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更好地發揮林業生態、經濟、社會、碳匯和文化五大功能,是國家的發展戰略,近期內我國每年將完成新造林600萬公頃,通過植樹造林實施國土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國家木材和糧油安全戰略、固碳減排戰略、增綠惠民戰略和繁榮生態文化戰略等五大戰略。
核桃是世界最重要的堅果類果樹和木本油料樹種,位居世界四大堅果之首,我國是核桃屬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已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中國核桃除海南、臺灣個別省份外均有種植。核桃屬高大喬木,根系發達,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強的防塵、凈化空氣作用,核桃不僅是經濟樹種,還是優良的生態先鋒樹種和用材樹種。核桃仁是很好的滋補品和食品加工原料,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是傳統的營養保健果品,隨著人們對核桃營養價值的認識和購買能力的增加,促使核桃價格在國、內外一路走高,當前每公斤達到30-40元,畝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核桃產業已成為許多主產區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2015年底,中國核桃種植面積達到5275萬畝,核桃堅果產量128萬噸,面積、產量均居世界第一。盡管中國核桃消費總量很大,但人均消費量仍然很低,中國年人均核桃占有量僅為0.38公斤,隨著中國居民經濟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核桃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必將越來越大,核桃產業發展空間廣闊。另一方面,核桃又是木本油料戰略性樹種,是重要的油料能源資源,油料安全,核桃擔當大任,國家、政府高度重視核桃等木本糧油產業的發展。當前每年我國營造核桃經濟林幾百萬畝。
在木材方面,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木材與木制品生產大國、消費大國。2011年,我國木材產品市場總供給為5億立方米,比2010年增長15.78%。其中進口原木及其他木質林產品折合木材2.2億立方米,國產商品材產量僅0.8億立方米(主要是人工速生豐產林),近幾年我國實施生態規劃、停止采伐以后,木材供給缺口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檔硬木的需求基本全部依靠進口。為此國家擬布局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黃淮海、西南、京津冀及東北地區建設六大用材林基地,每年完成千萬畝的用材林基地建設。美國黑胡桃簡稱為黑胡桃,黑胡桃樹高可達45米,胸徑可達1米以上,黑胡桃木生長于美國東部地區,當前在國內已成功引種,在國內各省份廣有栽培,表現良好。黑胡桃木是一種中等密度的堅韌硬木材,抗彎強度和斷裂強度適中,剛性低,蒸汽彎曲性能良好,具有耐沖撞磨擦,耐腐朽,容易乾燥,少變形,易施工,易于膠合等優良特性。收縮率小,使它能夠適用于多變的氣候環境中,都不會發生開裂等問題。深色、高貴、奇異、豪華,這些詞語就是對黑胡桃木恰當的描述。這些獨到之處,讓黑胡桃木身價居高不下,當前黑胡桃木市價為2萬元/立方米左右,所以,運用黑胡桃木做的純實木家具自然也比其他一般家具貴不少。黑胡桃是國內外公認的非常優良的用材林樹種。
當前發展核桃(經濟林)和用材林都是國家的發展戰略,將經濟林和用材林二者有機結合,大力發展果材兼用林是今后林業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提高土地、空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益和單位產值效益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常規核桃經濟林、黑胡桃用材林培育和果材兼用林培育方法不盡相同——核桃經濟林以優質、高產核桃為培育目的,無法生產優良木材;黑胡桃用材林以優質、木材豐產為培育目的,而果實基本沒有高的利用價值,果仁很少,基本無法利用;二者都達不到果材兼收的效果,特別是對于農區集約化管理程度高的優良土地和區域,使得土地、空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無法達到最佳效果。鑒于此,本發明研發了一種新的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改變了核桃經濟林、黑胡桃用材林培育達不到果材兼收的目的,突破了現有經濟林和用材林的常規培育方法,實現了二者的有機結合,達到果材兼收的效果,提高了土地、空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益和單位產值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提高了栽培土地、空間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的增加農民收益和單位產值效益的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按下列步驟進行,
步驟一、苗木:選擇1-2年生黑胡桃實生苗木,要求無病蟲害、根系完好、苗木無機械損傷、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的苗木;
步驟二、造林:整地和營造黑胡桃用材林,株行距按照培育30cm以上大徑材的株行距造林,通常采用5×5米或5×6米,根據灌溉方式可畦植,也可溝植;
步驟三、造林后林木管理:造林后立即灌水,1周后緊連2水,之后按黑胡桃用材林管理方法管理,造林當年要求加強水肥管理,保證苗木成活、保存率達到95%以上,達不到的第二年春季補植;
步驟四、平茬:黑胡桃苗木成活生長一年后,在第二年的春季萌芽前,對成活林木全部進行平茬,平茬高度在林木地表上5cm;
步驟五、平茬后林木管理:平茬后加強水肥管理,在萌條生長到20-30(cm)時定芽,選擇一個生長最健壯的直立萌條作為保留培養干,其余的萌條全部剪去或抺去,之后按用材林方法正常管理,8月以后在不同的區域適時進行控水,以冬季頂芽不受凍為標準,平茬后連續培養2-3年,要求黑胡桃林木高度達到2.5米以上,地徑達到3cm以上;
步驟六、嫁接:第一步是選擇嫁接品種;第二步:主栽和授粉品種的比例和配置;第三步是嫁接:嫁接部位在培養的黑胡桃樹干地上高度2.2-2.4米處,剪去黑胡桃樹木頂枝和的所有側枝,在嫁接處采用芽接或枝接方法嫁接;嫁接時間可以春季進行,也可6-7月生長季進行;
步驟七、嫁接管理:包括嫁接期管理、嫁接成活后的當年管理、嫁接成活后第二年以后的管理;
步驟八、更新與采伐:根據核桃和黑胡桃的生命周期,按照果材兼用林經營的強度一般50-70年需要采伐和更新,其標志是核桃的結果量連續下降,上部枝條開始干枯死亡,樹干黑胡桃木材部分胸徑基本停止生長,每年胸徑生長量低于0.25cm。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卓著的效果:1、當前經濟林和用材林培育都是從單一林種所要達到的目的來考慮實施所有的栽培管理措施;核桃經濟林實施所有栽培管理措施,一切是為了果實早產、豐產和高品質,同時考慮采摘、方便管理等,結果是獲得大量的核桃果品,木材基本沒有價值;黑胡桃用材林實施所有栽培管理措施,一切是為了木材豐產和木材的高品質,同時考慮方便管理等,結果是獲得大量的黑胡桃木材,果品基本沒有價值;由于2個林種的目的不同,栽培措施和方法差異很大,核桃經濟林的栽培管理措施不會考慮黑胡桃用材林的栽培管理措施,同樣黑胡桃用材林的栽培管理措施也不會考慮核桃經濟林的栽培管理措施。本發明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的目的和核桃經濟林、黑胡桃用材林的單一性不同,目的是不僅要獲得優質黑胡桃木材,同時要獲得大量、優質的果實核桃產品,從本質上改變了林分培育的目的,結果是不僅獲得大量優質的黑胡桃木材,同時獲得大量優質的核桃果品。從投入、收入方面核桃經濟林平均畝年投入2000元左右、平均畝年產值5000元左右、平均畝年效益3000元左右,收獲期從第4年開始;黑胡桃用材林平均畝年投入1500元左右、平均畝年產值6000元(0.3m3/n)左右、平均畝年效益4500元左右,收獲期從第50年開始;核桃果材兼用林平均畝年投入2000元左右,核桃部分平均畝年產值5000元,平均畝年效益3000元左右,收獲期從第7年開始,木材部分平均畝年產值3000元(0.15m3/n)左右(單株年平均胸徑生長量0.8cm-1cm),平均畝年效益3000元左右,收獲期從第50年開始,核桃和木材2部分合計平均畝年效益6000元左右。核桃果材兼用林效益(平均畝年效益6000元左右)顯著高于核桃經濟林(平均畝年效益3000元左右)和黑胡桃用材林(平均畝年效益4500元左右),比核桃經濟林提高一倍,比黑胡桃用材林提高33%;收獲期雖然比核桃經濟林晚3年,但是比黑胡桃用材林提前了44年,實現了長短結合、效益突出;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栽培土地、空間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的增加農民收益和單位產值效益。
2、本發明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與常規核桃經濟林和黑胡桃用材林培育方法完全不同,造林和林分培育前期采用黑胡桃用材林的方法進行管理,之后將黑胡桃用材林改造為核桃經濟林,在成為經濟林后按核桃經濟林的方法進行管理,不僅滿足了經濟需求,也滿足了用材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培育方法,按下列步驟進行:
步驟一、苗木:選擇1-2年生黑胡桃實生苗木,要求無病蟲害、根系完好、苗木無機械損傷、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的苗木;
步驟二、造林:整地和營造黑胡桃用材林,株行距按照培育30cm以上大徑材的株行距造林,通常采用5×5米或5×6米,根據灌溉方式可畦植,也可溝植;
步驟三、造林后林木管理:造林后立即灌水,1周后緊連2水,之后按黑胡桃用材林管理方法管理,造林當年要求加強水肥管理,保證苗木成活、保存率達到95%以上,達不到的第二年春季補植;
步驟四、平茬:黑胡桃苗木成活生長一年后,在第二年的春季萌芽前,對成活林木全部進行平茬,平茬高度在林木地表上5cm;
步驟五、平茬后林木管理:平茬后加強水肥管理,在萌條生長到20-30(cm)時定芽,選擇一個生長最健壯的直立萌條作為保留培養干,其余的萌條全部剪去或抺去,之后按用材林方法正常管理,8月以后在不同的區域適時進行控水,以冬季頂芽不受凍為標準,平茬后連續培養2-3年,要求黑胡桃林木高度達到2.5米以上,地徑達到3cm以上;
步驟六、嫁接:第一步是選擇嫁接品種;第二步:主栽和授粉品種的比例和配置;第三步是嫁接:嫁接部位在培養的黑胡桃樹干地上高度2.2-2.4米處,剪去黑胡桃樹木頂枝和的所有側枝,在嫁接處采用芽接或枝接方法嫁接;嫁接時間可以春季進行,也可6-7月生長季進行;
步驟七、嫁接管理:包括嫁接期管理、嫁接成活后的當年管理、嫁接成活后第二年以后的管理;
步驟八、更新與采伐:根據核桃和黑胡桃的生命周期,按照果材兼用林經營的強度一般50-70年需要采伐和更新,其標志是核桃的結果量連續下降,上部枝條開始干枯死亡,樹干黑胡桃木材部分胸徑基本停止生長,每年胸徑生長量低于0.25cm。
步驟六中選擇嫁接品種,不同地區和區域,核桃的主栽品種、授粉品種不同,選擇當地發展的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
步驟六中主栽和授粉品種的比例和配置,按照核桃經濟林栽培的品種和比例進行配置。
步驟七中,嫁接期(嫁接后至松綁成活期)管理:嫁接后及時抺芽,除了嫁接品種外,黑胡桃樹木上的所有芽全部抹除,以保證形成黑胡桃木的無節良材;其他管理按常規嫁接期的經濟林林木管理方法正常管理,包括及時松綁、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
步驟七中,嫁接成活后的當年管理:嫁接成活后,所形成新稍、干和枝條按照核桃經濟林的方法正常管理。包括、定芽、抹芽、定干、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
步驟七中,嫁接成活后第二年以后的管理:嫁接成活后從第二年以后每年按核桃經濟林的管理方式進行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控、整形修剪(采用自然開心型效果好)、控花控果等。禁止在黑胡桃樹干部位進行環剝。
實施例2:本發明所述的核桃果材兼用林培育方法,地處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佳木試驗站,地理坐標:北緯41°15′30.70〞,東經80°31′56.65〞。采用本發明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苗木:2001年3月12號在市場上購置1年生黑胡桃實生苗木,苗木地徑平均1.6cm,高度平均97cm,無病蟲害、根系基本完好(20cm×35cm)、苗木無機械損傷、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購置的苗木立即假植造林地旁;
步驟二、造林:按一犁一耙方法畦狀整地(畦寬10米、畦長20米),營造黑胡桃用材林,株行距采用5×5(米),每畝26株,畦植畦灌。造林面積5畝。3月15號一天完成造林。(完成黑胡桃造林后,21號在每個黑胡桃株間栽植一株桃樹嫁接苗,同時行間套播3米寬的用于嫁接的酸棗苗木);
步驟三、造林后林木管理:造林后立即灌水,1周后緊連2水,之后15天左右灌水1次,7月追施尿素1次(每株150克、坑施),結合施肥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8月底開始控水(20-25天灌水1次),9月底結合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全年灌水14次。當年不抹芽。入冬調查苗木成活、保存率99%,苗木地徑平均1.9cm,高度平均132cm。(間種的桃樹和套種的酸棗除灌溉和黑胡桃的相同外,其他管理按桃樹和酸棗苗的常規管理技術正常管理);
步驟四、平茬:2002年春季(3月4號),對成活黑胡桃林木全部進行平茬,平茬高度5cm;
步驟五、平茬后林木管理(2002年至2003年):2002年平茬后正常水肥管理,在萌條生長到20-30(cm)時定芽,通常每株黑胡桃萌發3-4個萌條,選擇一個生長最健壯的直立萌條作為保留培養木材的主干,其余的萌條全部剪去,同時全生長季隨時抹芽,只保留一個主干,全年灌水12次,6月初和7月初追施化肥各1次,7月結合施肥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8月底進行控水,9月底灌水1次,結合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10月灌溉1次,11月冬灌1次;2002年林木地徑平均2.7cm,高度平均165cm。由于沒有達到嫁接高度,2003年繼續培養一年,管理按上一個年度實施,但是春季的萌生枝保留,之后的全部抹去,2003年林木地徑平均4.1cm,高度平均2.64cm。(間種的桃樹和套種的酸棗正常管理。桃樹第二年(2002年)開始掛果;第三年(2003年)開始進入豐產期,每畝產桃70公斤左右;酸棗第三年春季嫁接灰棗和駿棗,第三年秋季出圃約60%;第三年開始進入有收獲階段);
步驟六、嫁接:2004年嫁接核桃。第一步是選擇嫁接核桃主栽品種是溫185,授粉品種是新新2;第二步:主栽和授粉品種的比例是5:1,以錯位方式配置;第三步是嫁接:嫁接部位在培養的黑胡桃樹干地上高度2.2米處嫁接,剪去黑胡桃樹木頂枝和所有側枝,在嫁接處采用枝接方法嫁接;嫁接時間在春季4月中旬;
步驟七、嫁接期(嫁接后至松綁成活期)管理:嫁接后及時抺芽,除了嫁接品種外,黑胡桃樹木上的所有芽全部抹除,保證了黑胡桃木2.2米的無節良材;嫁接品種成活后及時松綁(約45至55天),其他管理按常規方法正常水肥管理;
步驟八、嫁接成活后的當年管理:嫁接成活后,核桃所形成新稍、干和枝條按照核桃經濟林的方法正常管理。主要包括:定芽、抹芽、定干、打尖;15-30天灌水1次,全年10次;結合6月初、7月初灌溉追肥2次(每次每株200克尿素、坑施);秋季套種的紅棗苗木起苗后,施有機肥(廄肥2噸/畝)后中耕一次。(間種的桃樹和嫁接的紅棗正常管理。桃樹第四年開始進入豐產期,每畝產桃150公斤左右;灰棗和駿棗嫁接苗第四年全部出圃,苗木出圃后,不再進行套種);
步驟九、嫁接成活后第二年以后的管理(2005年-2015年):核桃嫁接成活后,每年按核桃經濟林的管理方式進行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控、整形修剪、控花控果等,主要包括:春季展葉前的石硫合劑噴灑1次,采用自然開心型整形修剪2次,每年灌溉10次,秋季施有機肥1次,追施化肥2次,結合施肥中耕2次。(間種的桃樹正常管理。桃樹第5年(2005年)-12年(2012年)為豐產期,每畝產桃800公斤左右,2012年桃采收后伐除。核桃從從嫁接第3年(2006年)開始掛果,2010年開始進入豐產期至2015年,核桃平均畝年產量220公斤);
步驟十、更新與采伐:當前本試驗林尚未達到更新與采伐年齡。本項試驗林目前生長良好,15年平均胸徑達到27.6cm,黑胡桃木材的年平均胸徑生長量為1.84cm(比優點比對中(單株年平均胸徑生長量0.8cm-1cm)高80%以上),核桃產量平均畝年產量220公斤(和優點比對中的數據持平,收入6000元以上)。根據核桃和黑胡桃的生命周期,按照果材兼用林經營的強度計劃60年后采伐和更新,預計本試驗林黑胡桃木材部分平均畝年生長超過產值3000元(0.15m3/n),核桃部分平均畝年效益超過3000元左右,核桃和木材2部分合計平均畝年效益會超過6000元。
實施例2:本發明所述的核桃果材兼用林培育方法,地處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林管站試驗地,地理坐標:北緯37°52′31.34〞,東經77°27′32.43〞。采用本發明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苗木:2001年3月12號在市場上購置1年生黑胡桃實生苗木,苗木地徑平均1.6cm,高度平均97cm,無病蟲害、根系基本完好(20cm×35cm)、苗木無機械損傷、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購置的苗木立即假植造林地旁;
步驟二、造林:按一犁一耙方法整地,開溝造林,營造黑胡桃用材林,株行距采用5×5(米),每畝26株,溝植溝灌。造林面積4畝。3月18號一天完成造林。(完成黑胡桃造林后,23號在每個黑胡桃株間栽植一株桃樹嫁接苗,同時行間套播3米寬棉花);
步驟三、造林后林木管理:造林后立即灌水,1周后緊連2水,之后15天左右灌水1次,7月追施尿素1次(每株150克、坑施),結合施肥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8月底開始控水(20-25天灌水1次),9月底結合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全年灌水13次。當年不抹芽。入冬調查苗木成活、保存率99%,苗木地徑平均1.8cm,高度平均121cm。(間種的桃樹除灌溉和黑胡桃的相同外,其他管理按桃樹常規管理技術正常管理,套種的棉花和林木管理完全分離,按常規棉花管理技術正常管理棉花,棉花當年有收入);
步驟四、平茬:2002年春季(3月5號),對成活黑胡桃林木全部進行平茬,平茬高度5cm;
步驟五、平茬后林木管理(2002年至2003年):2002年平茬后正常水肥管理,在萌條生長到20-30(cm)時定芽,通常每株黑胡桃萌發3-4個萌條,選擇一個生長最健壯的直立萌條作為保留培養木材的主干,其余的萌條全部剪去,同時全生長季隨時抹芽,只保留一個主干,全年灌水11次,6月初和7月初追施化肥各1次,7月結合施肥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8月底進行控水,9月底灌水1次,結合灌水全面除草松土1次,10月灌溉1次,11月冬灌1次;2002年林木地徑平均2.6cm,高度平均157cm。由于沒有達到嫁接高度,2003年繼續培養一年,管理按上一個年度實施,但是春季的萌生枝保留,之后的全部抹去,2003年林木地徑平均3.9cm,高度平均2.53cm。(間種的桃樹正常管理,桃樹第二年(2002年)開始掛果,第三年(2003年)開始進入豐產期,每畝產桃70公斤左右;第二年和第三年同樣套種棉花,每年都有收入);
步驟六、嫁接:2004年嫁接核桃。第一步是選擇嫁接核桃主栽品種是溫185,授粉品種是新新2;第二步:主栽和授粉品種的比例是5:1,以錯位方式配置;第三步是嫁接:嫁接部位在培養的黑胡桃樹干地上高度2.2米處嫁接,剪去黑胡桃樹木頂枝和的所有側枝,在嫁接處采用枝接方法嫁接;嫁接時間在春季4月中旬;
步驟七、嫁接期(嫁接后至松綁成活期)管理:嫁接后及時抺芽,除了嫁接品種外,黑胡桃樹木上的所有芽全部抹除,保證了黑胡桃木2.2米的無節良材;嫁接品種成活后及時松綁(約45至55天),其他管理按常規方法正常水肥管理;
步驟八、嫁接成活后的當年管理:嫁接成活后,核桃所形成新稍、干和枝條按照核桃經濟林的方法正常管理。主要包括:定芽、抹芽、定干、打尖;15-30天灌水1次,全年10次;結合6月初、7月初灌溉追肥2次(每次每株200克尿素、坑施);秋季套種的大豆采收后,施有機肥(廄肥2噸/畝)后中耕一次。(間種的桃樹正常管理,桃樹第四年開始進入豐產期,每畝產桃150公斤左右;第四年套種大豆,正常收入,第四年后不再套種農作物);
步驟九、嫁接成活后第二年以后的管理(2005年-2015年):核桃嫁接成活后,每年按核桃經濟林的管理方式進行水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控、整形修剪、控花控果等,主要包括:春季展葉前的石硫合劑噴灑1次,采用自然開心型整形修剪2次,每年灌溉10次,秋季施有機肥1次,追施化肥2次,結合施肥中耕2次。(間種的桃樹正常管理。桃樹第5年(2005年)-12年(2012年)為豐產期,每畝產桃800公斤左右,2012年桃采收后伐除。核桃從從嫁接第3年(2006年)開始掛果,2010年開始進入豐產期至2015年,核桃平均畝年產量215公斤);
步驟十、更新與采伐:當前本試驗林尚未達到更新與采伐年齡。本項試驗林目前生長良好,15年平均胸徑達到25.4cm,黑胡桃木材的年平均胸徑生長量為1.69cm(比優點比對中(單株年平均胸徑生長量0.8cm-1cm)高70%以上),核桃產量平均畝年產量215公斤(和優點比對中的數據持平,收入6000元以上)。根據核桃和黑胡桃的生命周期,按照果材兼用林經營的強度計劃60年后采伐和更新,預計本試驗林黑胡桃木材部分平均畝年生長超過產值3000元(0.15m3/n),核桃部分平均畝年效益超過3000元左右,核桃和木材2部分合計平均畝年效益會超過6000元。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說明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