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除草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稻田的除草組合物。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大米是全國約60%人口的主食,其播種面積約占全國總播種面積的18.5%,稻谷產量占糧食總產的39.23%,因此水稻的產量的增減具舉足輕重的影響。但一直以來,各類雜草影響了水稻的產量,據調查,雜草為害的田塊其水稻產量損失一般在10-20%,嚴重的損失40-50%。近年來,一種省工、節水的種植方式直播水稻興起迅速,其防除雜草更顯得尤其重要,其中影響較大且比較難防的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其次是鴨舌草、節節菜、眼子草等闊葉雜草。水稻田除草劑發展比較滯后,品種不多,應用的較廣的是芐嘧磺隆、乙草胺、二甲四氯等,但由于這些產品使用年限較長,雜草產生了耐藥性,而且它們對稗草、千金子的效果并不理想。
噁唑酰草胺屬于芳氧苯氧基丙酸酯類除草劑,其作用機理是抑制乙酰輔酶a羧化酶,有效成份需要達到植物體內靶標方能發揮殺草作用。用藥后幾天內敏感雜草出現葉面退綠,抑制生長,有些雜草在施藥后2周出現干枯,甚至死亡。主要防除移栽和直播田中大多數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如稗草、馬唐和牛筋草,防除效果達到95%以上。
禾草丹為氨基甲酸酯類選擇性內吸傳導型土壤處理除草劑,可被植物的根部和幼芽吸收,特別是幼芽吸收后轉移到植物體內,對生長占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禾草丹阻礙α-淀粉酶和蛋白質合成,對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也有強烈抑制作用,因而導致萌發的雜草種子和萌發初期的雜草枯死。稗草吸收傳導禾草丹的速度比水稻要快,而在體內降解禾草丹的速度比水稻要慢,這是形成選擇性的生理基礎,此類除草劑能迅速被土壤吸附,因而隨水分的淋溶性小,一般分布在土層2cm處。土壤的吸附作用減少了由蒸發和光解造成的損失。在土壤中半衰期,通氣良好條件下為2~3周,厭氧條件下則為6~8個月。禾草丹作土壤處理劑使用,對水稻安全,對稗草有優良防治效果。適用范圍適用于水稻、麥類、大豆、花生、玉米、蔬菜田及果園等防除稗草、牛毛草、異型莎草、千金子、馬唐、蟋蟀草,狗尾草、碎米莎草、馬齒草、看麥娘等。
禾草敵是防除水稻稗草的選擇性除草劑。藥劑通過雜草芽鞘和初生根被吸收,抑制α-淀粉酶活性,阻止蛋白質轉化,從而使增殖細胞得不到原生質,新葉不能生長,致使雜草死亡。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對大稗有特效。禾草敵專除水稻田1~4葉期的各種生態型稗草,用藥15~35g有效成分/100m2,持效期30~40d。如在苗期使用,當秧田或直播田的苗長到3葉以上,田間稗草2~3葉期時,用禾大壯乳油15~22.5ml對水噴霧或制成毒土撒施,田間水層3cm左右,并保持5~7d,也可在播前或移栽本田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就是提供一種增效作用顯著、殺草譜廣的用于水稻田的除草組合物。
本發明的采取以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水稻田的除草組合物,所述除草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由組分a和組分b組成,所述組分a為噁唑酰草胺,所述組分b為禾草丹或禾草敵;所述組分a和組分b的質量比為1~40:10~90。
進一步方案,還包括增效劑,所述組分a、組分b和增效劑的質量比為1~40∶10~90∶1~5。
進一步方案,所述增效劑為有機硅、環己二酮或吡咯烷酮。
更進一步方案,所述組分a、組分b和增效劑的質量比為5:30:2。
進一步方案,所述除草組合物還含有農業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劑和載體。
進一步方案,所述除草組合物的劑型為可分散油懸浮劑、乳油、水乳劑、微乳劑或可濕性粉劑。
本發明除草組合物中活性組分為噁唑酰草胺、禾草丹(或禾草敵),其用量取決于單獨使用時各自的施用量以及二者組合比例和增效程度,本發明特別保護了除草組合物有效成分a噁唑酰草胺1~40%和有效成分b10~90%,增效劑及其農業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劑和載體,有效成分b選自:禾草丹、禾草敵,制成可分散油懸浮劑、乳油、水乳劑、微乳劑、可濕性粉劑。
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可以添加農業上可接受的增效劑、表面活性劑和載體,配成可分散油懸浮劑、乳油、水乳劑、微乳劑、可濕性粉劑等。其中表面活性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芐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鹽、nno、no、mf、zs—1、十二烷基硫酸鈉、拉開粉、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茶枯粉、皂素、亞硫酸紙漿廢液、脂肪醇硫酸鹽、滲透劑t、滲透劑ot、jfc、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鈉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拉開粉等。
載體分為固體載體和溶劑,固體載體有膨潤土,白碳黑、高嶺土、輕質碳酸鈣、硫酸鈉、硫酸銨、硅藻土、淀粉、陶土等;溶劑有甲苯、二甲苯、氯苯、溶劑油、α—甲基萘、松節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丙三醇、乙二醇、丁醇、異戊醇、丙二醇、環己酮、異佛爾酮、苯乙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dmf、dmso、溶纖劑等,上述可單獨使用,也可二種以上復合使用。
以上各種助劑或載體均可在市場上買到。
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主要用于水稻直播田或移栽田一年生雜草,防除水稻直播田盛行的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也能兼防其它節節菜、鴨舌、澤漆草等闊葉雜草和牛毛氈、異型莎草等莎草科雜草。具有除草活性高、殺草譜廣,方便使用的特點,并對水稻安全,屬環境友好型除草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幾種不同劑型的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絕非僅限于這些例子。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為重量份數。
一、劑型配方例:
實施例1、40%可濕性粉劑:
噁唑酰草胺8%
禾草丹32%
有機硅1.5%
木質素磺酸鈉1%
十二烷基硫酸鈉1%
高嶺土補齊到100%。
實施例2、33%可濕性粉劑:
噁唑酰草胺3%
禾草敵30%
亞甲基雙荼磺酸鈉2%
烷基苯磺酸鹽1%
高嶺土補齊到100%。
實施例3、35%可分散懸浮劑:
噁唑酰草胺5%
禾草丹30%
有機硅2%
亞甲基雙荼磺酸鈉2%
十二烷基硫酸鈉2%
大豆油補齊到100%。
實施例4、33%可分散油懸浮劑
噁唑酰草胺3%
禾草敵30%
亞甲基雙荼磺酸鈉2%
十二烷基硫酸鈉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油酸甲酯補齊到100%。
實施例5、40%微乳劑
噁唑酰草胺5%
禾草丹35%
環已二酮2%
農乳400#17%
甲醇6%
水補齊到100%。
實施例6、12%微乳劑
噁唑酰草胺2%
禾草敵10%
農乳500#15%
乙醇6%
水補齊到100%。
實例7、40%乳油
噁唑酰草胺8%
禾草丹32%
有機硅1.5%
辛基酚聚氧乙基醚12%
200#溶劑油補齊到100%。實例8、25%乳油
噁唑酰草胺5%
禾草敵20%
司盤6010%
200#溶劑油補齊到100%。實例9、33%水乳劑
噁唑酰草胺3%
禾草丹30%
有機硅3%
二甲苯8%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5%
去離子水補齊至100%。
二、室內生物活性測定:
以下通過噁唑酰草胺、禾草丹或禾草敵組合物除草劑對水稻田雜草室內生物活性測定來驗證配方的合理性。
本發明組合物中,噁唑酰草胺(96%原藥)由江蘇聯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禾草丹(93%原藥)由連云港紐泰科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禾草敵(99%原藥)由連云港紐泰科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方法是采用溫室盆栽法,在盆中播種定量的雜草(每盆40株)及水稻種子,待雜草出土后長至2-4葉期時,用噴霧機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處理后6小時后放在溫室內繼續培養觀察,15天后調查對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對水稻的安全性。調查方法采用絕對值調查法,先調查每盆殘存雜草的鮮重,再按下列公式計算各處理的鮮重防效:e=(c-t)/c×100%,式中e為鮮重防效,c為對照雜草鮮重,t為處理雜草鮮重。然后以colby法對雜草活性進行檢測對雜草的聯合毒力作用,按colby法,當e0-e>10%為增效作用;當e0-e<-10%為拮抗作用;當-10%≤e0-e≤10%為加成作用。
表1:除草劑組合物對稗草的聯合毒力作用(噴霧法)
從上表可看出,噁唑酰草胺、禾草丹(或禾草敵)復配時,其對稗草的e0-e值為16.65-25.21之間,其聯合作用類型為增效作用,以噁唑酰草胺、禾草丹的重量比為5:30:2的效果最明顯,e0-e值為25.21。
三、藥效實施例:
1、試驗作物及對象:供試作物為直播田水稻,試驗對象為以稗草等為主的一年生雜草。
試驗藥劑:實施例2中藥劑:40%可濕性粉劑(噁唑酰草胺8%、禾草丹32%、有機硅1.5)(本公司生產);
對照藥劑:10%噁唑酰草胺乳油(由美國富美實公司生產)
50%禾草丹乳油(由鎮江建蘇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施藥時間及方法:試驗于是2016年05月10日施藥(施藥兩天前排干田水),當時水稻移栽已有12天,稗草、千金子2~4葉一心期,按常規每畝配制藥液45kg進行噴霧,施藥后6小時內未見降雨,1天后水田正常灌水。
調查時間和次數:施藥前調查雜草基數,施藥后3、5天觀察處理區秧苗葉片顏色、生長狀況,如有異常即詳細記錄。施藥后7天(2016年05月17日)、10天(2016年05月20日)分別調查株防效和雜草地上部鮮重。
調查方法: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小區隨機選擇調查5個點,每點面積0.25m2,施藥7天后分別調查兩種主要雜草和總雜草的株數,10天后同時調查各類雜草和總雜草的株數以及地上部鮮重,計算減退率和防效率。具體如表3所示。
藥效計算方法如下:
上式中ck表示清水對照。
表3:防除直播水稻田雜草對總雜草防效表
結果分析:本發明的40%可濕粉劑防除直播水稻田對總雜草的防除效果,用藥10天后,平均減退率高達94.26%,平均防除率為97.03%。10%噁唑酰草胺乳油與50%禾草丹乳油的平均減退率僅為73.28%與69.56%,兩者平均防除率分別為86.90%、85.60%。說明本發明的40%可濕粉劑對直播水稻田雜草的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噁唑酰草胺、禾草丹單劑效果,因此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2、試驗作物及對象:供試作物為直播田水稻,試驗對象為以稗草、千金子等為主的一年生雜草。
試驗藥劑:實施例4中藥劑:33%可分散油懸浮劑(噁唑酰草胺3%、禾草敵30%)(本公司生產);
對照藥劑:10%噁唑酰草胺乳油(由美國富美實公司生產)
90.9%禾草敵乳油(由先正達(蘇州)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
施藥時間及方法:試驗于是2016年05月10日施藥(施藥兩天前排干田水),當時水稻移栽已有12天,稗草、千金子2~4葉一心期,按常規每畝配制藥液45kg進行噴霧,施藥后6小時內未見降雨,1天后水田正常灌水。
調查時間和次數:施藥前調查雜草基數,施藥后3、5天觀察處理區秧苗葉片顏色、生長狀況,如有異常即詳細記錄。施藥后7天(2016年05月17日)、10天(2016年05月20日)分別調查株防效和雜草地上部鮮重。
調查方法: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小區隨機選擇調查5個點,每點面積0.25m2,
施藥7天后分別調查兩種主要雜草和總雜草的株數,10天后同時調查各類雜草和總雜草的株數以及地上部鮮重,計算減退率和防效率。具體如表4所示。
藥效計算方法如下:
上式中ck表示清水對照。
表4:防除直播水稻田雜草對總雜草防效表
結果分析:33%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直播水稻田對總雜草的防除效果,用藥10天后防效最高,平均減退率高達93.19%,平均防除率為96.79%。10%噁唑酰草胺乳油與90.9%禾草敵乳油的平均減退率僅為71.56%與70.3%,兩者平均防除率分別為85.26%、84.54%。說明33%可分散油懸浮劑對直播水稻田雜草的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噁唑酰草胺、禾草敵單劑效果,因此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3、試驗作物及對象:供試作物為直播田水稻,試驗對象為以稗草、千金子等為主的一年生雜草。
試驗藥劑:實施例7中藥劑:35%可分散油懸浮劑(噁唑酰草胺5%、禾草丹30%、有機硅2%)(本公司生產);
對照藥劑:10%噁唑酰草胺乳油(由美國富美實公司生產)
26%禾草丹乳油劑(由鎮江建蘇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施藥時間及方法:試驗于是2016年05月10日施藥(施藥兩天前排干田水),當時水稻移栽已有12天,稗草、千金子2~4葉一心期,按常規每畝配制藥液45kg進行噴霧,施藥后6小時內未見降雨,1天后水田正常灌水。
調查時間和次數:施藥前調查雜草基數,施藥后3、5天觀察處理區秧苗葉片顏色、生長狀況,如有異常即詳細記錄。施藥后7天(2016年05月17日)、10天(2016年05月20日)分別調查株防效和雜草地上部鮮重。
調查方法: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小區隨機選擇調查5個點,每點面積0.25m2,施藥7天后分別調查兩種主要雜草和總雜草的株數,10天后同時調查各類雜草和總雜草的株數以及地上部鮮重,計算減退率和防效率。具體如表5所示。
藥效計算方法如下:
上式中ck表示清水對照。
表5:防除直播水稻田雜草對總雜草防效表
結果分析:35%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直播水稻田對總雜草的防除效果,用藥10天后防效最高,平均減退率高達94.57%,平均防除率為97.24%。10%噁唑酰草胺乳油與50%禾草丹乳油的平均減退率僅為72.87%與71.62%,兩者平均防除率分別為84.24%、83.00%。說明35%可分散油懸浮劑對直播水稻田雜草的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噁唑酰草胺、禾草丹單劑效果,因此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