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喂魚裝置,尤其是一種屜式喂魚器。
背景技術:
很多時候需要出差,因此家里的魚缸造成了很大難題,不知如何是好,出差時間太長,很可能回來時候魚都餓死了,把魚交給他人照顧又很不方便,魚缸也不便移動,因此,急需一種自動喂魚的裝置。且由于喂魚飼料不能過多,否則可能將其撐死,為此,必須每次控制投放的飼料量?;诙喾N情況,現市場上需要開發一種能夠智能調節投放飼料量,且能定時投放的喂魚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屜式喂魚器,能夠智能調節投放飼料量,且能定時投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屜式喂魚器,包括位于魚缸上部的支架,喂料箱后端通過支架支撐、一側通過轉軸與第一驅動電機連接;所述喂料箱為抽屜結構,包括四周封閉、前后開口的箱套,箱套內滑動設有抽拉盒,抽拉盒通過箱套上的第二驅動電機、蝸輪蝸桿機構帶動伸進伸出;所述抽拉盒由相互套接的前滑料板和后滑料板構成,前滑料板和后滑料板上均設有落料孔、限位板。
所述前滑料板和后滑料板上的落料孔沿推出方向一致,且在完全套接時交替分布。
所述支架上設有控制箱。
本實用新型一種屜式喂魚器,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通過設置電機、抽拉盒及控制箱等,可實現自動喂魚,在主人不在的一段時間內可持續工作。
2)、通過定時器,本裝置能夠自由控制喂魚器的作用時間,合理調控。
3)、通過設置孔式抽拉盒,使物料間隔均勻下料,實現小量、定量放料,避免魚吃的過多撐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抽拉盒的示意圖。
圖中:支架1,喂料箱2,第一驅動電機3,箱套4,抽拉盒5,前滑料板6,后滑料板7,落料孔8,限位板9,第二驅動電機10,蝸輪蝸桿機構11,控制箱12。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屜式喂魚器,包括位于魚缸上部的支架1,喂料箱2后端通過支架1支撐、一側通過轉軸與第一驅動電機3連接,當需要喂料時,可通過電機帶動,使喂料箱傾斜,方便物料下落,當不需要喂料時,由支架、轉軸電機連接保持喂料箱穩定狀態。所述喂料箱2為抽屜結構,包括四周封閉、前后開口的箱套4,箱套4內滑動設有抽拉盒5,抽拉盒5后端與蝸桿連接,蝸桿與蝸輪嚙合,蝸輪安裝在第二驅動電機10的輸出軸上,第二驅動電機10通過支撐桿設置在箱套4上,通過第二驅動電機的轉動帶動抽拉盒伸進伸出。所述抽拉盒5由相互套接的前滑料板6和后滑料板7構成,前滑料板6和后滑料板7上均設有落料孔8、限位板9,前滑料板6和后滑料板7上的落料孔8沿推出方向一致,且在前滑料板6和后滑料板7完全套接時交替分布,這樣在在推出時,可根據推出的距離而使上下落料孔重合落料或封閉停料。而第二驅動電機10安裝在前滑料板6下端,這樣前滑料板6和后滑料板7依次被推出,且最終通過限位板限位,防止前滑料板6和后滑料板7脫離。
所述支架1上設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內設有51單片機,定時器,51單片機可對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10進行控制,實現自動啟閉,而時間間隔可通過定時器進行控制,有效控制下料時間和下料量。
工作原理及過程:在抽拉盒中放置飼料,在正常狀態 下,抽拉盒5位于箱套內。當到點后,第一驅動電機帶動轉軸旋轉,使喂料箱傾斜;第二驅動電機動作將前滑料板6、后滑料板7依次推出,上部的飼料落下。一定時間后,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反轉,恢復原狀直到下個需要喂食時間,重復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