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是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套種方法。
背景技術:
巫山紫紅天蒜屬于地方特產,《巫山縣志.名優特產篇》有記:“蒜休殖民飽滿瓣大,一至八瓣數種類型,外觀紫紅、內乳白晶瑩”,經相關頂級科技部門質檢,每100克巫山紫紅天蒜含蒜素92克,迄今名列世界首選,但是目前巫山紫紅天蒜正在快速失去種源,常規大蒜的種植方法并未明顯提高巫山紫紅天蒜的產量。
紅苕營養價值非常高,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是一種藥食兼用的健康食品。紅薯有益于心臟,有抗糖尿病作用,能夠預防肺氣腫,有助于減肥,紅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巫山紫紅天蒜種植產量低、質量低,紅苕產量低等問題,提供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套種方法。
本發明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套種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種植巫山紫紅天蒜
本年9月中旬,選擇黃綿有機質土壤,按每畝施以500公斤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細耕深度20公分,開廂開溝,廂距為2米、行距為5寸、株距為3寸,人工選擇無霉變、無破口、無裂口的種蒜,將種蒜放置于25℃的溫水中浸泡3-4小時后進行種植,栽種時蒜背朝內放入溝中,巫山紫紅天蒜的栽種深度為1-1.2寸,栽種之后灌溉,保持潮濕的土壤層厚為3-5寸,立春前,當雜草的高度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時,采用除草器除草,立春后,用除草器進行人工除草,除草犁土的深度不能超過1公分;
2)種植紅苕
來年4月上旬,在蒜廂之間,套種紅苕,紅苕的行距為50公分、株距為50公分;
3)采收巫山紫紅天蒜
來年6月中旬,采收巫山紫紅天蒜,采收完成后,在紅苕廂中開溝,溝的深度為15公分,紅苕苗覆蓋地面時,對紅苕地進行除草,翻紅苕藤;
4)采收紅苕
來年9月中旬,采收紅苕,就紅苕地種植下一季巫山紫紅天蒜。
具體地,所述腐熟熏蒸有機肥是將人畜禽糞、燃燒過的煤炭灰、草木灰、農作物秸稈草類、營養土等加水密封腐熟后,將其攤放在1-2m高的竹箕巴遮上用柴草熏蒸10天。
具體地,待蒜苗長出10-12張梗葉時,剪掉外層的5張梗葉,在蒜苗抽苔之前的20天,按照每畝75kg追施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
具體地,巫山紫紅天蒜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葉片發黃時,隨機挖取巫山紫紅天蒜,其表皮呈紫紅色則可收獲,否則過5天再隨機挖取并觀察其表皮顏色;剪去梗葉和蒜根,采用蒜梗葉掩蓋巫山紫紅天蒜在田地里晾曬,直到蒜皮表面疏松,將巫山紫紅天蒜分為種蒜和商品蒜來儲存,對巫山紫紅天蒜進行熏蒸處理后儲存,將商品蒜裝袋,直接送入保鮮庫儲存。
具體地,種蒜的熏蒸處理方法為,將種蒜熏蒸3-5天之后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間隔15天之后再熏蒸10小時,將熏蒸后的種蒜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儲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本發明根據地理環境、海拔、風向、坡度大小、陽光照射時間、土壤潮濕度等定位開廂和提梗深度,能夠極大地利用自然資源,提高巫山紫紅天蒜和紅苕的種植效率。
種植巫山紫紅天蒜之前施加的自制腐熟熏蒸的有機肥經過7個月的腐熟時間,再種植紅苕,土壤的肥沃程度尤其適宜無根系的嫩苕苗的生長發育。巫山紫紅天蒜經過7個月的生長,其蒜苗能達到10-13張葉片,蒜苗的高度能達到50公分,此時蒜苗上旺盛的水份對紅苕苗能起到保潮遮陰的效果,紅苕苗的成活率可達100%。當紅苕苗的高度達到40公分的時候,巫山紫紅天蒜進入膨大期,此時紅苕苗對蒜苗起到遮陰保潮的效果,潮度適中,巫山紫紅天蒜生長的品質提高。巫山紫紅天蒜采收完成后,紅苕苗迅速覆蓋地面,此時陽光充足、土壤的濕度適中,紅苕果實進入生長期,紅苕的品質提高。
就蒜地栽苕,蒜地無雜草類,土壤疏松肥沃,季節適中,減少人力物力,極大地降低了成本,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不僅提高了紅苕和巫山紫紅天蒜的口感品質,還能比傳統的種植方法提高9倍產值;且巫山紫紅天蒜的種植施以自制腐熟熏蒸有機肥,巫山紫紅天蒜本身殺菌、消炎等作用較好,無需病蟲害防治,因此能夠得到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綠色有機巫山紫紅天蒜和有機紅苕。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本發明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套種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種植巫山紫紅天蒜
本年9月中旬,選擇黃綿有機質土壤,按每畝施以500公斤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所述腐熟熏蒸有機肥是將人畜禽糞、燃燒過的煤炭灰、草木灰、農作物秸稈草類、營養土等加水密封腐熟后,將其攤放在1m高的竹箕巴遮上用柴草熏蒸10天。細耕深度20公分,開廂開溝,廂距為2米、行距為5寸、株距為3寸,人工選擇無霉變、無破口、無裂口的種蒜,將種蒜放置于25℃的溫水中浸泡3小時后進行種植,栽種時蒜背朝內放入溝中,巫山紫紅天蒜的栽種深度為1寸,栽種之后灌溉,保持潮濕的土壤層厚為3寸,蒜苗生長期的環境溫度適宜15℃,立春前,雜草的高度若不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雜草可以幫助蒜苗保持其生長所需要的溫度,無需除草,雜草的高度若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雜草會影響蒜苗的生長,需用除草器除草,立春后,用除草器進行人工除草,除草犁土的深度為1公分。待蒜苗長出10張梗葉時,蒜苗開始抽苔,需剪掉外層的5張梗葉,防止長出商業價值不高的蒜苔,避免降低巫山紫紅天蒜的品質。在蒜苗抽苔之前的20天,按照每畝75kg追施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
2)種植紅苕
來年4月上旬,在蒜廂之間,套種紅苕,紅苕的行距為50公分、株距為50公分,合理的行株距有利于在保證紅苕健康生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用土地資源。
3)采收巫山紫紅天蒜
來年6月中旬,巫山紫紅天蒜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葉片發黃時,隨機挖取巫山紫紅天蒜,其表皮呈紫紅色則可收獲,否則過5天再隨機挖取并觀察其表皮顏色;剪去梗葉和蒜根,采用蒜梗葉掩蓋巫山紫紅天蒜在田地里晾曬,直到蒜皮表面疏松,將巫山紫紅天蒜分為種蒜和商品蒜來儲存。將種蒜熏蒸3天之后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間隔15天之后再熏蒸10小時,將熏蒸后的種蒜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儲存,留待播種。將商品蒜裝袋,直接送入保鮮庫儲存,再將綠色有機巫山紫紅天蒜提供給廣大消費者。需及時采收巫山紫紅天蒜,收獲過早,巫山紫紅天蒜嫩且水分多,組織不充實、不飽滿;收獲過晚,巫山紫紅天蒜容易散瓣,失去商品價值,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巫山紫紅天蒜的保管周期和品質以及來年栽培產量。
完成采收巫山紫紅天蒜以后,在紅苕廂中開溝,溝的深度為15公分,能夠濾水防潮,紅苕苗迅速覆蓋地面,此時陽光充足、土壤的濕度適中,紅苕果實進入生長期,對紅苕地進行除草,翻紅苕藤。
4)采收紅苕
來年9月中旬,采收紅苕,就紅苕地種植下一季巫山紫紅天蒜。
實施例2:
本發明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套種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種植巫山紫紅天蒜
本年9月中旬,選擇黃綿有機質土壤,按每畝施以500公斤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所述腐熟熏蒸有機肥是將人畜禽糞、燃燒過的煤炭灰、草木灰、農作物秸稈草類、營養土等加水密封腐熟后,將其攤放在2m高的竹箕巴遮上用柴草熏蒸10天。細耕深度20公分,開廂開溝,廂距為2米、行距為5寸、株距為3寸,人工選擇無霉變、無破口、無裂口的種蒜,將種蒜放置于25℃的溫水中浸泡4小時后進行種植,栽種時蒜背朝內放入溝中,巫山紫紅天蒜的栽種深度為1.1寸,栽種之后灌溉,保持潮濕的土壤層厚為4寸,蒜苗生長期的環境溫度適宜15℃,立春前,雜草的高度若不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雜草可以幫助蒜苗保持其生長所需的溫度,無需除草,雜草的高度若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雜草會影響蒜苗的生長,需用除草器除草,立春后,用除草器進行人工除草,除草犁土的深度為1公分。待蒜苗長出11張梗葉時,蒜苗開始抽苔,需剪掉外層的5張梗葉,防止長出商業價值不高的蒜苔,避免降低巫山紫紅天蒜的品質。在蒜苗抽苔之前的20天,按照每畝75kg追施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
2)種植紅苕
來年4月上旬,在蒜廂之間,套種紅苕,紅苕的行距為50公分、株距為50公分,合理的行株距有利于在保證紅苕健康生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用土地資源。
3)采收巫山紫紅天蒜
來年6月中旬,巫山紫紅天蒜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葉片發黃時,隨機挖取巫山紫紅天蒜,其表皮呈紫紅色則可收獲,否則過5天再隨機挖取并觀察其表皮顏色;剪去梗葉和蒜根,采用蒜梗葉掩蓋巫山紫紅天蒜在田地里晾曬,直到蒜皮表面疏松,將巫山紫紅天蒜分為種蒜和商品蒜來儲存。將種蒜熏蒸4天之后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間隔15天之后再熏蒸10小時,將熏蒸后的種蒜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儲存,留待播種。將商品蒜裝袋,直接送入保鮮庫儲存,再將綠色有機巫山紫紅天蒜提供給廣大消費者。需及時采收巫山紫紅天蒜,收獲過早,巫山紫紅天蒜嫩且水分多,組織不充實、不飽滿;收獲過晚,巫山紫紅天蒜容易散瓣,失去商品價值,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巫山紫紅天蒜的保管周期和品質以及來年栽培產量。
完成采收巫山紫紅天蒜以后,在紅苕廂中開溝,溝的深度為15公分,能夠濾水防潮,紅苕苗迅速覆蓋地面,此時陽光充足、土壤的濕度適中,紅苕果實進入生長期,對紅苕地進行除草,翻紅苕藤。
4)采收紅苕
來年9月中旬,采收紅苕,就紅苕地種植下一季巫山紫紅天蒜。
實施例3:
本發明巫山紫紅天蒜與紅苕互幫優質套種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種植巫山紫紅天蒜
本年9月中旬,選擇黃綿有機質土壤,按每畝施以500公斤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所述腐熟熏蒸有機肥是將人畜禽糞、燃燒過的煤炭灰、草木灰、農作物秸稈草類、營養土等加水密封腐熟后,將其攤放在2m高的竹箕巴遮上用柴草熏蒸10天。細耕深度20公分,開廂開溝,廂距為2米、行距為5寸、株距為3寸,人工選擇無霉變、無破口、無裂口的蒜種,將種蒜放置于25℃的溫水中浸泡3小時后進行種植,栽種時蒜背朝內放入溝中,巫山紫紅天蒜的栽種深度為1.2寸,栽種之后灌溉,保持潮濕的土壤層厚為5寸,蒜苗生長期的環境溫度適宜15℃,立春前,雜草的高度若不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雜草可以幫助蒜苗保持其生長所需的溫度,無需除草,雜草的高度若超過蒜苗高度的三分之一,雜草會影響蒜苗的生長,需用除草器除草,立春后用除草器進行人工除草,除草犁土的深度為1公分。待蒜苗長出12張梗葉時,蒜苗開始抽苔,需剪掉外層的5張梗葉,防止長出商業價值不高的蒜苔,避免降低巫山紫紅天蒜的品質。在蒜苗抽苔之前的20天,按照每畝75kg追施自制的腐熟熏蒸有機肥。
2)種植紅苕
來年4月上旬,在蒜廂之間,套種紅苕,紅苕的行距為50公分、株距為50公分,合理的行株距有利于在保證紅苕健康生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用土地資源。
3)采收巫山紫紅天蒜
來年6月中旬,巫山紫紅天蒜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葉片發黃時,隨機挖取巫山紫紅天蒜,其表皮呈紫紅色則可收獲,否則過5天再隨機挖取并觀察其表皮顏色;剪去梗葉和蒜根,采用蒜梗葉掩蓋巫山紫紅天蒜在田地里晾曬,直到蒜皮表面疏松,將巫山紫紅天蒜分為種蒜和商品蒜來儲存。將種蒜熏蒸5天之后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間隔15天之后再熏蒸10小時,將熏蒸后的種蒜攤放在陰涼透風的竹箕巴遮上儲存,留待播種。將商品蒜裝袋,直接送入保鮮庫儲存,再將綠色有機巫山紫紅天蒜提供給廣大消費者。需及時采收巫山紫紅天蒜,收獲過早,巫山紫紅天蒜嫩且水分多,組織不充實、不飽滿;收獲過晚,巫山紫紅天蒜容易散瓣,失去商品價值,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巫山紫紅天蒜的保管周期和品質以及來年栽培產量。
完成采收巫山紫紅天蒜以后,在紅苕廂中開溝,溝的深度為15公分,能夠濾水防潮,紅苕苗迅速覆蓋地面,此時陽光充足、土壤的濕度適中,紅苕果實進入生長期,對紅苕地進行除草,翻紅苕藤。
4)采收紅苕
來年9月中旬,采收紅苕,就紅苕地種植下一季巫山紫紅天蒜。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