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作物種植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紅麻自然脫膠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紅麻,正名大麻槿(hibiscuscannabinus),錦葵科木槿族植物,又稱洋麻、槿麻、鐘麻。一年生草本韌皮纖維作物。紅麻莖直立,高3~5米,粗1.5~2.0厘米,原產于印度、伊朗和非洲一帶。紅麻分布廣,熱帶、溫帶和寒帶均有種植。紅麻為短日照喜溫作物,適宜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種植。紅麻纖維拉力強、耐腐、吸濕、散水快,可紡織麻袋,麻布,也可制做地毯、繩索、紙張。麻桿可制纖維板和建筑材料,嫩葉、嫩梢可作牲畜的青飼料,粉碎后的麻桿也可作飼料。中國于1928年引種,50年代因炭疽病害而停種,60年代由于推廣抗病品種,生產得以恢復發展。紅麻不但有抗御重金屬污染的能力,還可以修復污染土壤。廣東、廣西、浙江、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自治區均有種植。紅麻全生長期為120~150天,達到工藝成熟期時,應采取人工貼地收割。純麻類產品的綜合機械性能難以與合成材料相比,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現明顯優良,比如較高的摩擦系數和彈性模量、高吸濕性、高吸油性、耐熱性以及自行降解性等。紅麻纖維是優質的天然纖維素纖維,也是重要的輕紡工業原料。可以用于生產麻制床墊、無紡布、纖維板,以及汽車內飾等。由于紅麻所含的纖維包埋于莖稈的韌皮部,必須經過"脫膠"處理,才能獲得用于輕紡的純凈纖維。長期以來,傳統的脫膠方法是對已完成120~150天全生長期的成熟紅麻進行收割,然后采用“水漚脫膠”,由于紅麻“皮”厚,收割的紅麻泡在水體中水漚需一個月以上;收割的紅麻一般按30~40厘米直徑的捆綁成捆,浸泡不充分,漚麻時間長。由于水漚的紅麻的體積龐大,多采用“天然水體漚洗法”。水源不足或水源短缺地區則無法大力發展紅麻生產。而且,漚麻過程占用了大量天然水面,導致水體發臭,不僅制約了水產養殖業,并且對天然水系和附近空氣都會造成污染。而漚麻者無論寒暑,立于水中操作,天長日久,都會患上關節炎,勞動強度大。同時,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由這種傳統漚麻取得的纖維,產量和品質也難以保證,制約了紅麻產業的發展。而后出現了新的“脫膠”技術,采用生物脫膠方法,引進了從孟加拉國紅麻產地的土壤中分離出的能使紅麻快速脫膠的真菌培養物,利用紅麻脫膠專用菌種,能使一部分非纖維素物質發生"塊狀崩潰",使某些關鍵性結構成分徹底分解,進而為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動提供營養,直至紅麻纖維分散為止。與傳統漚麻方法相比,脫膠周期縮短近半,熟麻品質也得到提高。但真菌培養技術要求高,生物脫膠方法需要另外資金投入提前制作脫膠生物制劑,額外增加工藝步驟,成本漸高。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種植過程中實現纖維脫膠的一種紅麻自然脫膠的種植方法。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紅麻自然脫膠的種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⑴建園:確定播種前4~7天內,選晴天在土壤上進行深耕、分廂、起壟、開溝、整地;所述的深耕是為35㎝~40㎝的翻耕深度;所述的分廂是將園地分為廂寬1.8m~3.6m;所述的起壟的壟長小于等于30m;所述的開溝包括開挖主溝、腰溝、圍溝;園地內每隔4~6廂開挖主溝,四周開挖圍溝,壟長每達到30m開腰溝;所述的主溝、腰溝的溝深為30㎝~45㎝;⑵施鈍化劑:為了減低土壤重金屬活性,確保播種后種子能正常發芽、出苗和促進麻苗的生產發育(油漆是幼苗期根系的生長發育),提高成活率,同時也是為紅麻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采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取代基肥)整地結束后立即施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所述的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包括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⑶播種: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混合均勻,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選雨天采用散播或條播方式進行播種;鑒于紅麻種子較小,為防止播種不勻,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充分混合均勻(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0㎏~12㎏)后進行播種;所述的充分混合均勻為先將干土過2目篩(即篩孔孔徑為8㎜),根據播種面積將所需量的過篩后的干土平鋪至潔凈的平面上,厚度小于5㎜,按每千克干土用水300ml~400ml的比例噴霧濕潤后,再將種子均勻地撒至其上,再充分混合備用;播種深度為土表以下0.6㎝~4㎝,然后覆土0.8㎝~1㎝;每667平方米用種量1.5㎏~2㎏;⑷定苗:苗出7~10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4㎝~5㎝;⑸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止蟲害;⑹自然脫膠:10月~11月紅麻完成全生長期成熟后,不進行收割堆碼,滯留田間2~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⑺收獲:最晚至次年4月播種前,撕下紅麻韌皮層(表皮)用手揉搓的方式測試纖維到達所需柔軟程度,并用肉眼觀察纖維量到達所需要求時(未脫膠完全的紅麻表皮手感堅硬),即可從紅麻貼近地面的基部處開始收割。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步驟⑹中紅麻成熟后,滯留田間4~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若雨水充足、冰雪多則僅需2~3個月。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本發明步驟⑵中所述的鈍化劑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250㎏/畝:50㎏/畝~150㎏/畝:25㎏/畝~125㎏/畝;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的用量視突然的重金屬含量和其肥力水平而定,重金屬含量低、肥力水平高的土壤,鈍化劑少施,重金屬含量高、肥力水平低的土壤,鈍化劑多施。輕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或125㎏/畝或150㎏/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25㎏/畝或50㎏/畝或75㎏/畝;中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50㎏/畝或175㎏/畝或20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重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00㎏/畝或225㎏/畝或250㎏/畝:100㎏/畝或125㎏/畝或15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成熟期不立即收割堆碼,紅麻保持原生長環境充分接受自然分化、濕氣和晝夜溫差,以及利用土壤中自身蘊含的生物菌進行自然脫膠;自然脫膠的紅麻纖維柔軟,省略了后續加工成本;低耗、高產、優質、污染輕,完全免除了傳統方法的臟、慢、苦;與傳統漚麻方法相比,干皮出麻率高,熟麻品質便于掌控;環境污染減輕了90%左右,還節省了水面的占有量和勞動力,經濟效益可觀;解決了制約紅麻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在水源不足或水源短缺地區均可大力發展紅麻生產,能有效調整農村的種植業結構;漚麻不下水,節省水面可發展水產養殖業,從而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附圖說明圖1~圖4為農業部麻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檢驗報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一種紅麻自然脫膠的種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⑴建園:確定播種前4~7天內,選晴天在土壤上進行深耕、分廂、起壟、開溝、整地(本實施例為坡地建園,地勢復雜,建園難度大,故在播種前預留7天進行建園);所述的深耕是為35㎝~40㎝的翻耕深度(本實施例為40㎝);所述的分廂是將園地分為廂寬1.8m~3.6m;坡地建園則以廂寬1.8m~2.4m為宜;平旱地和水田建園則以廂寬2.8m~3.6m為宜;若采用人工收獲則廂寬為1.8m~2.4m;若采用機器收獲則廂寬為2.8m~3.6m(本實施例為坡地建園采用人工收獲,廂寬為1.8m);所述的起壟的壟長小于等于30m(本實施例為20m);所述的開溝包括開挖主溝、腰溝、圍溝;園地內每隔4~6廂(本實施例為5廂)開挖主溝,四周開挖圍溝,壟長每達到30m開腰溝;為了排灌通暢,所述的主溝、腰溝的溝深為30㎝~45㎝;坡地麻園以溝深30㎝~40㎝為宜;平旱地和水田建園以溝深35㎝~45㎝為宜;人工收獲以溝深30㎝~40㎝為宜;機器收獲以溝深35㎝~45㎝為宜;(本實施例為坡地采用人工收獲,溝深35m);⑵施鈍化劑:為了減低土壤重金屬活性,確保播種后種子能正常發芽、出苗和促進麻苗的生產發育(油漆是幼苗期根系的生長發育),提高成活率,同時也是為紅麻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采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取代基肥)整地結束后立即施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所述的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包括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⑶播種: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混合均勻,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選雨天采用散播或條播方式進行播種(本實施例為4月下旬);鑒于紅麻種子較小,為防止播種不勻,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充分混合均勻(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0㎏~12㎏)后進行播種;所述的充分混合均勻為先將干土過2目篩(即篩孔孔徑為8㎜),根據播種面積將所需量的過篩后的干土平鋪至潔凈的平面上,厚度小于5㎜,按每千克干土用水300ml~400ml的比例噴霧濕潤后,再將種子均勻地撒至其上,再充分混合備用(本實施例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0㎏,干土平鋪厚度為4㎜,每千克干土用水350ml);播種深度為土表以下0.6㎝~4㎝,然后覆土0.8㎝~1㎝(本實施例為土表以下4㎝,覆土1㎝);每667平方米用種量1.5㎏~2㎏(本實施例為2㎏);⑷定苗:苗出7~10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4㎝~5㎝(本實施例為出10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4㎝);⑸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止蟲害;⑹自然脫膠:10月~11月紅麻完成全生長期成熟后,不進行收割堆碼,滯留田間2~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本實施例為10月開始滯留田間5個月);⑺收獲:最晚至次年4月播種前,撕下紅麻韌皮層(表皮)用手揉搓的方式測試纖維到達所需柔軟程度,并用肉眼觀察纖維量到達所需要求時(未脫膠完全的紅麻表皮手感堅硬),即可從紅麻貼近地面的基部處開始收割。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步驟⑹中紅麻成熟后,滯留田間4~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本實施例為5個月)。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本發明步驟⑵中所述的鈍化劑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250㎏/畝:50㎏/畝~150㎏/畝:25㎏/畝~125㎏/畝;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的用量視突然的重金屬含量和其肥力水平而定,重金屬含量低、肥力水平高的土壤,鈍化劑少施,重金屬含量高、肥力水平低的土壤,鈍化劑多施。輕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或125㎏/畝或150㎏/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25㎏/畝或50㎏/畝或75㎏/畝;中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50㎏/畝或175㎏/畝或20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重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00㎏/畝或225㎏/畝或250㎏/畝:100㎏/畝或125㎏/畝或15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本實施例為坡地建園,地表徑流流動性大,不利于重金屬的累積,視為輕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50㎏/畝:25㎏/畝)。實施例2:一種紅麻自然脫膠的種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⑴建園:確定播種前4~7天內,選晴天在土壤上進行深耕、分廂、起壟、開溝、整地(本實施例為平旱地建園,地勢簡單,建園難度小,故在播種前預留4天進行建園);所述的深耕是為35㎝~40㎝的翻耕深度(本實施例為35㎝);所述的分廂是將園地分為廂寬1.8m~3.6m;坡地建園則以廂寬1.8m~2.4m為宜;平旱地和水田建園則以廂寬2.8m~3.6m為宜;若采用人工收獲則廂寬為1.8m~2.4m;若采用機器收獲則廂寬為2.8m~3.6m(本實施例為平旱地建園采用機器收獲,廂寬為2.8m);所述的起壟的壟長小于等于30m(本實施例為30m);所述的開溝包括開挖主溝、腰溝、圍溝;園地內每隔4~6廂(本實施例為6廂)開挖主溝,四周開挖圍溝,壟長每達到30m開腰溝;為了排灌通暢,所述的主溝、腰溝的溝深為30㎝~45㎝;坡地麻園以溝深30㎝~40㎝為宜;平旱地和水田建園以溝深35㎝~45㎝為宜;人工收獲以溝深30㎝~40㎝為宜;機器收獲以溝深35㎝~45㎝為宜;(本實施例為平旱地建園采用機器收獲,溝深為35m);⑵施鈍化劑:為了減低土壤重金屬活性,確保播種后種子能正常發芽、出苗和促進麻苗的生產發育(油漆是幼苗期根系的生長發育),提高成活率,同時也是為紅麻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采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取代基肥)整地結束后立即施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所述的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包括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⑶播種: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混合均勻,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選雨天采用散播或條播方式進行播種(本實施例為5月上旬);鑒于紅麻種子較小,為防止播種不勻,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充分混合均勻(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0㎏~12㎏)后進行播種;所述的充分混合均勻為先將干土過2目篩(即篩孔孔徑為8㎜),根據播種面積將所需量的過篩后的干土平鋪至潔凈的平面上,厚度小于5㎜,按每千克干土用水300ml~400ml的比例噴霧濕潤后,再將種子均勻地撒至其上,再充分混合備用(本實施例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0㎏,干土平鋪厚度為3㎜,每千克干土用水400ml);播種深度為土表以下0.6㎝~4㎝,然后覆土0.8㎝~1㎝(本實施例為土表以下0.6㎝,覆土0.8㎝);每667平方米用種量1.5㎏~2㎏(本實施例為1.5㎏);⑷定苗:苗出7~10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4㎝~5㎝(本實施例為出10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5㎝);⑸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止蟲害;⑹自然脫膠:10月~11月紅麻完成全生長期成熟后,不進行收割堆碼,滯留田間2~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本實施例為11月開始滯留田間4個月);⑺收獲:最晚至次年4月播種前,撕下紅麻韌皮層(表皮)用手揉搓的方式測試纖維到達所需柔軟程度,并用肉眼觀察纖維量到達所需要求時(未脫膠完全的紅麻表皮手感堅硬),即可從紅麻貼近地面的基部處開始收割。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步驟⑹中紅麻成熟后,滯留田間4~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本實施例為4個月)。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本發明步驟⑵中所述的鈍化劑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250㎏/畝:50㎏/畝~150㎏/畝:25㎏/畝~125㎏/畝;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的用量視突然的重金屬含量和其肥力水平而定,重金屬含量低、肥力水平高的土壤,鈍化劑少施,重金屬含量高、肥力水平低的土壤,鈍化劑多施。輕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或125㎏/畝或150㎏/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25㎏/畝或50㎏/畝或75㎏/畝;中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50㎏/畝或175㎏/畝或20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重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00㎏/畝或225㎏/畝或250㎏/畝:100㎏/畝或125㎏/畝或15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本實施例為旱地建園,重金屬累積程度高,視為重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00㎏/畝:100㎏/畝:75㎏/畝)。余同實施例1。實施例3:本實施例所述的深耕是為38㎝的翻耕深度;廂寬為3.2m;所述的主溝溝深為40㎝,腰溝的溝深為30㎝;所述的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50㎏/畝:150㎏/畝:125㎏/畝。余同實施例2。實施例4:本實施例所述的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25㎏/畝:125㎏/畝:100㎏/畝。余同實施例2。實施例5:一種紅麻自然脫膠的種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⑴建園:確定播種前4~7天內,選晴天在土壤上進行深耕、分廂、起壟、開溝、整地(本實施例為水田地建園,建園難度相對小,故在播種前預留5天進行建園);所述的深耕是為35㎝~40㎝的翻耕深度(本實施例為35㎝);所述的分廂是將園地分為廂寬1.8m~3.6m;坡地建園則以廂寬1.8m~2.4m為宜;平旱地和水田建園則以廂寬2.8m~3.6m為宜;若采用人工收獲則廂寬為1.8m~2.4m;若采用機器收獲則廂寬為2.8m~3.6m(本實施例為水田地建園采用機器收獲,為了便于農耕機械水田行走,廂寬為3.6m);所述的起壟的壟長小于等于30m(本實施例為25m);所述的開溝包括開挖主溝、腰溝、圍溝;園地內每隔4~6廂(本實施例為4廂)開挖主溝,四周開挖圍溝,壟長每達到30m開腰溝;為了排灌通暢,所述的主溝、腰溝的溝深為30㎝~45㎝;坡地麻園以溝深30㎝~40㎝為宜;平旱地和水田建園以溝深35㎝~45㎝為宜;人工收獲以溝深30㎝~40㎝為宜;機器收獲以溝深35㎝~45㎝為宜;(本實施例為平旱地建園采用機器收獲,溝深為45m);⑵施鈍化劑:為了減低土壤重金屬活性,確保播種后種子能正常發芽、出苗和促進麻苗的生產發育(油漆是幼苗期根系的生長發育),提高成活率,同時也是為紅麻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采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取代基肥)整地結束后立即施用土壤重金屬鈍化劑,所述的土壤重金屬鈍化劑包括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⑶播種: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混合均勻,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選雨天采用散播或條播方式進行播種(本實施例為5月上旬);鑒于紅麻種子較小,為防止播種不勻,將種子與過2目篩的干土充分混合均勻(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0㎏~12㎏)后進行播種;所述的充分混合均勻為先將干土過2目篩(即篩孔孔徑為8㎜),根據播種面積將所需量的過篩后的干土平鋪至潔凈的平面上,厚度小于5㎜,按每千克干土用水300ml~400ml的比例噴霧濕潤后,再將種子均勻地撒至其上,再充分混合備用(本實施例每畝播種時的干土用量為12㎏,干土平鋪厚度為4㎜,每千克干土用水300ml);播種深度為土表以下0.6㎝~4㎝,然后覆土0.8㎝~1㎝(本實施例為土表以下2.0㎝,覆土1.0㎝);每667平方米用種量1.5㎏~2㎏(本實施例為1.8㎏);⑷定苗:苗出7~10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4㎝~5㎝(本實施例為出7片真葉后疏苗為株距4㎝);⑸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止蟲害;⑹自然脫膠:10月~11月紅麻完成全生長期成熟后,不進行收割堆碼,滯留田間2~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本實施例為11月開始滯留田間5個月);⑺收獲:最晚至次年4月播種前,撕下紅麻韌皮層(表皮)用手揉搓的方式測試纖維到達所需柔軟程度,并用肉眼觀察纖維量到達所需要求時(未脫膠完全的紅麻表皮手感堅硬),即可從紅麻貼近地面的基部處開始收割。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步驟⑹中紅麻成熟后,滯留田間4~5個月使之自然枯萎(本實施例為5個月)。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本發明步驟⑵中所述的鈍化劑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250㎏/畝:50㎏/畝~150㎏/畝:25㎏/畝~125㎏/畝;土壤重金屬鈍化劑的用量視突然的重金屬含量和其肥力水平而定,重金屬含量低、肥力水平高的土壤,鈍化劑少施,重金屬含量高、肥力水平低的土壤,鈍化劑多施。輕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00㎏/畝或125㎏/畝或150㎏/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25㎏/畝或50㎏/畝或75㎏/畝;中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50㎏/畝或175㎏/畝或20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50㎏/畝或75㎏/畝或100㎏/畝;重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200㎏/畝或225㎏/畝或250㎏/畝:100㎏/畝或125㎏/畝或150㎏/畝:75㎏/畝或100㎏/畝或125㎏/畝(本實施例為水田建園,由于水含量大可起到稀釋作用,并且田間水存在流動性,較不利于重金屬的沉積,視為中度污染土壤,鈍化劑用量為腐熟枯餅:鈣鎂磷肥:生石灰=1500㎏/畝:75㎏/畝:50㎏/畝)。余同實施例1。試驗例:a、取樣㈠于10月~11月紅麻成熟未枯萎時,采用手剝方式撕取紅麻植株的韌皮層(表皮),選取600g作為“手剝紅麻皮樣品”;㈡于10月~11月紅麻成熟未枯萎時,貼地收割后,采用機器(麻類剝制機)剝皮方式剝取紅麻植株的韌皮層(表皮),選取600g作為“機剝紅麻皮樣品”;㈢于10月~11月紅麻成熟未枯萎時,貼地收割后,采用機器剝皮方式剝取紅麻植株的韌皮層(表皮),然后采用“水漚脫膠”方式漚洗1月左右,干燥后取600g作為“漚洗樣品1”(同圖3中的漚洗纖維1);㈣10月~11月紅麻成熟未枯萎時,貼地收割后,采用機器剝皮方式剝取紅麻植株的韌皮層(表皮),然后采用“水漚脫膠”方式漚洗半月左右,干燥后取600g作為“漚洗樣品2”(同圖3中的漚洗纖維2);㈤于12月至次年4月底,貼地收割后,采用機器剝皮方式剝取紅麻植株的韌皮層,取600g作為“自然脫膠機剝樣品”(同圖3中的玉露脫膠機剝纖維);b、方法及結果采用電子天平、束纖維強力儀等儀器對線密度、強力、含膠率進行檢測,實驗環境條件符合gb/t12411-2006、gb/t5889-1986要求。表i:本發明對樣品纖維線密度、強力及含膠率的影響樣品名稱線密度(m/g)強力(n)含膠率(%)手剝紅麻皮樣品//43.88機剝紅麻皮樣品//33.49漚洗樣品122729912.49漚洗樣品225523912.41自然脫膠機剝樣品22325320.52備注:“/”表示因沒有需求未做測試,故無實驗數據。表i顯示,采用本發明記載的方法獲得的“自然脫膠機剝樣品”較“手剝紅麻皮樣品”、“機剝紅麻皮樣品”的含膠率明顯降低;較采用傳統方法漚洗1個月左右的“漚洗樣品2”纖維強度大;線密度接近“漚洗樣品2”。上述實驗證明本發明具有有效降低紅麻含膠率的作用,且保證干皮出麻率及纖維強度。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