菌粉末。具體地,上述混合砂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竹根七、蘿芙木、通花根烘干后,粉碎至150目后,然后加入至細沙土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制得混合砂。具體地,上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徑為14mm,蛭石的平均粒徑為6mm,赤石脂的平均粒徑為2mm,禹余糧的平均粒徑為0.3mm。對比例1上述催芽液為清水,其余步驟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對比例2混合砂中不含有竹根七、蘿芙木、通花根,其余步驟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對比例3果實期,不在朝天椒的根部處拌入混合石子,其余步驟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分別用各實施例和對比例的方法對相同品種的辣椒進行種植試驗,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表1朝天椒優質高產種植效果驗證項目種子發芽率/%幼苗存活率/%畝產量/kg朝天椒品質實施例187.493.5412顏色翠綠,品質優對比例160.288.7408顏色翠綠,品質優實施例288.694.2415顏色翠綠,品質優對比例279.982.3400顏色翠綠,品質較優實施例389.394.6417顏色翠綠,品質優對比例388.893.4320辣椒表面病斑較多,品質較差由表1可知,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的提升朝天椒的產量和品質,并且可提升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存活率,極大地提升了辣椒種植的經濟效益。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