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機械領域,尤其涉及收割機、微耕機及其變速箱。
背景技術:
:
收割機是一體化收割農作物的機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脫粒,并將谷粒集中到儲藏倉,然后在通過傳送帶將糧食輸送到運輸車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將稻、麥等作物的禾稈鋪放在田間,然后再用谷物收獲機械進行撿拾脫粒。收獲稻、麥等谷類作物子粒和秸稈的作物收獲機械。包括收割機、割曬機、割捆機、谷物聯合收割機和谷物脫粒機等。谷物收獲機械是在各種收割、脫粒工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微耕機以小型柴油機或汽油機為動力,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等特點。微耕機廣泛適用于平原、山區、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園等。配上相應附件可進行抽水、發電、噴藥、噴淋等作業,還可牽引拖掛車進行短途運輸,微耕機可以在田間自由行使,便于用戶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農用機械無法進入山區田塊的煩惱,是廣大農民消費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選擇。
收割機與微耕機現有的變速箱中,其車輛的前進和倒退是通過齒輪和撥叉完成,當撥叉將主動齒撥到與前進齒輪嚙合時,實現車輛的前進;當撥叉將主動齒輪撥到與倒擋齒輪嚙合時,實現車輛的倒退。現有的這種前進擋和倒退當的轉變方式耗時長,將前進擋變為倒擋或將達到變為前進擋至少需要10秒,且齒輪與齒輪之間需要經常的嚙合與脫離,齒輪與齒輪之間容易發生摩擦與碰撞,導致齒輪的磨損,并且還有可能出現脫檔。此種方式極不可靠,也導致了收割機和微耕機的工作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擋時間短的的微耕機和收割機的變速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變速機構,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端為兩個且同步轉動,其中一個輸入端a驅動所述輸出端正轉,另一個輸入端b驅動所述輸出端反轉。采用上述方式設置的變速機構,能夠實現倒擋和前進擋的快速切換,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正轉”是指輸出端與輸入端同向轉動,所述“反轉”是指輸出端與輸入端反向轉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變速機構的可靠性,所述輸入端a通過離合器a與所述輸出端相連;所述輸入端b與離合器b輸入端相連,所述離合器b的輸出端經雙數個齒輪與所述輸出端相連;在所述離合器a與所述離合器b之間設置有換擋裝置。
為了進一步提高可靠性,所述輸入端a包括主動軸a,所述輸出端包括從動軸,所述主動軸a與所述離合器a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離合器a的輸出端與所述從動軸連接。
為了進一步節省成本,所述輸入端b包括主動軸b,在所述主動軸b與所述離合器b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離合器b的輸出端連接有中間軸,所述中間軸與所述從動軸平行設置,在所述中間軸與所述從動軸之間設置有雙數個齒輪。
優選地,所述中間軸的輸出端套設有齒輪z1,所述齒輪z1與齒輪z2嚙合,所述齒輪z2與所述齒輪z3嚙合,所述齒輪z3與所述從動軸上固設的齒輪z4嚙合。
為了進一步增加變速機構的檔位,還包括齒輪z5,所述齒輪z1和齒輪z5為齒數不同的雙聯齒,通過花鍵滑設在所述中間軸上;還包括齒輪z6,所述齒輪z6和所述齒輪z2固設在同一齒輪軸上,所述齒輪z5與所述齒輪z6相配合,在所述齒輪z1和齒輪z5之間設置有撥叉機構。
為了進一步提高變速機構的可靠性,還包括左箱體和右箱體,所述主動軸a與所述主動軸b通過軸承部分設置在所述右箱體內,所述離合器a和所述離合器b設置在所述右箱體內,所述從動軸與所述中間軸的一端通過軸設置在所述左箱體上,所述齒輪z2的齒輪軸和所述齒輪z3的齒輪軸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左箱體內。
為了進一步提高便利性,所述撥叉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齒輪z1和所述齒輪z5之間的撥叉,所述撥叉連接有撥叉軸,所述撥叉軸一端伸出所述左箱體且與撥動裝置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換擋速度,所述換擋裝置包括換擋擺臂,所述換擋擺臂的中部固定連接有換擋軸,所述換擋軸一端伸出所述右箱體,所述換擋軸可驅動所述換擋擺臂擺動,所述換擋擺臂兩端分別作用于所述離合器a和所述離合器b,所述離合器a和所述離合器b為常開式離合器。
為了進一步提高換擋速度,在所述主動軸a和所述主動軸b的輸入端分別套設有轉動輪,在所述轉動輪上套設有皮帶,且所述皮帶還與主動輪連接。
一種收割機,包括上述所述的變速箱,所述變速箱作為副變速箱,其輸入端通過所述主變速箱的輸出端帶動。
一種微耕機,包括上述所述的變速箱,所述變速箱作為副變速箱,其輸入端通過所述主變速箱的輸出端帶動。
有益效果:
1、采用本發明的變速機構及微耕機和收割機,能夠實現前進擋和倒擋的快速切換,僅需1秒就能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換擋速度。
2、能夠減少齒輪的磨損,提高機構的壽命,且保證換擋的可靠性。
3、能夠保證換擋(前進擋與倒擋)成功率達到100%。
4、能夠提高收割效率15%以上,提高耕作效率15%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變速機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變速機構軸測圖(不含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代替,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一種變速機構,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為兩個且同步轉動,其中一個輸入端a1驅動所述輸出端3正轉,另一個輸入端b2驅動所述輸出端3反轉。
其中,所述輸入端a1可通過軸直接連接所述輸出端3、或通過聯軸器連接所述輸出端3、或通過離合器連接所述輸出端。所述輸入端b2可通過齒輪連接輸出端。
一種包括本實施例中變速機構的微耕機。
一種包括本實施例中變速機構的收割機。
采用上述方式設置的變速機構,僅需1秒能夠實現倒擋和前進擋的快速切換。而且換擋方式可靠,能夠保證100%換擋成功率。還避免了齒輪之間的磨損,提高了機構壽命。而且,還使得收割機的收割效率提高15%,微耕機的耕作效率提高了15%。
實施例2:如圖1-3所示,一種變速機構,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為兩個且同步轉動,其中一個輸入端a1驅動所述輸出端3正轉,另一個輸入端b2驅動所述輸出端3反轉。
其中,所述輸入端a1包括主動軸a11,所述輸出端3包括從動軸31,所述輸入端a1與常開式離合器a4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離合器a4的輸出端直接連接所述從動軸31。所述輸入端a1的旋轉動力通過離合器a4傳遞到輸出端3,實現輸入端a1與所述輸出端3的同向轉動。完成了前進擋。
所述輸入端b2包括主動軸b21,所述主動軸b21與所述主動軸a11平行設置。所述主動軸b21與常開式離合器b5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離合器b5的輸出端連接有中間軸7,所述中間軸7與所述從動軸31平行設置,在所述中間軸7與所述從動軸31之間設置有雙數個齒輪,可以為2個、4個、6個、8個、10個等。但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間軸7與所述從動軸31之間為4個齒輪,分別為套設在所述中間軸7上的齒輪z114,與所述齒輪z114嚙合的齒輪z215,與所述齒輪z215嚙合的齒輪z316,與所述齒輪z316嚙合的齒輪z417,且所述齒輪z417固設在所述從動軸31上。所述輸入端b2的旋轉動力通過離合器b5傳遞到所述中間軸7上,帶動所述中間軸7及中間軸7上的齒輪z114旋轉且實現中間軸7與主動軸b21及齒輪z114同向轉動;所述中間軸7上的齒輪z114與所述齒輪z152嚙合傳動,實現齒輪z215與所述齒輪z114反向轉動;所述齒輪z215帶動所述齒輪z316轉動,實現齒輪z316與所述齒輪z215反向轉動,即所述齒輪z316與所述輸入端b2同向轉動;所述齒輪z316帶動所述齒輪z417轉動,同時帶動所述從動軸31轉動,實現了齒輪z417和從動軸與齒輪z316反向轉動,即所述從動軸31與所述輸入端b2反向轉動。完成了倒擋。
且在所述離合器a4與離合器b5之間設置有換擋裝置6,所述換擋裝置6包括換擋擺臂61及驅動換擋擺臂61的驅動軸62,所述換擋擺臂61的兩端與離合器a4和離合器b5相對,當手動轉動所述驅動軸62時,可使得換擋擺臂61對所述離合器a4或離合器b5的壓盤進行下壓,使其工作。當所述換擋擺臂61對離合器a4的壓盤進行下壓時,所述離合器a4工作,所述輸出端3為正轉,為前進擋;當所述換擋擺臂61對離合器b5的壓盤進行下壓時,所述離合器b5工作,所述輸出端3為反轉,為倒擋。
一種包括本實施例的變速機構的微耕機,其中上述變速機構作為副變速箱,其輸入端a、輸入端b與主變速箱的輸出端通過皮帶連接,實現同步轉動。
一種包括本實施例的變速機構的收割機,其中上述變速機構作為副變速箱,其輸入端a、輸入端b與主變速箱的輸出端通過皮帶連接,實現同步轉動。
采用本實施例的變速機構及微耕機和收割機,能夠實現前進擋和倒擋的快速切換,僅需0.8秒就能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換擋速度。而且還能夠減少齒輪的磨損,提高機構的壽命,且保證換擋的可靠性。使得換擋(前進擋與倒擋)成功率達到100%。
另外,本實施例的收割機能夠提高收割效率17%,微耕機能夠提高耕作效率17%。
實施例3:如圖1-3所示,一種變速機構,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為兩個且同步轉動,其中一個輸入端a1驅動所述輸出端3正轉,另一個輸入端b2驅動所述輸出端3反轉。
其中,所述輸入端a1包括主動軸a11,所述輸出端3包括從動軸31,所述輸入端a1與常開式離合器a4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離合器a4的輸出端直接連接所述從動軸31。所述輸入端a11的旋轉動力通過離合器a4傳遞到輸出端3,實現輸入端a1與所述輸出端3的同向轉動。完成了前進擋。
所述輸入端b2包括主動軸b21,所述主動軸b21與所述主動軸a11平行設置。所述主動軸b21與常開式離合器b5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離合器b5的輸出端連接有中間軸7,所述中間軸7與所述從動軸31平行設置,在所述中間軸7與所述從動軸31之間設置有雙數個齒輪,可以為2個、4個、6個、8個、10個等。但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間軸7與所述從動軸31之間為4個齒輪,分別為套設在所述中間軸7上的齒輪z1,與所述齒輪z1嚙合的齒輪z2,與所述齒輪z2嚙合的齒輪z3,與所述齒輪z3嚙合的齒輪z4,且所述齒輪z4固設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輸入端b的旋轉動力通過離合器b5傳遞到所述中間軸7上,帶動所述中間軸7及中間軸上的齒輪z1旋轉且實現中間軸與主動軸b及齒輪z1同向轉動;所述中間軸上的齒輪z1與所述齒輪z2嚙合傳動,實現齒輪z2與所述齒輪z1反向轉動;所述齒輪z2帶動所述齒輪z3轉動,實現齒輪z3與所述齒輪z2反向轉動,即所述齒輪z3與所述輸入端b同向轉動;所述齒輪z3帶動所述齒輪z4轉動,同時帶動所述從動軸轉動,實現了齒輪z4和從動軸與齒輪z3反向轉動,即所述從動軸31與所述輸入端b2反向轉動。完成了倒擋。
且在所述離合器a4與離合器b5之間設置有換擋裝置6,所述換擋裝置6包括換擋擺臂61及驅動換擋擺臂61的換擋軸62,所述換擋擺臂61的兩端與離合器a4和離合器b5相對,且所述換擋擺臂61兩端均設置有開口,所述中間軸7和所述從動軸31活動位于所述開口內。
當手動轉動所述換擋軸62時,可使得換擋擺臂61對所述離合器a4或離合器b5的壓盤進行下壓,使其工作。當所述換擋擺臂61對離合器a4的壓盤進行下壓時,所述離合器a4工作,所述輸出端3為正轉,為前進擋;當所述換擋擺臂61對離合器b5的壓盤進行下壓時,所述離合器b5工作,所述輸出端3為反轉,為倒擋。
另外,在所述齒輪之間還增設了一個檔位,即相互嚙合的齒輪z5與齒輪z6,所述齒輪z5和齒輪z1為齒數不同的雙聯齒、通過花鍵滑設在所述中間軸上;所述齒輪z6和所述齒輪z2固設在同一齒輪軸上,當然所述齒輪z6和齒輪z2也可為雙聯齒,但所述齒輪z6與所述齒輪z2之間的軸向間距大于所述齒輪z5與所述齒輪z1之間的軸向間距,且所述齒輪z6和齒輪z2與其齒輪軸固定設置,所述齒輪z3與其齒輪軸也固定設置,所述z4也固設在所述從動軸上。而且,在所述齒輪z1和齒輪z5之間設置有撥叉機構8,所述撥叉機構8可撥動所述雙聯齒使得齒輪z1與齒輪z2嚙合,此時,傳動路線為齒輪z1→齒輪z2→齒輪z3→齒輪z4;當撥叉機構8撥動所述雙聯齒使得齒輪z5與齒輪z6嚙合,此時,傳動路線為齒輪z5→齒輪z6→齒輪z3→齒輪z4。
所述變速機構還包括左箱體9和右箱體10,所述主動軸a11與所述主動軸b21通過軸承部分設置在所述右箱體10內,部分伸出所述右箱體10。所述離合器a4和所述離合器b5設置在所述右箱體10內,所述從動軸31與所述中間軸7的一端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左箱體9上,且所述從動軸31部分伸出所述左箱體9,所述齒輪z2的齒輪軸和所述齒輪z3的齒輪軸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左箱體9內。所述換擋裝置6的換擋軸62一端伸出變速箱體外,并通過轉軸或轉接板連接到換檔桿。
所述撥叉機構8包括設置在所述齒輪z1和所述齒輪z2之間的撥叉81,所述撥叉81連接有撥叉軸82,所述撥叉軸82一端伸出所述左箱體9且與撥動裝置連接。
一種包括本實施例的變速機構的微耕機,其中上述變速機構作為副變速箱,其輸入端a1的主動軸a11、輸入端b2的主動軸b21上都套設有傳動輪12,通過與主變速箱的輸出軸上的轉輪皮帶13連接,實現同步轉動。
一種包括本實施例的變速機構的微耕機,其中上述變速機構作為副變速箱,其輸入端a1的主動軸a11、輸入端b2的主動軸b21上都套設有轉輪,通過與主變速箱的輸出軸1上的轉輪皮帶13連接,實現同步轉動。
采用本實施例的變速機構及微耕機和收割機,能夠實現前進擋和倒擋的快速切換,僅需0.8秒就能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換擋速度。而且還能夠減少齒輪的磨損,提高機構的壽命,且保證換擋的可靠性。使得換擋(前進擋與倒擋)成功率達到100%。
另外,本實施例的收割機能夠提高收割效率18%,微耕機能夠提高耕作效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