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冬早馬鈴薯半溝種植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390833閱讀:376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馬鈴薯種植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云南省昭通屬于典型立體氣候,最高海拔4040米,最低海拔267米,96%屬于山區。馬鈴薯種植一直是昭通傳統的重點產業,冬早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在60萬畝左右。現有的冬早馬鈴薯種植方法,有雙行起壟、單行起壟和單行平栽,施肥以一次性施肥為主,很少追肥。即便是追肥,也只是采取撒施、創坑淺施等方法。撒施的肥料利用率較低,追肥效果不好。創坑淺施方法傷根重、施肥淺、易燒苗、肥料利用率低。灌水方式是雙行起壟的在大行間灌水,單行起壟的每個行間都灌水,單行平栽采用漫灌。以上方法種植馬鈴薯的缺點是出苗遲,壟面水分易散失,缺水的地塊灌水量少,水不能集中在根部,追施肥料和少量灌水不能同時進行,而水源豐富的地塊灌水量多,特別是漫灌會降低土溫,加大肥料的流失,不利于根系對肥料的吸收,肥料利用率低,影響馬鈴薯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冬早馬鈴薯種植方法中存在的追肥效果不好、肥料利用率低等問題,提供一種節肥、集中節約灌水、保肥保水、可實現馬鈴薯優質高產的半溝種植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冬早馬鈴薯半溝種植方法,種植區域選擇冬季最冷月土壤10厘米深處的溫度在5-20℃的地區,種植地塊選擇微酸性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土壤ph值5.5-6.5;馬鈴薯采用單行開溝種植,開溝的深度加上開溝堆積在溝兩側的土堆高,整個溝深25-35厘米,相鄰兩溝的中心距離為65-75厘米;開溝后擺種,然后按1000-1500公斤/畝施農家肥,再按40公斤/畝施馬鈴薯專用肥,最后蓋土6-8厘米,此時溝深還剩8-12厘米,待馬鈴薯出苗至苗高15-20厘米時進行追肥,灌一次水,再按商品有機肥50公斤/畝和馬鈴薯專用肥60公斤/畝的量混合后施在馬鈴薯苗主莖周圍,肥料離莖2.5-3.5厘米,然后蓋土培土,培土高度10-15厘米即可。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1)本發明方法有利于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利用,基肥和追肥分為上下兩層,分布均勻,有利于不同層次的根系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2)追肥時期正是馬鈴薯薯塊膨大時期,是馬鈴薯全生育期需肥量最大時期,也是馬鈴薯對肥料吸收高峰期,此時追肥有利于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據試驗示范測產數據分析,可提高肥料利用率3-5個百分點,增產12-15%;

(3)出苗早,有利于馬鈴薯光合作用,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

(4)半溝種植有利于集中節約灌水,灌水施肥培土后,保肥保水作用好,還解決了缺水地區不能實施規模化灌溉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冬早馬鈴薯半溝種植方法,方法步驟如下:

(1)選擇種植區域:冬早馬鈴薯種植區域選擇在冬季最冷月土壤10厘米深處的溫度在5-20℃的地區,因為在10厘米地溫5-7℃條件下馬鈴薯開始萌芽,種薯的幼芽可以緩慢的伸長,當溫度上升到10-12℃時,幼芽生長健壯,13-18℃是發育最適溫度;

(2)選地和整地:種植地塊選擇在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能排能灌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為宜,土壤ph值5.5-6.5的微酸性土壤為最適宜,上季作物收獲后地塊要深耕,一般30厘米深,播種前碎土,平整土地,去掉雜物;

(3)確定種植時間:冬早馬鈴薯播種期比較長,可根據采收時間和品種生育期確定播種時間,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2月下旬均可播種;

(4)開溝:用機械或人工開溝,開溝的深度25厘米左右,加上開溝堆積在溝兩側的土堆高,整個溝深25-35厘米,相鄰兩條溝的中心距離65-75厘米;

(5)品種選擇和擺種:選擇適應昭通當地大面種植的高產優質馬鈴薯品種,擺種規格為行距70厘米,株距25厘米;

(6)施肥:先按1000-1500公斤/畝的量施農家肥,農家肥直接采用平常使用的農家肥即可;然后再按40公斤/畝的量施馬鈴薯專用肥,該專用肥中的n:p2o5:k2o=11:6:8,之后蓋土6-8厘米,還剩余8-12厘米的溝深;

(7)追肥:待馬鈴薯出苗并長至15-20厘米高時進行追肥,先灌水,灌水量根據當時墑情確定,水不要溢出溝外,等水完全被土壤吸收后,再按商品有機肥50公斤/畝和馬鈴薯專用肥(專用肥中的n:p2o5:k2o=11:6:8)60公斤/畝的量混合后施在馬鈴薯苗主莖周圍,肥料離莖2.5-3.5厘米左右,然后蓋土培土,培土高度10-15厘米;

(8)收獲:當莖葉自然落黃干枯時,即可收獲。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一種冬早馬鈴薯半溝種植方法,種植區域選擇冬季最冷月土壤10厘米深處的溫度在5?20℃的地區,選擇pH值5.5?6.5的沙壤土或輕壤土;馬鈴薯采用單行開溝種植,開溝后整個溝深25?35厘米,相鄰兩溝的中心距離為65?75厘米;開溝后擺種,然后按1000?1500公斤/畝施農家肥,再按40公斤/畝施馬鈴薯專用肥,最后蓋土6?8厘米,此時溝深還剩8?12厘米,待馬鈴薯出苗至苗高15?20厘米時進行追肥,灌一次水,再按商品有機肥50公斤/畝和馬鈴薯專用肥60公斤/畝的量混合后施在馬鈴薯苗主莖周圍,肥料離莖2.5?3.5厘米,然后蓋土培土10?15厘米。本發明節肥、肥料利用率高、集中節約灌水、保肥保水能力強,可提高馬鈴薯產量和質量。

技術研發人員:任習榮;胡德波;張定紅;許玉平;王燕;李重紅;王芳;劉仁平;許冰鑫;曾順碧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技術研發日:2017.06.28
技術公布日:2017.09.0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高雄市| 桐庐县| 东兴市| 钟祥市| 瓦房店市| 屏东县| 南川市| 吉林省| 盖州市| 通江县| 四平市| 四会市| 高碑店市| 绥阳县| 冀州市| 封丘县| 南木林县| 兴化市| 崇阳县| 改则县| 襄汾县| 巩义市| 象州县| 甘肃省| 家居| 太仓市| 井冈山市| 宕昌县| 沧州市| 孙吴县| 云和县| 宜都市| 富顺县| 砚山县| 延安市| 米林县| 儋州市| 临武县| 天门市|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