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培用大豆種子消毒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術: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近年來隨著植物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大豆的組織培養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在大豆組織培養中常用的外植體有子葉節和胚芽尖等,因此獲得無菌感染的外植體是大豆組培成功的關鍵。但是,由于大豆種皮的透水能力較差以及不同品種間種皮的透水性存在差異,因此容易發生大豆種子在消毒過程中不徹底,外植體容易污染,導致組培失敗。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組培用大豆種子消毒的改良方法,利用0.2%的硫酸處理大豆種子,可以有效地打破其種皮透水性差的現象,提高大豆種子免受污染的能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組培用大豆種子消毒的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先將組培用大豆種子用70%酒精處理消毒1min;
s2用0.2%硫酸浸泡5min,然后用1%次氯酸鈉消毒15min;
s3用無菌水沖洗,最后在無菌水中浸泡。
進一步地,步驟s3中,用無菌水沖洗4~5次,最后在無菌水中浸泡17~20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在對組培用大豆種子的消毒中,設置利用0.2%的硫酸的處理步驟,可以有效地打破其種皮透水性差的現象,提高了大豆種子免受污染的能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實施例以本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本實施例。
一種組培用大豆種子消毒的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先將組培用大豆種子用70%酒精處理消毒1min;
s2用0.2%硫酸浸泡5min,然后用1%次氯酸鈉消毒15min;
s3用無菌水沖洗,最后在無菌水中浸泡。
進一步地,步驟s3中,用無菌水沖洗4~5次,最后在無菌水中浸泡17~20h。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方法的技術效果,現給出對比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每個數值中的分子為污染的大豆種子數目,分母為萌發的大豆種子總數。可以看出,通過本發明方法進行組培用大豆種子消毒,可以有效地打破其種皮透水性差的現象,提高了大豆種子免受污染的能力。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和構思,給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該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