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園林綠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屋頂綠化專用基質。
背景技術:
我國屋頂綠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的吳王夫差在太湖邊建姑蘇臺,臺高300丈,盤旋折曲,橫亙五里?!叭昃鄄模迥昴顺伞保渖喜粌H栽植美麗的花木,還修建了人工湖供劃船之用,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屋頂花園。由于我國古代的建筑多為木質結構,承重能力不強,且受潮后容易受到腐蝕,不宜進行屋頂綠化。
根據具體應用需要,屋頂綠化的基質有下列六個基本要求:
1、不板結:符合容器基質的基本要求——排水能力強,表土不板結。
2、排水好:適應本地暴雨情況下,仍能有效排水。
3、壽命長:經久耐用,土壤體積不下降,易腐朽的有機質成分不能過多。
4、容重中:容重中等,適中,一般在0.8~1.2之間,不低于0.8。
5、耐沖刷:基質組份性質相近,不易被水分選。
6、養分全:基質中的養分能均衡持久供應。
但是,目前尚未有此類基質配方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屋頂綠化專用基質,具有比重輕、養分足和耐久能力強的特點。
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屋頂綠化專用基質,包括以下質量份的組分:
園林綠色廢棄物堆肥產品20-40份、腐熟藥渣20=40份、泥炭20-25份、園土20-25份、陶粒20-30份。
進一步地,所述稱園林綠色廢棄物堆肥產品的ph為5.5~7.0。
進一步地,所述五個組分的ec在0.60~0.88之間,容重在0.28~0.55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腐熟藥渣的含水量為25.20%,有機質含量為38.35%,t值<0.6。
進一步地,所述泥炭的ph4.76,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分別為0.88%、0.00%、0.46%。
進一步地,所述園土的ph為5.58,ec為0.07ms/cm。
進一步地,所述陶粒為粒度5~8mm。
本發明屋頂綠化專用基質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1、比重輕:符合行業標準《綠化種植土壤cj/t340-2011》對屋頂綠化土壤的密度要求:干密度<0.5mg/m3;濕密度<0.8mg/m3。使綠化層的單位面積荷載不僅滿足上人屋頂200k/m2活荷載的要求,也滿足不上人屋頂70kg/m2活荷載的要求,既大大減輕了生產、運輸和施工的成本,也極大地拓展了屋頂綠化可以推廣利用的面積。
2、養分足:該屋頂綠化專用基質富含有機質和其他植物所需要的養分,種植的屋頂綠化植物如佛甲草、垂盆草、錦竹草等生長良好。而且在嶺南地區的屋頂上經歷了五年不澆水、不施肥的耐旱耐瘠試驗,植物生長依然良好。
3、能耐久:該屋頂綠化專用基質富含有機質,但由于原料的質量控制嚴格,特別是其中的藥渣經過充分的堆漚腐熟(t值<0.6(有機質堆漚終點碳氮比與起點碳氮比的比值)),通常容易腐朽造成基質體積急劇下降的成分已經充分分解成植物所需養分,吸附在陶粒、泥炭等基質組分上面。從而使屋頂綠化的土壤層沒有因為有機質豐富而導致土壤體積和土壤層厚度的大幅度下降,經過三年的屋頂綠化試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對本發明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屋頂綠化專用基質,包括以下質量份的組分:
園林綠色廢棄物堆肥產品20-40份、腐熟藥渣20=40份、泥炭20-25份、園土20-25份、陶粒20-30份。
所述稱園林綠色廢棄物堆肥產品的ph為5.5~7.0。
各個組分的具體要求為:
園林綠色廢棄物堆肥產品:ph6.24,含水量35.20%,有機質含量40.32%,t值<0.6,(有機質堆漚終點碳氮比與起點碳氮比的比值)表明堆肥產品已達到腐熟標準。
腐熟藥渣:含水量25.20%,有機質含量38.35%,t值<0.6,表明堆肥產品已達到腐熟標準。
泥炭:ph4.76,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分別為0.88%、0.00%、0.46%。
園土:ph5.58,ec0.07ms/cm。
陶粒:粒度5~8mm。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效果,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進行闡述如下:
表1實施例情況說明
在實施例中,供試植物:鋪地錦竹草。種植容器:塑料篩盆(30cm×50cm×5cm)。試驗指標包括:
(1)覆蓋度:每月測定一次到覆蓋度100%為止。
(2)土壤厚度下降率:一年后測定土壌層厚度,比較土壌厚度下降率。
其具體實施例實驗結果為:
(1)基質基本理化性質:配方1和2分別以40%的堆肥和藥渣作為配方的主原料,其酸堿度和ec值偏高一點,養分相對充足。配方3和配方4則分別以20%的堆肥和藥渣,配30%的園土,使不易腐朽的成分高達80%,土壌體積下降速度較慢,而養分相對較少。
(2)覆蓋度生長速度和覆蓋度以配方2最好,配方1次之。見表2:
表2四個配方的生長速度和土壤體積下降率
(3)土壤體積下降率:土壤體積下降率配方1和2在10%左右,配方3和4在5%以下,符合屋頂綠化基質能耐久的標準。配方3和4解決了要求輕質、養分豐富、耐用持久的草坪式屋頂綠化專用基質配方的研制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綠化效果。
為了進一步評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以實施例3的配方作為應用實施例,對基質厚度進行實驗。
草坪式屋頂綠化的基質厚度首先與承重安全有關,能否在保障屋頂綠化長期效果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基質厚度,使屋頂綠化加到屋頂上的荷載小于屋面原有的結構的活荷載,是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同時,基質厚度與屋頂綠化的成本也有很大關系,包括基質的成本和運輸和二次運輸(上樓)的成本。
其具體的實驗方法為:根據文獻資料的梳理和調研的情況,基質厚度最低的有日本的35mm,因此,將試驗的基質厚度定為三個,30mm、50mm、80mm。每個厚度三個重復(用30x50cm的苗篩)。塑料篩盆內裝入基質,澆水至基質充分濕潤。垂盆草莖段采用扦插方式種植,每盆32株。試驗期間不施肥,保持正常的水分管理。
具體的實驗指標包括:(1)基質的干密度和最大濕密度基質按設計深度放入篩盆中,對干密度進行測定,然后澆水三次后待水滴停止后測定基質最大的濕密度。(2)生長覆蓋100%的天數觀察登記每個重復的生長覆蓋100%的天數,然后計出平均值。(3)一年后的覆蓋度和生物量觀察登記每個重復的覆蓋度。澆水一小時后(停止滴水)對每個篩盆進行稱重,與每個篩盆的最大濕密度比較,其與初種時的差值為植物生長的生物量。
試驗結果見表3所示:
表3基質厚度的實驗結果
從表3進行分析,不同厚度之間的生長速度在前期(前兩個月)差別不大。但基質厚度與養分水分儲存應該是成正比的,這對長時間的生長肯定有影響。因此,在一年后,生物量就有了差異,兩個品種均以厚度80mm的生物量為最高。但其覆蓋度和外觀并無太大的差異。這個試驗結果還表明,三種不同的土壤厚度種植合適的植物均可進行草坪式的屋頂綠化,而三種土壤厚度的分別帶來的荷載是26kg、42kg和66kg。顯然,30mm的土壤厚度是最節省成本和最低荷載的厚度,而且長期效果也可以接受。更重要的是,26kg的荷載不僅可以在上人屋頂(活荷載200kg/m2)上推廣,還可以在不上人屋頂(活荷載50kg/m2)推廣,適用的范圍更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發明;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發明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