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畜牧牛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牛用喂料槽。
背景技術:
與其他畜牧動物不同,牛具有大而厚、有力而靈活的舌頭,在吃食時具有卷舌采食行為,當牛伸出舌頭把飼草卷入口中的過程中,同時會把飼草攪起很高且在不同方位擾動,而現有的牛喂料槽的內部邊角通常都設計成了直角型結構,因此,這不僅導致了很大一部分飼草都散落槽體外部,而且在牛舌卷舌擾動的過程中也會將很大一部分飼料推積到料槽的內部邊角部位,使牛無法正常通過卷舌食到。因此,現有技術的牛用喂料槽存在著大量飼料被浪費的情況,而且散落的飼草很容易造成污染,給牛吃了也會影響牛的成長健康,同時,還給飼養員在清理工作時帶來很多麻煩,每天都要不定時的去清理散落的飼草,增加了飼養員的勞動強度。
針對上述問題,申請號為201320360188.1的專利提供了一種底部呈內凹的階梯面結構的牛用喂料槽,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內部邊角部位存料的問題,但是凹槽的結構仍然容易存料,并且凹槽內的殘料很難清理,也沒有解決飼料散落到槽體外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牛用喂料槽,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牛用喂料槽,包括槽體,所述槽體包括前槽壁、后槽壁、兩個側槽壁和槽底,所述前槽壁、后槽壁和槽底圍成一個凹槽,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上拋物線形;所述前槽壁的中部向內凹陷延伸,形成一個用于放置前部牛身的的進食凹槽;在兩個所述側槽壁上各設有一個防護欄,所述防護欄向所述槽體外方向彎曲延伸;所述后槽壁向上、向外彎曲延伸,形成一個延伸槽壁,所述延伸槽壁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個儲料臺,所述延伸側壁為一個1/4圓弧。
優選的,所述槽體的拐角處均為圓弧形。
優選的,前槽壁、后槽壁、側槽壁和槽底之間均為無縫相接。
優選的,所述進食凹槽為矩形凹槽。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由于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上拋物線形,整個所述凹槽內是光滑的,幾乎無死角,所以基本解決了內部邊角部位存料的問題,也有利于牛的進食;
第二,牛身前部進入所述進食凹槽內進食,牛身外兩側凸出的所述前槽壁,可回收從牛兩前側散落的草料;
第三,所述防護欄和所述延伸側壁向所述槽體外方向彎曲延伸,可有效阻擋草料飛出槽體外,并使濺出的草料沿著光滑曲面重新滑入所述凹槽內,并且有利于開闊槽內視野,不影響牛的進食;
第四,所述延伸槽壁的外端設有儲料臺,將備用草料放在儲料臺上,當槽內的草料不夠時,只需將草料推入槽內即可,使用十分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但設計巧妙,考慮周全,大大降低了牛飼料的浪費,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其中一個角的剖視示意圖;
其中,1、前槽壁; 2、后槽壁;3、側槽壁;4、進食凹槽;5、防護欄;6、延伸槽壁;7、儲料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牛用喂料槽,包括槽體,槽體包括前槽壁1、后槽壁2、兩個側槽壁3和槽底,前槽壁1、后槽壁2和槽底圍成一個凹槽,凹槽的橫截面為上拋物線形;前槽壁1的中部向內凹陷延伸,形成一個用于放置前部牛身的的進食凹槽4;在兩個側槽壁3上各設有一個防護欄5,防護欄5向槽體外方向彎曲延伸;后槽壁2向上、向外彎曲延伸,形成一個延伸槽壁6,延伸側壁6為一個1/4圓弧,延伸槽壁6繼續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個儲料臺7。槽體的拐角處均為圓弧形。前槽壁1、后槽壁2、側槽壁3和槽底之間均為無縫相接。進食凹槽4為矩形凹槽。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但設計巧妙,考慮周全,大大降低了牛飼料的浪費,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