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幼果培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紙套袋。
背景技術:
幼果套袋不僅能夠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同時還能改善水果外觀品質,提高水果表面光潔度和色澤度,使培育出的水果附加值更高,因此套袋技術已成為現在水果培育的必備技術。現有的用于套袋機上的立體紙套袋撐開后其內腔基本呈立方體結構,兩個側面沿中線向內折疊后可以使紙袋的正面和背面重合以便于在套袋機的儲袋箱內放置多個紙袋。這種紙袋由于其開口位置的側面邊沿和正面、背面的邊沿齊平,將幼果放入紙袋內進行封口時需要將側面與背面一起向正面翻折,由于此時翻折處在套袋側面位置紙層較多,紙的反向力度較大,封口后的紙袋很容易產生封口處拱起不平整,造成封口不嚴實,進而影響了套袋質量,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紙套袋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幼果套袋存在的上述弊端,進而提供一種新型的紙套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紙套袋,其包括袋體,所述袋體的內腔呈立方體結構,所述袋體的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所述袋體的兩個側面沿長度方向的中線向內折疊以使所述袋體的正面和背面折疊后重合,所述袋體的兩個所述側面的靠近開口的一端分別設置有一個缺口,所述缺口設置在所述袋體側面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
優選的,所述缺口呈矩形狀或下彎的半圓形或缺口的底部為上凸的半圓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缺口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側面寬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側面寬度的二分之一并小于等于所述側面寬度。
優選的,所述正面的寬度小于所述背面的寬度,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重合后,在寬度方向所述正面的兩側邊沿分別距離所述背面的兩側具有供壓板將所述背面壓住的壓邊。
優選的,所述正面的位于套袋開口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在幼果進袋時供果柄順入的順口,所述順口包括靠近所述套袋開口設置的導向口和連接在所述導向口底部沿所述袋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直線型縫隙。
優選的,所述導向口為三角型結構或半圓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直線型縫隙的長度為3-5厘米。
優選的,所述袋體的兩個所述側面沿長度方向的中線向內折疊使所述袋體的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重合時,所述正面的長度方向的中線和所述背面長度方向的中線的水平投影重合。
優選的,所述背面的靠近開口的位置設置有至少兩條平行間隔設置的用于封口的封口鐵絲,所述封口鐵絲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袋體的長度方向一致。
優選的,兩條平行間隔設置的所述封口鐵絲之間還設置有一條橫向鐵絲,所述橫向鐵絲垂直于所述封口鐵絲設置,所述橫向鐵絲設置在所述袋體的封口彎折處或靠近所述封口彎折處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每次只能從兩側夾取位于儲袋箱最上方的一個紙套袋,徹底保證了每次只能取一個袋子,因此杜絕了一次抓取多個套袋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通過在兩個側面設置缺口,在紙袋封口時只需將背面向正面一側彎折度即可將袋口封閉,而兩個側面在靠近開口的位置由于設置了缺口,在紙袋封口時側面部分并不會隨之彎折,進而減少了封口時彎折紙袋的層數和厚度,大大提高了封口質量,并提高了紙袋封口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張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折疊重合后的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折疊重合后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1-袋體;10-缺口;11-側面;12-正面;13-背面;14-壓邊;15-導向口;16-直線型縫隙;17-封口鐵絲;18-橫向鐵絲。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紙套袋,其包括袋體1,所述袋體1的內腔呈立方體結構,所述袋體1的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開口端用于將幼果放入套袋內,所述袋體1的兩個側面11沿長度方向(也即圖1所示的上下方向)的中線向內折疊以使所述袋體1的正面12和背面13折疊后重合,所述袋體1的兩個所述側面11的靠近開口的一端分別設置有一個缺口10,所述缺口10設置在所述袋體1側面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本實施例的紙套袋通過在兩個側面設置缺口10,在紙袋封口時只需將背面向正面一側彎折180度即可將袋口封閉,而兩個側面在靠近開口的位置由于設置了缺口,在紙袋封口時側面部分并不會隨之彎折,進而減少了封口時彎折紙袋的層數和厚度,大大提高了封口質量,并提高了紙袋封口的便利性。
參見圖1-3,本實施例中所述缺口10優選呈矩形狀(圖1)或下彎的半圓形(圖2)或缺口的底部為上凸的半圓形結構(圖3),這種結構形式不僅便于加工制作,同時也能大大提高封口的質量,提高封口的封閉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缺口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側面寬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側面寬度的二分之一并小于等于所述側面寬度。當然,根據紙袋的具體尺寸及袋口封閉時的彎折量,缺口的具體尺寸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在便于封口的同時又能提高封口質量為準。
參見圖4,本實施例的紙套袋的正面12的寬度小于所述背面13的寬度,所述正面12和所述背面13重合后,在寬度方向(也即圖4所示的左右方向)所述正面12的兩側邊沿分別距離所述背面13的兩側具有一供壓板將所述背面13壓住的壓邊14,所述壓邊14的寬度為5-10毫米。壓邊14是在套袋折疊后其背面與側面重疊處位于正面的水平投影以外的區域,將若干個折疊后的本紙套袋上下疊置后放入儲袋箱內,位于最上方的一個紙套袋的兩側壓邊恰好被設置在儲袋箱兩側的兩根長條形壓板壓住,此時背面則無法被儲袋箱下方的頂升機構繼續向上頂,而正面的寬度由于位置兩個壓板之間,在紙套袋的厚度方向方沒有被壓板阻擋,因此在紙套袋自身的彈力的作用下或儲袋箱下方頂升機構的頂升作用下,正面會向上微微彈起一定高度使原本上下重合的紙套袋側邊折疊處分開,取袋機構則可從正面與兩側面折疊的側邊位置夾緊取袋并將紙袋取出。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紙套袋每次只能從夾取位于儲袋箱最上方的一個紙套袋,徹底保證了每次只能取一個袋子,因此杜絕了一次抓取多個套袋的情況。
參見圖1-4,本實施例中,所述正面12的位于套袋開口(圖1所示的上端)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在幼果進袋時供果柄順入的順口,所述順口包括靠近所述套袋開口設置的三角型導向口15和連接在所述導向口15底部沿所述袋體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直線型縫隙16。所述直線型縫隙16的長度為3-5厘米,所述導向口15用于在套袋時引導果柄移動至縫隙16內。
本實施例中,所述袋體1的兩個側面11沿長度方向的中線向內折疊使所述袋體1的所述正面12和所述背面13重合時,所述正面1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和所述背面13長度方向的中線的水平投影重合,以使正面兩側的壓邊寬度基本一致,便于壓板壓住背面。
參見圖1、圖5,本實施例中,所述背面13的靠近開口的位置設置有兩條平行間隔設置的用于封口的封口鐵絲17(虛線部分表示鐵絲內嵌在背面內),兩條封口鐵絲17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袋體1的長度方向一致。幼果套入袋體的內腔后,將袋口處的兩個封口鐵絲的前端連同袋口一起彎折180度,依靠封口鐵絲的作用將套袋口封閉。
兩條平行間隔設置的所述封口鐵絲17之間還設置有一條橫向鐵絲18,所述橫向鐵絲18垂直于所述封口鐵絲17設置,所述封口鐵絲17與所述橫向鐵絲18呈“H”型或“∏”型布置,還可以為其他形式布置;所述橫向鐵絲18設置在所述袋體的封口彎折處或靠近所述封口彎折處設置。橫向鐵絲18的固定方式有多種,如采用紙邊回折或用紙粘貼。橫向鐵絲18的作用是:第一加強了封口的質量,第二克服紙袋隨取袋機構帶出張口過程中,紙袋起拱從滑板中間滑脫、開袋失敗的問題。有了橫向鐵絲后,紙袋前口將保證一定的剛度,不會起拱滑脫。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只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凡是依據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的改進、替代,都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