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種植溫室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
背景技術:
目前的溫室技術中,大多數的溫室只是起到一個為作物提供一個穩定、合適的生長環境,但是如何界定合適的生長環境,必須要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才能很好地界定和調節溫室的環境,但是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數量不多,且聘請的價格很貴,嚴重制約了種植產業的發展,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二氧化碳濃度是制約農作物合成有機物品質的重要因素,但是傳統的溫室技術不具備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的能力,使農作物產量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具有智能自動化管理,解決了傳統溫室技術聘請專業計數人員費用貴的缺點,節約了生產成本,促進了種植產業的發展,且其具有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的能力,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有四個,基座的頂端設有U型骨架,且U型骨架有兩個,所述U型骨架包括U型桿和豎桿,U型桿之間設有水箱,所述豎桿之間設有安裝支架和橫梁,橫梁有兩根,且安裝支架有四根,所述橫梁之間設有噴淋管,噴淋管的支管端部設有噴頭,所述噴淋管的支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閥,噴淋管通過導管與水箱連通,四根安裝支架上對應設有加熱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傳感器安裝板和通風扇,所述傳感器安裝板的一側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傳感器安裝板的底端通過連接桿連接有智能處理器,所述智能處理器分別與溫度傳感器、流量控制閥、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加熱器、二氧化碳生成器和通風扇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智能處理器的一側設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與智能處理器電連接,且智能處理器與外接電源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智能處理器的頂端設有無線收發器,無線收發器與智能處理器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水箱的頂部設有電子液位計,電子液位計與智能處理器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水箱與導管的連通處設有電磁閥,電磁閥與智能處理器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通過傳感器對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進行監控,并由智能處理器通過加熱器、加濕裝置、通風扇和二氧化碳生成器對溫室內的環境進行改變,使農作物茁壯成長,該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具有智能自動化管理,解決了傳統溫室技術聘請專業計數人員費用貴的缺點,節約了生產成本,促進了種植產業的發展,且其具有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的能力,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 U型骨架、3溫度傳感器、4安裝支架、5噴頭、6噴淋管、7流量控制閥、8電子液位計、9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10濕度傳感器、11電磁閥、12導管、13橫梁、14加熱器、15連接桿、16智能處理器、17無線收發器、18傳感器安裝板、19水箱、20二氧化碳生成器、21通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包括基座1,基座1有四個,基座1的頂端設有U型骨架2,且U型骨架2有兩個,U型骨架2包括U型桿和豎桿,U型桿之間設有水箱19,豎桿之間設有安裝支架4和橫梁13,橫梁13有兩根,且安裝支架4有四根,橫梁13之間設有噴淋管6,噴淋管6的支管端部設有噴頭5,噴淋管6的支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閥7,流量控制閥7用來調節噴灌的程度,噴淋管6通過導管12與水箱19連通,四根安裝支架4上對應設有加熱器14、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9、傳感器安裝板18和通風扇21,傳感器安裝板18的一側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3、濕度傳感器10和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9,傳感器安裝板18的底端通過連接桿15連接有智能處理器16,智能處理器16分別與溫度傳感器3、流量控制閥7、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9、濕度傳感器10、加熱器14、二氧化碳生成器20和通風扇21電連接,溫度傳感器3用來監測溫室內溫度的高低,濕度傳感器10用來監測溫室內的濕氣情況,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9用來監測溫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所監測到的數據都傳遞給智能處理器16,智能處理器16對信息進行處理,并控制加熱器14和通風扇21改變溫度,噴淋管6和水箱19改變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生成器9改變二氧化碳濃度,智能處理器16的一側設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與智能處理器16電連接,且智能處理器16與外接電源電連接,智能處理器16的頂端設有無線收發器17,無線收發器17與智能處理器16電連接,可以通過無線收發器17對該溫室進行遠程控制,水箱19的頂部設有電子液位計8,電子液位計8與智能處理器16電連接,電子液位計8用來監測水箱19內的水量液位高度,方便及時進行補充,水箱19與導管12的連通處設有電磁閥11,電磁閥11與智能處理器16電連接,電磁閥11更利于該溫室技術的智能化管理。
在使用時:溫度傳感器3用來監測溫室內溫度的高低,濕度傳感器10用來監測溫室內的濕氣情況,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9用來監測溫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所監測到的數據都傳遞給智能處理器16,智能處理器16對信息進行處理,并控制加熱器14和通風扇21改變溫度,噴淋管6和水箱19改變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生成器9改變二氧化碳濃度,流量控制閥7用來調節噴灌的程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傳感器對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進行監控,并由智能處理器16通過加熱器14、加濕裝置、通風扇21和二氧化碳生成器20對溫室內的環境進行改變,使農作物茁壯成長,該基于互聯網+的全自動種植溫室具有智能自動化管理,解決了傳統溫室技術聘請專業計數人員費用貴的缺點,節約了生產成本,促進了種植產業的發展,且其具有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的能力,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