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菊花生產與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和應用。該方法選取普通切花小菊和迷你切花小菊,并設置不同的定植密度,通過測量株高、鮮重、莖粗、分枝數、花苞數、花頭直徑等指標來確定切花菊商品率及產量。
背景技術: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是一種重要的觀賞植物,屬中國十大傳統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切花菊品種多樣,花型緊湊,瓶插壽命長,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植株的栽培密度是影響切花菊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度會影響作物內部的小氣候,影響光強和光質,進而影響切花菊的品質和產量。
密度對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密度,低的定植模式會提供給群體良好的空間資源、營養條件,種群內競爭壓力??;第二個就是光照條件,在高栽培密度下,葉片冠層會降低光強,過濾掉較多的紅外線而對遠紅外線影響很少必將會影響植株的品質。合理密植能形成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提高群體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資源,從而協調群體和個體之間矛盾,既能促使個體發育良好,又能充分發揮群體的潛能,從而為高產奠定基礎。
目前國內切花菊生產大都根據以往經驗來栽培管理,很多新品種缺乏專一的配套管理,導致新品種的優勢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影響了其產量及品質的提高。因此需要探索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為新品種推廣提供技術支撐。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方法中找到切花菊定植的最佳密度,為切花菊新品種的推廣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從菊花母株上取插穗,將插穗放入生根劑溶液和殺菌劑溶液中浸泡;
(2)將浸泡后的插穗扦插入育苗基質中,待其生根培育扦插苗;
(3)對大棚土壤進行整地淺耕,去除雜草,并鋪上定制網,定植前一天傍晚,澆透土壤;
(4)將生長狀態一致,根系健壯的扦插苗定植到塑料大棚中,定植密度為165~110株·m-2,統一常規田間管理,直到采收。
所述的菊花母株為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感染的菊花母株。
所述的菊花母株為普通切花小菊或迷你切花小菊。
作為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菊花母株為普通切花小菊時,定植密度為110株·m-2;所述的菊花母株為迷你切花小菊時,定植密度為165株·m-2。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普通切花小菊為‘南農麗白’和‘南農粉胭’,所述的迷你切花小菊為‘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
上述的生根劑溶液為“國光”生根劑1:800倍溶液,所述的殺菌劑溶液為“多菌靈”殺菌劑1:800倍溶液,所述浸泡的時間為1~5分鐘。
上述的育苗基質包含體積比為3:1:1的蛭石、珍珠巖和草炭土,所述插穗扦插的深度為2-3cm,扦插時間為15~20天。
步驟(1)中所述的插穗長8~10cm,5~6個節,保留2~3個葉片,切口呈40~45度角;步驟(2)中所述的插穗扦插15~20天后再進行定植,所述的扦插苗株高8~10cm,6~8片葉,生長狀態一致,根系健壯發達。
上述的大棚長50m,寬8m,畦寬1.1m,土壤理化性質相同。
上述的方法在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方法能夠顯著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采用以下過程篩選得到該方法的最佳定植密度:選取一定規格、健壯、無病蟲害感染切花菊插穗,在浸入生根劑和殺菌劑后扦插于裝有蛭石、珍珠巖和草炭土混合基質的穴盤中,扦插15~20天后,按照不同密度定植到土壤性質相同的土壤中,之后統一的水肥管理。待采收期時測定菊花的株高、莖粗、鮮重、花苞數和花徑等指標來確定商品率及畝產量。該篩選過程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從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感染的普通切花小菊‘南農麗白’和‘南農粉胭’;迷你切花小菊‘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母株上各采取相同部位,長度基本一致的插穗,插穗長8~10cm,5~6個節,保留2~3片葉片,插穗切口呈40~45度角。將插穗放入“國光”生根劑和“多菌靈”殺菌劑1:800倍溶液浸泡2min。
2)將蛭石、珍珠巖、草炭土以3:1:1的體積比混合后均勻鋪在7×15規格的穴盤里;將浸泡后的插穗扦插入育苗基質中,插穗插入深度為2~3cm,并澆透水。
3)15~20天,選取根系發達,生長一致的幼苗定植到整好地,澆透水的大棚中,用卷尺量好間距,設置了5個不同梯度的密度處理:165株·m-2(a)、110株·m-2(b)、88株·m-2(c)、66株·m-2(d)、55株·m-2(e)。每處理均設3個重復,每重復為一個小區,每個重復小區面積為3m2。統一常規田間管理,直到采收。
4)栽培期間對所有定植苗進行統一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在采收時期測定菊花的株高、莖粗、鮮重、花苞數、花徑等指標。并對菊花的各項指標進行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性分析,確定最佳定植密度。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適合普通切花小菊的定植密度為110株·m-2,適合迷你切花小菊定植密度為165株·m-2。
本發明通過設置不同密度處理,對五個品種分別進行密度試驗,測定相應的性狀和品質及產量,探索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為新品種推廣提高理論基礎。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和應用,提供了科學、精確、簡單的提高菊花品質和產量的方法,研究結果對切花菊商業化生產具有重要科學指導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切花菊品種‘南農粉胭’不同密度處理。
其中,a:165株·m-2;b:110株·m-2;c:88株·m-2;d:66株·m-2;e:55株·m-2,標尺=10cm
圖2為不同密度下切花菊品種‘南農粉胭’生長狀態。
其中,a:165株·m-2;b:110株·m-2;c:88株·m-2;d:66株·m-2;e:55株·m-2,標尺=5cm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荷蘭花卉拍賣協會(vbn)菊花切花規定的最低商品要求及前人生產上關于多頭切花小菊標準,制定了如下多頭切花菊的最低商品質量標準。
表1多頭切花菊最低商品質量要求
普通切花菊
1.插穗的選擇
從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南農麗白’和‘南農粉胭’母株上采取頂部插穗,每個插穗8~10cm,5~6個節,保留2~3個葉片,切口呈40~45度角。將插穗分別放入“國光”生根劑1:800倍溶液和“多菌靈”殺菌劑1:800倍溶液中浸泡2min。
2.基質配比及扦插
蛭石、珍珠巖、草炭土以3:1:1的體積比混合,均勻鋪在7×15規格的穴盤里,盤體長54cm,寬28cm,穴深4mm,口徑32mm×32mm,底部13mm×13mm。并澆透水,以穴盤底部滴水為標準。用竹簽在育苗穴盤的每個孔穴中央垂直插1個洞,然后再將處理好的‘南農麗白’和‘南農粉胭’插穗垂直扦插到各個洞里,保證插穗插入深度為2~3cm。插好后立即再澆一次水,壓緊以促進基質與插穗緊密結合利于生根。
3.密度定植
20天后將根系健壯,生長一致的‘南農麗白’和‘南農粉胭’幼苗定植到塑料大棚里。所述的幼苗的株高8~10cm,6~8片葉,根系發達健壯,生長狀態一致。定植前一天對土壤進行整地淺耕,除草,鋪上9×9定植網,并澆透水。用卷尺量好間距,按照相應的密度栽植,設置了5個不同的密度處理為:165株·m-2(a)、110株·m-2(b)、88株·m-2(c)、66株·m-2(d)、55株·m-2(e)。每處理均設3個重復,每重復為一個小區,每個重復小區面積為3m2。統一常規田間管理,直到采收。
4.各指標的測定
在采收期選取各個處理生長一致的‘南農麗白’和‘南農粉胭’10株,分別測定株高、莖粗、鮮重、花苞數、花徑等指標。用直尺測定植株從地面到生長點的高度為株高;天平測量植株地上部分重量為鮮重;用游標卡尺測量基部向上第4片葉和第5片葉中部粗度為莖粗;盛花期測定花序最大橫徑值為花徑。
5.數據計算及分析
通過microsoftofficeexcel2016及imbspssstatistics23對插穗的各項指標進行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性分析。
5.1不同密度處理對菊花品質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麗白’品質有顯著影響:隨著密度的變大,株高也隨之變高,密度與株高成正比,a和b處理達到最低商品要求;密度與莖粗成反比,e處理下莖粗最粗,只有a沒有達到商品要求;密度與鮮重也成反比,a也沒有達到商品要求;分枝數隨著密度的增大而變少,各個密度下都達到要求;各密度處理下,花苞數差異顯著,e是a的4倍多,花徑也受到密度的影響,各個密度下也都達到要求。
表2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麗白’品質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粉胭’品質也有顯著影響,和‘南農麗白’大致相似:a、b和c株高達到商品要求,b、c、d和e處理莖粗、鮮重、分枝數和花徑都達到商品要求。
表3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粉胭’品質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5.2不同密度處理對菊花產量的影響
每畝產量按達到最低標準以上的切花菊所占比例計算商品率,隨著定植的密度增大,產量自然變大,但綜合考慮切花菊商品性的最低要求。從表4可以看出五個處理間差異顯著,a處理產量是e處理的2倍多。但a處理商品率只有71.1%,考慮到前期種苗的價格及平時的栽培管理,b(110株·m-2)處理為‘南農麗白’最適宜的種植密度。
表4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麗白’產量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同樣,‘南農粉胭’在五個密度處理下,商品率和畝產量差異顯著,在b處理下產量可達到41316株/400㎡。
表5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粉胭’產量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迷你切花小菊
1.插穗的選擇
從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母株上采取頂部插穗,每個插穗8~10cm,5~6個節,保留2~3個葉片,切口呈40~45度角。將插穗分別放入“國光”生根劑1:800倍溶液和“多菌靈”殺菌劑1:800倍溶液中浸泡2min。
2.基質配比及扦插
蛭石、珍珠巖、草炭土以3:1:1的體積比混合,均勻鋪在7×15規格的穴盤里,盤體長54cm,寬28cm,穴深4mm,口徑32mm×32mm,底部13mm×13mm。并澆透水,以穴盤底部滴水為標準。用竹簽在育苗穴盤的每個孔穴中央垂直插1個洞,然后再將處理好的‘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插穗垂直扦插到各個洞里,保證插穗插入深度為2~3cm。插好后立即再澆一次水,壓緊以促進基質與插穗緊密結合利于生根。
3.密度定植
20天后將根系健壯,生長一致的‘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幼苗定植到塑料大棚里。所述的幼苗的株高8~10cm,6~8片葉,根系發達健壯,生長狀態一致。定植前一天對土壤進行整地淺耕,除草,鋪上9×9定植網,并澆透水。用卷尺量好間距,按照相應的密度栽植,設置了5個不同的密度處理為:165株·m-2(a)、110株·m-2(b)、88株·m-2(c)、66株·m-2(d)、55株·m-2(e)。每處理均設3個重復,每重復為一個小區,每個重復小區面積為3m2。統一常規田間管理,直到采收。
4.各指標的測定
在采收期選取各個處理生長一致的‘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10株,分別測定株高、莖粗、鮮重、花苞數、花徑、葉柄著生角度和分枝角度等指標。用直尺測定植株從地面到生長點的高度為株高;天平測量植株地上部分重量為鮮重;用游標卡尺測量基部向上第4片葉和第5片葉中部粗度為莖粗;盛花期測定花序最大橫徑值為花徑。
5.數據計算及分析
通過microsoftofficeexcel2016及imbspssstatistics23對插穗的各項指標進行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性分析。
5.1不同密度處理對菊花品質的影響
從表6可以看出,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紅點點’品質有顯著影響:隨著密度的變大,株高也隨之變高,密度與株高成正比,e處理沒有達到最低商品要求;密度與莖粗成反比,e處理下莖粗最粗;密度與鮮重也成反比,e處理下鮮重最重;各密度處理下,花苞數差異顯著;分枝數不受密度的影響,差異不顯著;花徑也不受到密度的影響,各個密度下都達到要求。
表6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紅點點’品質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分析表7可以得到,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桃點’品質有顯著影響,在a處理下,株高、莖粗、鮮重、分枝數、花苞數、花徑都達到商品最低要求。
表7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桃點’品質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從表8可以看出,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點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和‘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相同。‘南農點櫻’在a、b和c處理下株高達到最低商品要求;莖粗在不同密度處理下差異不明顯;鮮重和花苞數受到密度的影響,分枝數和花徑不受密度的影響。
表8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點櫻’品質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5.2不同密度處理對菊花產量的影響
從表9可以看出,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紅點點’產量有影響,在a處理下,商品率較高,畝產量最大,所以a(165株·m-2)適合‘南農紅點點’定植。
表9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紅點點’產量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分析表10可以得到,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桃點’產量有影響,在d處理下‘南農桃點’商品率最高,但考慮產量,a產量最高,是d處理的兩倍多。所以‘南農桃點’得最佳定植密度為a(165株·m-2)。
表10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桃點’品質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分析表11,可以看出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點櫻’產量的影響和‘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相同。不同密度處理下,商品率之間有差異,但不明顯;畝產量之間差異顯著。綜合考慮商品率和畝產量,a(165株·m-2)更適合‘南農點櫻’定植。
表11不同密度處理對‘南農點櫻’產量的影響
注:a表小寫字母表示p<0.05,同一列中不同字母代表差異顯著程度。
總結
通過對5個不同密度處理分析,在保證栽培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切花菊產量和品質,普通切花小菊品種‘南農粉胭’和‘南農麗白’最佳定植密度為110株·m-2,迷你切花小菊‘南農紅點點’、‘南農桃點’和‘南農點櫻’的最佳定植密度為165株·m-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改變定植密度來提高菊花商品率及產量的方法,為切花菊新品種的推廣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