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具體涉及初生仔兔的護理方法。
背景技術:
仔兔成活率是家兔養殖中最重要的一個生產指標,只有仔兔大批地成活,兔場才能可能獲得收益,因此加強仔兔護理,確保成活是整個養兔過程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初生仔兔的護理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初生仔兔的護理方法,包括睡眼期護理和開眼后護理,
其中,睡眼期護理要點包括:(1)做好仔兔的保溫;(2)讓仔兔吃飽奶;(3)保證哺乳母兔的營養供給;(4)防止鼠害及貓害,夏秋季節防蚊蟲叮咬;
開眼后護理包括:(1)防腹瀉;(2)預防球蟲病;(3)母兔、仔兔分籠飼養,適時斷奶。
優選地,睡眼期護理時,確保仔兔窩溫達到30℃以上。
優選地,睡眼期護理時,每天給仔兔喂1次奶,喂奶時要讓一窩中的弱兔先吃,等弱兔吃飽后再喂其他仔兔,每次喂完奶后要逐只檢查,如有未吃飽的仔兔,應單獨再喂一次,確保只只吃飽。
優選地,夏秋季節每只哺乳母兔每天喂青綠飼料200~500克,精料150~200克;冬春季節每只哺乳母兔每天喂青干草150~300克,胡蘿卜200~300克,精料150~200克,以保證哺乳母兔的營養供給;為防止母兔乳腺炎,母兔產仔當天注射敵菌銳克每兔0.5ml,產仔3天后滴服注射用慶大霉素(人用)3~5滴,爾后每隔一天滴服1次直至開眼為止。
優選地,開眼后護理時,為防腹瀉:一是要吃足奶,開食要晚,25日齡前禁吃青料,二是要保暖,三是嚴禁飲冷水、喂給變質食物,四是及時驅蟲和預防其他微生物感染,在仔兔30日齡時,每只皮下注射0.05ml敵蟲銳克。
優選地,在仔兔30日齡時,每只皮下注射敵球銳0.1ml,以預防球蟲病。
優選地,仔兔出生后,把仔兔連同產箱一起移至另一個籠中,讓其與母兔分居,進行分籠飼養,以后每天早晚各一次將仔兔送到母兔籠中哺乳,哺乳后立即送回原籠中,持續到20天左右,仔兔已逐漸學會采食,哺乳次數改為每天一次,待到仔兔滿30日齡后,即可斷奶。
優選地,采用逐漸斷奶法:即當天斷奶,第二天再喂一次,然后再隔兩天再喂一次,最后徹底斷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1、睡眼期仔兔的護理
仔兔從出生到11日齡左右開眼稱睡眼期:這期間,仔兔除了吃奶就是睡覺,一般不拉也不撒,所吃的奶全部吸收,如護理不當,就易發生尿濕、腸炎、黃尿病,故需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做好仔兔的保溫。仔兔體表無毛,體溫調節能力差,如產仔箱溫度偏低,仔兔就易受寒,出現尿濕、腸炎等癥狀,室內溫度應恒定在20~25℃之間,箱內鋪滿柔軟干凈稻草,里面放上兔毛,中間放上紗網,防止仔兔亂竄亂鉆,脫離群眾鉆到一角導致死亡。產仔箱上再蓋上一塊棉墊,這樣確保窩溫達到30℃以上。
(2)讓仔兔吃足奶,吃飽奶。11天開眼前,每天給仔兔喂1次奶,喂奶時要讓一窩中的弱兔先吃,等弱兔吃飽后再喂其他仔兔,每次喂完奶后要逐只檢查,如有未吃飽的仔兔,應單獨再喂一次,確保只只吃飽。
(3)精心飼養哺乳母兔。母兔在哺乳期每天要分泌大量的乳汁(約60-150ml,高的可達200-300ml),僅分泌乳汁,母兔每天要消耗蛋白15-40克。哺乳母兔的營養水平應高于空懷母兔和妊娠母兔。因此,要保證足夠的營養供給。夏秋季節每只兔每天喂青綠飼料200-500克,精料150-200克,冬春季節每天青干草150-300克,胡蘿卜200-300克,精料150-200克。精料如豆餅、麩皮、豆渣、骨粉等,添加適量的食鹽。
為防止母兔乳腺炎,母兔產仔當天注射敵菌銳克每兔0.5ml,產仔3天后滴服注射用慶大霉素(人用)3-5滴,爾后每隔一天滴服1次直至開眼為止。
(4)對母性不好的母兔,要強制哺乳。
(5)防止鼠害及貓害,夏秋季節防蚊蟲叮咬。
2、仔兔開眼以后的護理
仔兔開眼以后就進入第二個成長階段,要經出巢、斷奶等環節,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防腹瀉。一是要吃足奶,開食要晚,25日齡前禁吃青料,二是要保暖,仔兔雖已長大,自己可覓食物了,但仍需保暖,三是嚴禁飲冷水、喂給變質食物。四是及時驅蟲和預防其他微生物感染,在仔兔30日齡時,每每兔皮下注射0.05ml敵蟲銳克。
(2)預防球病:球蟲病是仔、幼兔的大敵,在仔兔30日齡每只皮下注射敵球銳0.1ml。
(3)實行母仔分離,適時斷奶
仔兔出生后,把仔兔連同產箱一起移至另一個籠中,讓其與母兔分居,進行分籠飼養。以后每天早晚各一次將仔兔送到母兔籠中哺乳,哺乳后立即送回原籠中。這樣一直持續到20天,這時仔兔已逐漸學會采食。哺乳次數至此改為每天一次,讓仔兔多自由采食,但必須飼喂柔軟、易于消化的飼料,同時供給仔兔清潔的飲水。待到仔兔滿30日齡后,即可斷奶。
抓好斷奶關
第一、在斷奶方法上:采用逐漸斷奶法,即今天斷奶,明天再喂一次,然后再隔兩天再喂一次,最后徹底斷奶。
第二、仔兔斷奶采取不離窩、不分群、不變飼料、不變環境的“四不變”。在斷奶最前幾天補充一些多維素,應激散和少量奶粉,可有效控制斷奶應激。
仔、母兔分籠飼養有以下好處:
利于母兔健康、提高生產率。仔、母兔同籠飼養,母兔整天被仔兔追逐哺乳,寢食不安,不利于母兔產后恢復,同時也容易出現母兔踩死、咬死仔兔的現象。仔、母兔分籠飼養后,母兔只在一定時間給仔兔哺乳,其余時間母兔可以自由采食和安靜地休息,有利于母兔的健康。這樣一般母兔產后3天即可發情進行配種,待30~40天又可以重新生產,大大提高母兔的生產效率。
避免仔、母兔爭食和腸胃疾病的發生。仔、母兔同籠飼養,仔兔出生后18天即開始和母兔爭食,這樣對仔、母兔都不利。特別是仔兔過早吃粗硬難于消化的飼料,易損壞仔兔腸胃的正常生理機能,從而造成仔兔胃腸疾病的發生。
減少疾病傳播的機會,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仔兔球蟲病的感染,多數是由于帶蟲卵的大兔糞便污染了食物、籠舍、飲水以及乳房所至。采用仔、母兔分籠飼養法,可以大大減少仔兔球蟲病、敗血癥、傳染性口炎等疾病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仔、母兔分籠飼養后,飼養人員要經常仔細觀察仔兔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果仔兔耳朵顏色呈紅色,是仔兔營養良好的標志;如果仔兔耳朵顏色暗淡,說明仔兔營養不良,要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調理。另外,仔、母兔分籠飼養后,要注意防止仔兔跑失、折腿等現象的發生。同時,還要注意防止貓、狗和其它野生動物襲擊仔兔。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