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玉米覆土抗旱保苗的耕作方法,尤其涉及我國南方丘陵ft地、平原旱地,南瓜茬種植玉米覆土抗旱保苗的耕作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我國的播種面積僅次于水稻、小麥名列第三。玉米按播種期,可分為春玉米、夏玉米和秋玉米。我國人口多耕地少,糧食生產是研究不完的課題。探索現行作物布局、種植制度的情況下,提高復種指數,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和產出,尋找合適的茬口布局、造就穩定的種植制度是前提,配套穩產高產的耕作技術是關鍵,走符合我國南方發展玉米生產的新路子。
目前,南瓜茬種植玉米灌溉抗旱保苗耕作方法,具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滅茬,7月中下旬左右南瓜上市后,把瓜藤、雜草、地膜等清理出田,騰茬后保留
120cm寬的畦面和40cm寬的畦溝;
2、灌溉,在晴天高溫干旱下,南瓜板田漫灌后及時排出田內積水;
3、打穴,畦面適耕時打穴,穴深7cm左右,行株距40×30cm,畦溝在內53.3×30cm,每畝4163穴;
4、播種,選用生育期短能于霜前成熟的早熟品種,每穴播2粒,齊苗后每畝定苗4163株;
5、蓋種,覆土蓋種,蓋土厚5-6cm;
6、護苗,玉米齊苗前后,嫩苗容易受到昆蟲、野兔、野鴿等的傷害,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7、抗旱,遇到旱情,夜間溝灌抗旱保苗;
8、管理,做好中耕除草、追肥、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
上述南瓜茬種植玉米,采用灌溉抗旱保苗的耕作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南瓜茬種植玉米,灌溉抗旱保苗水田是成功的,玉米畝產在500公斤左右。但是水田種植玉米的經濟效益沒有種植水稻高,也與南方水田生產水稻的傳統不相符;
2、水田南瓜茬種植玉米,漫灌、溝灌抗旱方法無法在旱地應用,改變不了南方丘陵地、平原旱地南瓜茬伏耕休閑的現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南瓜茬種植玉米,克服伏天高溫、干旱,玉米容易爛種死苗的天氣情況,爭齊苗保全苗,提供一種玉米覆土抗旱保苗,穩產高產的耕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南瓜茬種植玉米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滅茬,7月中下旬左右,南瓜上市騰茬,保留120cm寬的畦面,40cm寬的畦溝,淺旋耕或人工滅茬6-7cm深,經滅茬整地,土塊填平畦溝,為以后覆土抗旱保苗提供土源;
b)辟溝,用鋤敲碎畦面土塊,橫向辟出播種溝或用鋤推出播種溝,行距40cm,溝深6cm左右;
c)播種,選用生育期短能于霜前成熟的早熟品種,隨播種溝均勻粒播;齊苗后每畝定苗4500-5000株左右;
d)澆水,播種溝內澆足底水,由于伏天高溫烈日,即使土壤墑情不是很干旱,也要澆底水,確保玉米出苗生長所需的水份;
e)蓋種,播種溝內無明水及時用細土蓋種保水,玉米種上細土厚度為4cm左右;
f)覆土,蓋種后進一步敲土塊覆細土,使畦面趨向平整,看不到播種溝上有印濕的土,覆土后玉米種上細土厚度為5cm左右;
g)護苗,玉米齊苗前后,嫩苗容易受出昆蟲、野兔、野鴿等的傷害,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h)保濕,播種后6天左右玉米齊苗期,畦面覆蓋細土抗旱保苗,鋤松敲碎敲細畦溝土,防止土塊壓傷小苗。原則上每隔5天畦面覆蓋一次細土,雨后天晴畦溝土壤適耕時畦面及時覆蓋細土,減少水份蒸發。播種后20天內畦面覆蓋細土4-5次,每次覆蓋細土0.8cm左右,實現覆土抗旱保苗;
i)管理,做好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在丘陵ft地、平原旱地,南瓜茬玉米播種后,深畦溝,碎土塊,覆細土,原則上每隔5天畦面覆蓋一次細土,雨后天晴土壤適耕時畦面及時覆蓋細土,減少水份蒸發。播種后20天內畦面覆蓋細土4-5次,實現覆土抗旱保苗。實踐證明,選用生育期短的早熟玉米,7月中下旬播種齊苗比6月上旬左右播種齊苗的玉米穩產高產,因為6月上旬左右播種的玉米,在丘陵ft地平原旱地,遇到高溫干旱天氣無法灌溉抗旱,往往減產甚至絕收。而7月中下旬播種出苗的玉米,采用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能安全度過高溫干旱的天氣,獲得豐收的氣候保證率在80%以上,玉米畝產在500公斤左右。本發明實現了伏天高溫干旱的天氣情況下,南瓜茬種植玉米穩產高產的種植制度,改變南方丘陵ft地平原旱地,南瓜茬伏耕休閑的現狀,走符合我國南方發展玉米生產的新路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得到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南瓜茬打穴種植玉米的田塊,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a)滅茬,南瓜上市騰茬,保留120cm寬的畦面,40cm寬的畦溝,淺旋耕或人工滅茬6-7cm深,經滅茬整地,土塊填平畦溝,為以后覆土抗旱保苗提供土源;
b)打穴,用鋤敲碎畦面土塊打穴,穴深6cm左右,行株距40×30cm,畦溝在內53.3×30cm,每畝4163穴;
c)播種,選用生育期短的早熟玉米品種,每穴播種2粒,齊苗后每畝定苗4163株;
d)澆水,穴內澆足底水,確保玉米出苗生長所需的水份;
e)蓋種,穴內無明水及時用細土蓋種,蓋土厚4cm左右;
f)覆土,蓋種后進一步敲土塊覆細土,看不到播種穴上有印濕的土,覆土后玉米種上細土厚5cm左右;
g)護苗,玉米齊苗前后,嫩苗容易受出昆蟲、野兔、野鴿等的傷害,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h)保濕,播種后6天左右玉米齊苗期,畦面覆蓋細土抗旱保苗,鋤松敲碎敲細畦溝土,防止土塊壓傷小苗。原則上每隔5天畦面覆蓋一次細土,雨后天晴畦溝土壤適耕時畦面及時覆蓋細土,減少水份蒸發。播種后20天內畦面覆蓋細土4-5次,每次覆蓋細土0.8cm左右實現覆土抗旱保苗;
i)管理,做好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
實施例2:寬畦南瓜茬種植玉米,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a)滅茬,7月中下旬左右,南瓜上市騰茬,保留280cm寬的畦面,40cm寬的畦溝,淺旋耕或人工滅茬6-7cm深,經滅茬整地,土塊填平畦溝,為以后覆土抗旱保苗提供土源;
b)辟溝,280cm寬的畦面,中間留40cm寬的畦溝,改為每畦120cm寬的畦面。用鋤敲碎畦面土塊,橫向辟播種溝或用鋤推出播種溝,行距40cm,溝深6cm左右;
c)播種,選用生育期短能于霜前成熟的早熟品種,隨播種溝均勻粒播,齊苗后每畝定苗4500-5000株左右;
d)澆水,播種溝內澆足底水,由于伏天高溫烈日,即使土壤墑情不是很干旱,也要澆底水,確保玉米出苗生長所需的水份;
e)蓋種,播種溝內無明水及時用細土蓋種保水,玉米種上細土厚度為4cm左右;
f)覆土,蓋種后進一步敲土塊覆細土,使畦面趨向平整,看不到播種溝上有印濕的土,覆土后玉米種上細土厚度為5cm左右;
g)護苗,玉米齊苗前后,嫩苗容易受出昆蟲、野兔、野鴿等的傷害,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h)保濕,播種后6天左右玉米齊苗期,畦面覆蓋細土抗旱保苗,鋤松敲碎敲細畦溝土,防止土塊壓傷小苗。原則上每隔5天畦面覆蓋一次細土,雨后天晴畦溝土壤適耕時,畦面及時覆蓋細土,減少水份蒸發。播種后20天內畦面覆蓋細土4-5次,每次覆蓋細土0.8cm左右,實現覆土抗旱保苗;
i)管理,做好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