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桃樹的育苗嫁接的方法。
背景技術:
桃樹為落葉喬木,樹皮黑色,高達8米,小枝紅褐色或褐綠色,無毛,芽密被灰色絨毛,葉橢圓狀披針形,長7~15cm;花單生,徑約3cm,粉紅色,果近球形,徑5~7cm,表面密被絨毛;花期3~4月,先葉開放,果6~9月成熟。為常見的果樹及觀賞花木;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葉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藥。
嫁接方法的嫁接方法有很多,普遍采用切接、劈接、插皮舌接等,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較多缺陷:一是桃樹成活率不高,二是嫁接部位當年不能愈合,三是封蠟過程中蠟層容易破裂、脫落而降低成活率;還有就是砧木傷流液過多傷害接穗、常規包扎影響愈傷組織形成等情況均會不同程度出現,這些缺陷都導致了嫁接成活率較低,同時,專利號cn201510353929.7公開了一種紅梅與桃樹嫁接方法,但其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桃樹育苗嫁接的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桃樹育苗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選擇7~8月生的成熟桃果,將采摘的放在溫度為30~35℃環境中處理1~3d,待70~80%桃樹果的果皮開裂時,取桃胡;
(2)桃胡處理:將采集的桃胡采用1~3%濃度的鹽水浸泡1~3min,再放入25~30℃溫水中浸泡3~5d,每隔一天換一次水,在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20~25min,即可;
(3)沙藏:在室內進行沉積,將步驟(3)處理后的桃胡與濕沙按照體積比為1:(4~6)混勻后裝入沉積裝置,控制沉積溫度為24~28℃,濕度為60~65%,時間為30~35d,再將溫度控制為3~5℃,濕度為55~60%,時間為20~25d,其中濕沙以用手捏可結團但不流出水為宜;
(4)育苗:將撒藏后的種子取出后用無菌水清洗2~3遍,然后接種到行距為40~45cm的溝穴中,播種深度控制為3~5cm,每穴播種2~4粒,表面蓋上0.5~2cm厚的營養土;
(5)接穗處理:選擇步驟(5)中健壯、無病蟲害的桃樹苗作為接穗,在下芽左右兩側各削一長3~4cm的楔形雙斜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另一側稍薄,并對接口用愈合劑進行處理,將處理完成的接穗枝條兩端用濕布包扎,15~20℃保存3~5h后進行嫁接;
(6)砧木的處理:選擇根系發達,耐鹽堿、早果性強且豐產的梅樹為砧木,在嫁接前10~15d在距離地面8~12cm處削成平滑的斷面,然后在斷面的中心垂直劈開,深為3~5cm,每日對劈口進行澆水和消毒處理,維持砧木的生長溫度為18~25℃;
(7)嫁接:將步驟(5)處理后的接穗插入步驟(6)砧木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相互對齊,接穗削面上端應高出砧木切口0.1~0.5cm,再用塑料袋套住保濕,維持塑料袋內的濕度為85~90%,維持塑料袋內的溫度為20~25℃,嫁接35~40d后解綁并移除塑料袋,每隔3~6d及時抹去砧木萌發的新芽,直至接穗新稍長到30~40cm時,再采用塑料薄膜條綁扎;
(8)水肥管理:先噴灑清水,待長勢穩定后再施肥處理。
所述愈合劑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計計為6-ba15~30%、白術提取物10~15%份、吲哚-3-乙酸2~5%、赤霉素0.03~0.08%、山梨酸鉀6~10%、余量為水。
所述白術提取物時通過將白術粉碎至200~300目后,以85~90%乙醇為溶劑,用量為白術重量的5~7倍,采用超聲波進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干燥至粉末即可。
所述超聲波提取頻率為15~20khz,提取溫度為37.5~41.5℃,提取4~5次。
所述消毒劑為濃度為85~90%的酒精。
所述步驟(4)所述營養土的原料以重量份計計為:玉米秸稈80~100份、牛糞40~50份、桃樹葉10~15份、石灰粉5~10份、西瓜皮20~30份、海泡石15~20份、膨潤土30~40份、大田土60~80份。
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為:將玉米秸稈、牛糞、桃樹葉、石灰粉、西瓜皮、海泡石、膨潤土、大田土按照配方量混勻,采用120~150r/min攪拌機處理10~15min,再放入溫度為80~100℃條件下處理20~30min,冷卻至常溫后,接種1~3%量的em菌劑,控制溫度為32.5~35℃,發酵2~3d。
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沙藏處理,并對沙藏的參數進行調控,進而提高桃胡種子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脂肪和淀粉含量降低,為種子的萌發做物質和能量準備,進而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通過在嫁接口涂抹愈合劑,能夠促進形成愈傷組織,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減少創面感染,同時還能提高桃樹苗的抗病能力,具有補充營養、殺菌、補水等功效,提高嫁接的存活率;通過對營養土進行合理的搭配,為桃胡提供全面的營養,同時還能殺滅病原菌和病蟲害,為桃樹育苗階段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成苗率。
本發明通過采摘、桃胡處理、沙藏、育苗、接穗處理、砧木處理、嫁接和水肥管理共八個步驟完成桃胡的嫁接,能夠有效的提高桃胡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同時還能增高桃子的產量,使其口感香脆且甘甜、色澤亮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核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護的范圍不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桃樹育苗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選擇7月生的成熟桃果,將采摘的放在溫度為30℃環境中處理1d,待70%桃樹果的果皮開裂時,取桃胡;
(2)桃胡處理:將采集的桃胡采用1%濃度的鹽水浸泡1~3min,再放入25℃溫水中浸泡3d,每隔一天換一次水,在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20min,即可;
(3)沙藏:在室內進行沉積,將步驟(3)處理后的桃胡與濕沙按照體積比為1:4混勻后裝入沉積裝置,控制沉積溫度為24℃,濕度為60%,時間為30d,再將溫度控制為3℃,濕度為55%,時間為20d,其中濕沙以用手捏可結團但不流出水為宜;
(4)育苗:將撒藏后的種子取出后用無菌水清洗2遍,然后接種到行距為40cm的溝穴中,播種深度控制為3cm,每穴播種2粒,表面蓋上0.5cm厚的營養土;
(5)接穗處理:選擇步驟(5)中健壯、無病蟲害的桃樹苗作為接穗,在下芽左右兩側各削一長3cm的楔形雙斜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另一側稍薄,并對接口用愈合劑進行處理,將處理完成的接穗枝條兩端用濕布包扎,15℃保存3h后進行嫁接;
(6)砧木的處理:選擇根系發達,耐鹽堿、早果性強且豐產的梅樹為砧木,在嫁接前10d在距離地面8cm處削成平滑的斷面,然后在斷面的中心垂直劈開,深為3cm,每日對劈口進行澆水和消毒處理,維持砧木的生長溫度為18℃;
(7)嫁接:將步驟(5)處理后的接穗插入步驟(6)砧木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相互對齊,接穗削面上端應高出砧木切口0.1cm,再用塑料袋套住保濕,維持塑料袋內的濕度為85%,維持塑料袋內的溫度為20℃,嫁接35d后解綁并移除塑料袋,每隔3d及時抹去砧木萌發的新芽,直至接穗新稍長到30cm時,再采用塑料薄膜條綁扎;
(8)水肥管理:先噴灑清水,待長勢穩定后再施肥處理。
所述愈合劑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計計為6-ba15%、白術提取物10%份、吲哚-3-乙酸2%、赤霉素0.03%、山梨酸鉀6%、余量為水。
所述白術提取物時通過將白術粉碎至200目后,以85%乙醇為溶劑,用量為白術重量的5倍,采用超聲波進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干燥至粉末即可。
所述超聲波提取頻率為15khz,提取溫度為37.5℃,提取4次。
所述消毒劑為濃度為85%的酒精。
所述步驟(4)所述營養土的原料以重量份計計為:玉米秸稈80kg、牛糞40kg、桃樹葉10kg、石灰粉5kg、西瓜皮20kg、海泡石15kg、膨潤土30kg、大田土60kg。
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為:將玉米秸稈、牛糞、桃樹葉、石灰粉、西瓜皮、海泡石、膨潤土、大田土按照配方量混勻,采用120r/min攪拌機處理10min,再放入溫度為80℃條件下處理20min,冷卻至常溫后,接種1%量的em菌劑,控制溫度為32.5℃,發酵2d。
效果驗證:以實施例1方案嫁接方法作為實驗組,專利cn201510353929.7的嫁接方法為對照組,對兩組的成活率、成苗率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
由實驗結果可知,采用實施例1的嫁接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其中成活率高于對照組7%,成苗率高于對照組7.5%。
實施例2
一種桃樹育苗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選擇8月生的成熟桃果,將采摘的放在溫度為35℃環境中處理3d,待80%桃樹果的果皮開裂時,取桃胡;
(2)桃胡處理:將采集的桃胡采用3%濃度的鹽水浸泡3min,再放入30℃溫水中浸泡5d,每隔一天換一次水,在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25min,即可;
(3)沙藏:在室內進行沉積,將步驟(3)處理后的桃胡與濕沙按照體積比為1:6混勻后裝入沉積裝置,控制沉積溫度為28℃,濕度為65%,時間為35d,再將溫度控制為5℃,濕度為60%,時間為25d,其中濕沙以用手捏可結團但不流出水為宜;
(4)育苗:將撒藏后的種子取出后用無菌水清洗3遍,然后接種到行距為45cm的溝穴中,播種深度控制為5cm,每穴播種4粒,表面蓋上2cm厚的營養土;
(5)接穗處理:選擇步驟(5)中健壯、無病蟲害的桃樹苗作為接穗,在下芽左右兩側各削一長4cm的楔形雙斜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另一側稍薄,并對接口用愈合劑進行處理,將處理完成的接穗枝條兩端用濕布包扎,20℃保存5h后進行嫁接;
(6)砧木的處理:選擇根系發達,耐鹽堿、早果性強且豐產的梅樹為砧木,在嫁接前15d在距離地面12cm處削成平滑的斷面,然后在斷面的中心垂直劈開,深為5cm,每日對劈口進行澆水和消毒處理,維持砧木的生長溫度為25℃;
(7)嫁接:將步驟(5)處理后的接穗插入步驟(6)砧木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相互對齊,接穗削面上端應高出砧木切口0.5cm,再用塑料袋套住保濕,維持塑料袋內的濕度為90%,維持塑料袋內的溫度為25℃,嫁接40d后解綁并移除塑料袋,每隔6d及時抹去砧木萌發的新芽,直至接穗新稍長到40cm時,再采用塑料薄膜條綁扎;
(8)水肥管理:先噴灑清水,待長勢穩定后再施肥處理。
所述愈合劑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計計為6-ba30%、白術提取物15%份、吲哚-3-乙酸5%、赤霉素0.08%、山梨酸鉀10%、余量為水。
所述白術提取物時通過將白術粉碎至300目后,以90%乙醇為溶劑,用量為白術重量的7倍,采用超聲波進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干燥至粉末即可。
所述超聲波提取頻率為20khz,提取溫度為41.5℃,提取5次。
所述消毒劑為濃度為90%的酒精。
所述步驟(4)所述營養土的原料以重量份計計為:玉米秸稈100kg、牛糞50kg、桃樹葉15kg、石灰粉10kg、西瓜皮30kg、海泡石20kg、膨潤土40kg、大田土80kg。
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為:將玉米秸稈、牛糞、桃樹葉、石灰粉、西瓜皮、海泡石、膨潤土、大田土按照配方量混勻,采用150r/min攪拌機處理15min,再放入溫度為100℃條件下處理30min,冷卻至常溫后,接種1~3%量的em菌劑,控制溫度為35℃,發酵3d。
實施例3
一種桃樹育苗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選擇7月生的成熟桃果,將采摘的放在溫度為32℃環境中處理2d,待75%桃樹果的果皮開裂時,取桃胡;
(2)桃胡處理:將采集的桃胡采用2%濃度的鹽水浸泡2min,再放入28℃溫水中浸泡4d,每隔一天換一次水,在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24min,即可;
(3)沙藏:在室內進行沉積,將步驟(3)處理后的桃胡與濕沙按照體積比為1:5混勻后裝入沉積裝置,控制沉積溫度為26℃,濕度為62%,時間為33d,再將溫度控制為3~5℃,濕度為57%,時間為23d,其中濕沙以用手捏可結團但不流出水為宜;
(4)育苗:將撒藏后的種子取出后用無菌水清洗2遍,然后接種到行距為44cm的溝穴中,播種深度控制為4cm,每穴播種3粒,表面蓋上1cm厚的營養土;
(5)接穗處理:選擇步驟(5)中健壯、無病蟲害的桃樹苗作為接穗,在下芽左右兩側各削一長3cm的楔形雙斜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另一側稍薄,并對接口用愈合劑進行處理,將處理完成的接穗枝條兩端用濕布包扎,18℃保存4h后進行嫁接;
(6)砧木的處理:選擇根系發達,耐鹽堿、早果性強且豐產的梅樹為砧木,在嫁接前12d在距離地面10cm處削成平滑的斷面,然后在斷面的中心垂直劈開,深為4cm,每日對劈口進行澆水和消毒處理,維持砧木的生長溫度為22℃;
(7)嫁接:將步驟(5)處理后的接穗插入步驟(6)砧木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相互對齊,接穗削面上端應高出砧木切口0.3cm,再用塑料袋套住保濕,維持塑料袋內的濕度為87%,維持塑料袋內的溫度為22℃,嫁接38d后解綁并移除塑料袋,每隔5d及時抹去砧木萌發的新芽,直至接穗新稍長到34cm時,再采用塑料薄膜條綁扎;
(8)水肥管理:先噴灑清水,待長勢穩定后再施肥處理。
所述愈合劑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計計為6-ba20%、白術提取物12%份、吲哚-3-乙酸4%、赤霉素0.06%、山梨酸鉀7%、余量為水。
所述白術提取物時通過將白術粉碎至240目后,以87%乙醇為溶劑,用量為白術重量的6倍,采用超聲波進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干燥至粉末即可。
所述超聲波提取頻率為17khz,提取溫度為38℃,提取4次。
所述消毒劑為濃度為87%的酒精。
所述步驟(4)所述營養土的原料以重量份計計為:玉米秸稈90kg、牛糞48kg、桃樹葉12kg、石灰粉6kg、西瓜皮24kg、海泡石17kg、膨潤土32kg、大田土65kg。
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為:將玉米秸稈、牛糞、桃樹葉、石灰粉、西瓜皮、海泡石、膨潤土、大田土按照配方量混勻,采用130r/min攪拌機處理12min,再放入溫度為90℃條件下處理25min,冷卻至常溫后,接種2%量的em菌劑,控制溫度為34℃,發酵2d。
實施例4
一種桃樹育苗嫁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選擇8月生的成熟桃果,將采摘的放在溫度為35℃環境中處理2d,待80%桃樹果的果皮開裂時,取桃胡;
(2)桃胡處理:將采集的桃胡采用2%濃度的鹽水浸泡2min,再放入30℃溫水中浸泡3d,每隔一天換一次水,在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20min,即可;
(3)沙藏:在室內進行沉積,將步驟(3)處理后的桃胡與濕沙按照體積比為1:4.5混勻后裝入沉積裝置,控制沉積溫度為26℃,濕度為62%,時間為30d,再將溫度控制為5℃,濕度為55%,時間為25d,其中濕沙以用手捏可結團但不流出水為宜;
(4)育苗:將撒藏后的種子取出后用無菌水清洗3遍,然后接種到行距為42cm的溝穴中,播種深度控制為5cm,每穴播種2粒,表面蓋上2cm厚的營養土;
(5)接穗處理:選擇步驟(5)中健壯、無病蟲害的桃樹苗作為接穗,在下芽左右兩側各削一長3cm的楔形雙斜面,使有芽的一側稍厚,另一側稍薄,并對接口用愈合劑進行處理,將處理完成的接穗枝條兩端用濕布包扎,18℃保存4h后進行嫁接;
(6)砧木的處理:選擇根系發達,耐鹽堿、早果性強且豐產的梅樹為砧木,在嫁接前15d在距離地面10cm處削成平滑的斷面,然后在斷面的中心垂直劈開,深為5cm,每日對劈口進行澆水和消毒處理,維持砧木的生長溫度為22℃;
(7)嫁接:將步驟(5)處理后的接穗插入步驟(6)砧木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相互對齊,接穗削面上端應高出砧木切口0.2cm,再用塑料袋套住保濕,維持塑料袋內的濕度為90%,維持塑料袋內的溫度為20℃,嫁接40d后解綁并移除塑料袋,每隔5d及時抹去砧木萌發的新芽,直至接穗新稍長到38cm時,再采用塑料薄膜條綁扎;
(8)水肥管理:先噴灑清水,待長勢穩定后再施肥處理。
所述愈合劑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計計為6-ba25%、白術提取物10%份、吲哚-3-乙酸3%、赤霉素0.08%、山梨酸鉀6%、余量為水。
所述白術提取物時通過將白術粉碎至200目后,以90%乙醇為溶劑,用量為白術重量的7倍,采用超聲波進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干燥至粉末即可。
所述超聲波提取頻率為20khz,提取溫度為38.5℃,提取4次。
所述消毒劑為濃度為85%的酒精。
所述步驟(4)所述營養土的原料以重量份計計為:玉米秸稈80kg、牛糞50kg、桃樹葉15kg、石灰粉5kg、西瓜皮30kg、海泡石20kg、膨潤土40kg、大田土60kg。
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為:將玉米秸稈、牛糞、桃樹葉、石灰粉、西瓜皮、海泡石、膨潤土、大田土按照配方量混勻,采用120r/min攪拌機處理15min,再放入溫度為100℃條件下處理20min,冷卻至常溫后,接種2%量的em菌劑,控制溫度為34.5℃,發酵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