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火龍果(拉丁學名:hylocereusundulatusbritt),仙人掌科、量天尺屬植物,又稱紅龍果、龍珠果、仙蜜果、玉龍果。果實,呈橢圓形,直徑10-12厘米,外觀為紅色或黃色,有綠色圓角三角形的葉狀體,白色、紅色或黃色果肉,具有黑色種子的水果。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瘕埞麑儆跊鲂运?,在自然狀態下,果實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
火龍果的種植方式多樣,有爬墻種植、搭棚種植、柱式栽培、排式栽培等。目前,國內以柱式栽培、排式栽培兩種方式最為普遍,所謂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圍種植數量不等的火龍果苗,讓火龍果植株沿著立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分為單株、雙株、三株或四株柱式種植。這種種植方法的缺點是設施抗坍塌能力弱、生產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且不利于后期的枝條管理、采收等工作。
以上背景技術內容的公開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發明的發明構思及技術方案,其并不必然屬于本專利申請的現有技術,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上述內容在本專利申請的申請日已經公開的情況下,上述背景技術不應當用于評價本申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火龍果的高密度種植方法,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設施抗坍塌能力弱、生產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且不利于后期的枝條管理、采收等技術問題。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火龍果的高密度種植方法。
一種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將土地挖平整,起壟,高出土地5-10cm;(2)將柱子固定在土里,深度為18-28cm,每壟的第一根柱子和最后一根柱子分別向外傾斜10°-30°,中間的柱子垂直固定,每2.2m固定一根柱子;(3)采用排式栽培,柱子的上部距離頂端1/3-1/4處設有小孔,繩索穿過小孔將柱子串聯固定起來,柱子中間1/2處設有小孔,繩索穿過小孔將柱子串聯固定起來,并通過索具螺旋扣將鋼絲繩和地牛鏈接;(4)種植的行距為大小行。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柱子為水泥柱或鋼柱。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水泥柱為立方體柱。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水泥柱的規格為長135-150cm、寬8-15cm、高8-15cm。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鋼柱為空心鋼管。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每壟單邊0.60米寬,整體壟面寬1.2米。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繩索為鋼絲或鐵絲。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高密度種植株距為0.45米單株種植,交叉種植在繩索兩側。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大小行為2.0-2.5米作為人工操作通道,2.8-3.3米壟溝作為機械作業通道。
優選地,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火龍果種苗選擇50-70cm高的幼苗。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1)排式種植能夠更加高效的利用土地資源,本發明的種植方法畝產量比柱式的畝產量能高出975kg/畝以上。
(2)水泥柱聯排式種植模式投入成本相對較低,為1581元/畝,聯排鋼管的成本價為3524元/畝。
(3)排式種植使用鋼絲繩穿過水泥柱將整排的水泥柱串聯,并通過索具螺旋扣將鋼絲繩和地牛鏈接,通過利用地牛切入地面的阻力來固定水泥柱,能夠更加有效的防止水泥柱坍塌。
(4)排式種植能夠將植株的枝條生長空間分布交叉分布在兩側,更加合理,對后期的枝條管理、采收等工作更加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柱子;2-繩索;3-地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強調的是,下述說明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及其應用。
(一)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將土地挖平整,起壟,高出土地5cm;(2)將空心鋼管固定在土里,深度為18cm,每壟的第一根空心鋼管和最后一根空心鋼管分別向外傾斜10°,中間的空心鋼管垂直固定,每2.2m固定一根空心鋼管;(3)采用排式栽培,空心鋼管的上部距離頂端1/3處設有小孔,鋼絲穿過小孔將空心鋼管串聯固定起來,空心鋼管中間1/2處設有小孔,鋼絲穿過小孔將空心鋼管串聯固定起來,并通過索具螺旋扣將鋼絲繩和地牛鏈接;(4)種植的行距為大小行,2.0米作為人工操作通道,2.8米壟溝作為機械作業通道。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每壟單邊0.60米寬,整體壟面寬1.2米。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火龍果種苗選擇50cm高的幼苗,種植株距為0.45米單株種植,交叉種植在鋼絲繩兩側。
實施例2
一種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將土地挖平整,起壟,高出土地10cm;(2)將水泥柱固定在土里,深度為28cm,每壟的第一根水泥柱和最后一根水泥柱分別向外傾斜30°,中間的水泥柱垂直固定,每2.2m固定一根水泥柱;(3)采用排式栽培,水泥柱的上部距離頂端1/4處設有小孔,鐵絲穿過小孔將水泥柱串聯固定起來,水泥柱中間1/2處設有小孔,鐵絲穿過小孔將水泥柱串聯固定起來,并通過索具螺旋扣將鋼絲繩和地牛鏈接;(4)種植的行距為大小行,2.5米作為人工操作通道,3.3米壟溝作為機械作業通道。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每壟單邊0.60米寬,整體壟面寬1.2米。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火龍果種苗選擇70cm高的幼苗,種植株距為0.45米單株種植,交叉種植在鋼絲繩兩側。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水泥柱的規格為長150cm、寬15cm、高15cm。
實施例3
一種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將土地挖平整,起壟,高出土地8cm;(2)將水泥柱固定在土里,深度為23cm,每壟的第一根水泥柱和最后一根水泥柱分別向外傾斜20°,中間的水泥柱垂直固定,每2.2m固定一根水泥柱;(3)采用排式栽培,水泥柱的上部距離頂端7/24處設有小孔,鋼絲穿過小孔將水泥柱串聯固定起來,水泥柱中間1/2處設有小孔,鋼絲穿過小孔將水泥柱串聯固定起來,并通過索具螺旋扣將鋼絲繩和地牛鏈接;(4)種植的行距為大小行,2.2米作為人工操作通道,3米壟溝作為機械作業通道。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每壟單邊0.60米寬,整體壟面寬1.2米。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的火龍果種苗選擇60cm高的幼苗,種植株距為0.45米單株種植,交叉種植在鋼絲繩兩側。
所述的火龍果高密度種植方法,所述水泥柱的規格為長135cm、寬8cm、高8cm。
(二)田間實驗
通過以下對比試驗進一步驗證本方法較傳統柱式栽培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試驗組采用排式高密度種植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柱式種植方法,每組試驗面積5畝,試驗期為3年。試驗期間,設施投入成本、人工成本、每年對產果量以及火龍果外觀進行統計,成熟火龍果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可溶性總糖含量、總維c含量進行測定。
1.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并作適當修改。稱取鮮樣1.2g,共3份,用5ml蒸餾水或緩沖液研磨成勻漿,定容至25ml容量瓶,再離心取上清液1.0ml,加入5ml考馬斯亮藍g-250溶液,充分混合,放置2min后在595nm下比色,測定吸光度。
2.可溶性總糖含量測定
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剪碎新鮮樣品,混勻,取0.20g,共3份。分別加入5ml蒸餾水,塑料薄膜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0min(提取3次),提取液過濾入25ml容量瓶中,反復漂洗試管和殘渣,定容至刻度。吸取提取液0.5ml,加蒸餾水1.5ml,蒽酮乙酸乙酯試劑0.5ml和5ml濃硫酸,充分振蕩,立即將試管放入沸水浴中保溫1min,以空白為參比,在630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
3.總維c含量測定
參照aoac的方法,并作適當修改。精密稱取約0.5g樣品,共3份。加入適量2%草酸,充分研磨后過濾。取樣品濾液5ml,加0.2g已處理好的活性炭,充分振搖10min后過濾。分別吸取已氧化處理的樣品濾液1ml于a管(樣品管),b管(樣品空白管)。在a管中加入250g/l乙酸鈉溶液1ml;在b管中加入30g/l硼酸-250g/l乙酸鈉溶液1ml,充分混勻,在暗處放置20min。在避光條件下,準確迅速地向各試管加入1ml0.2g/l鄰苯二胺溶液,充分混勻,在暗室中避光反應40min。在激發波長355nm,發射波長425nm,兩端狹縫均為5nm,適當靈敏度條件下測定各管的熒光強度和空白熒光強度,樣品熒光強度減去樣品空白熒光強度,取得相對的熒光強度。
試驗結果如下表1。
表1試驗結果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種植的火龍果畝產量明顯高于傳統的種植方法,第三年達到975kg以上,火龍果的豐產期將在第五年達到峰值。采用水泥柱的成本較鋼管的成本低,而產量相差較小,本發明優選選擇水泥柱使用。雖然對比組的人工成本稍低于試驗組,但是產量也明顯低于試驗組。
綜上所述,本發明采用的高密度種植方法,可以明顯提升火龍果的畝產量,且投入的成本較低,有利于規?;耐茝V和應用。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其還可以對這些已描述的實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變型,而這些替代或變型方式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