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樹苗培育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在培育樹苗時都是將樹苗栽種在土地里,然后進行人工管理,待樹苗成活之后再從土地里起出進行移栽。
然而,栽種到地里的樹苗用人工進行澆灌比較難實現,靠自然環境去生長,成活率又比較低,且移栽的過程中還容易造成死亡,同時現有的用于培育樹苗的裝置大多比較重,移動十分不方便。因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上方分別固定有第一殼體、儲水箱和立桿,且儲水箱、立桿分別位于第一殼體的兩側,所述第一殼體為頂部開口的中空結構,且第一殼體內滑動安裝有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為頂部開口的中空結構,所述第一殼體的底部兩側內壁安裝有凸塊,所述第二殼體的底部位于凸塊的頂部上方,所述儲水箱遠離第一殼體的一側頂部安裝有與儲水箱內部連通的注水管,且儲水箱的頂部安裝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且進水管伸入儲水箱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頂部轉動套裝有噴水管,且噴水管與出水管內部連通,所述立桿的頂部轉動連接有水平桿,且水平桿遠離立桿的一端連接有照射燈,所述立桿和水平桿均為中空結構,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萬向輪,所述立桿遠離第一殼體的一側設有儲備電源,且儲備電源固定在底座的頂部上方,所述照射燈通過立桿和水平桿的內部與儲備電源連接,且儲備電源與水泵連接,所述儲備電源遠離立桿的一側設有固定在底座頂部的連接桿,且連接桿的頂部設有手環。
優選的,所述手環和連接桿的連接關系為焊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殼體的底部設有多個等距離分布的透水通孔,且第二殼體內裝有有機土壤。
優選的,所述噴水管的底部設有多個噴水孔,噴水孔的布置距離與第二殼體的大小適配。
優選的,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形狀均為圓柱形,且第二殼體的外徑和第一殼體的內徑大小適配。
優選的,所述手環上設有防滑螺紋,且萬向輪的個數為四個。
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噴水管和水平桿均可人力轉動;通過水泵和照射燈的配合使用可以給樹苗澆水和光照,方便樹苗的培育;第二殼體可以取出,方便樹苗移栽,提高存活率;萬向輪和手環的設置方便樹苗培育裝置的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1底座、2第一殼體、3第二殼體、4有機土壤、5儲水箱、6水泵、7噴水管、8立桿、9水平桿、10儲備電源、11萬向輪、12連接桿、13手環、14注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方便移動的樹苗培育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頂部上方分別固定有第一殼體2、儲水箱5和立桿8,且儲水箱5、立桿8分別位于第一殼體2的兩側,第一殼體2為頂部開口的中空結構,且第一殼體2內滑動安裝有第二殼體3,第二殼體3為頂部開口的中空結構,第一殼體2的底部兩側內壁安裝有凸塊,第二殼體3的底部位于凸塊的頂部上方,儲水箱5遠離第一殼體2的一側頂部安裝有與儲水箱5內部連通的注水管14,且儲水箱5的頂部安裝有水泵6,水泵6的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且進水管伸入儲水箱5的底部,水泵6的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頂部轉動套裝有噴水管7,且噴水管7與出水管內部連通,立桿8的頂部轉動連接有水平桿9,且水平桿9遠離立桿8的一端連接有照射燈,立桿8和水平桿9均為中空結構,底座1的底部設有萬向輪11,立桿8遠離第一殼體2的一側設有儲備電源10,且儲備電源10固定在底座1的頂部上方,照射燈通過立桿8和水平桿9的內部與儲備電源10連接,且儲備電源10與水泵6連接,儲備電源10遠離立桿8的一側設有固定在底座1頂部的連接桿12,且連接桿12的頂部設有手環13,手環13和連接桿12的連接關系為焊接,第二殼體3的底部設有多個等距離分布的透水通孔,且第二殼體3內裝有有機土壤4,噴水管7的底部設有多個噴水孔,噴水孔的布置距離與第二殼體3的大小適配,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3的形狀均為圓柱形,且第二殼體3的外徑和第一殼體2的內徑大小適配,手環13上設有防滑螺紋,且萬向輪11的個數為四個。
工作原理:使用時將樹苗植入有機土壤4內,當需要需要給樹苗澆水時,只需將噴水管7轉動樹苗上方并打開水泵6的電源開關即可。當樹苗需要照射光照時只需將水平桿9上的照射燈轉動到樹苗上方并打開照射燈開關即可。由于第二殼體3滑動安裝在第一殼體2內,因此第二殼體3可以取出。在樹苗移栽時可以將第二殼體3和樹苗整體移栽,以保護樹苗的根莖,提高移栽存活率。萬向輪11和手環13的設置方便人力移動樹苗培育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