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采摘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大蒜抽薹助力器。
背景技術:
蒜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蒜薹是從大蒜中抽出的莖,蒜薹在抽出時十分困難,蒜薹的周圍生長有層層包葉,抽取時如果提取過高,容易斷在包葉中,蒜薹的長度就會過短,影響蒜薹的產量,目前,蒜薹的摘取還停留在手工階段,沒有有效的方法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用方便的大蒜抽薹助力器。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蒜抽薹助力器,包含儲氣箱、打氣筒、氣管、拉線、按壓柄、連接桿及助力機構,通過打氣筒向儲氣箱中打氣達到一定壓力,所述打氣筒與儲氣箱之間設有單向閥,使儲氣箱中氣體不泄露,按壓柄上設有拉線,當壓下按壓柄時拉動拉線,助力機構上的鉗夾合攏夾持大蒜,同時旋轉針扎入大蒜,鉗夾加緊旋轉針扎入大蒜中部即蒜薹上后旋轉針旋轉90°,帶孔面向上,氣孔打開向蒜薹中部打氣,此時可容易將蒜薹抽出。
這樣可以幫助容易的抽出蒜薹,減輕勞動力,提高產量同時不影響大蒜的繼續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助力器結構圖;
圖3為旋轉針工作原理圖;
圖4為旋轉針結構圖;
圖5為旋轉針旋轉原理圖;
圖紙序列號名稱如下:11:儲氣箱,12:安全閥,13:壓力表,14:打氣筒,15:氣管,16:拉線,17:按壓柄,19:連接桿,18:助力機構,18-1:鉗夾,18-2:膠墊,18-3:旋轉針,18-4:限位塊,18-5:支撐架,18-6:進氣塊,18-7:連桿機構,18-8:鉗夾壓簧,18-9:旋轉壓簧,18-10:拉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大蒜抽薹助力器包含儲氣箱(11)、打氣筒(14)、氣管(15)、拉線(16)、按壓柄(17)、連接桿(19)及助力機構(18),所述助力機構由鉗夾(18-1)、膠墊(18-2)、旋轉針(18-3)、限位塊(18-4)、支撐架(18-5)、進氣塊(18-6)、連桿機構(18-7)、鉗夾壓簧(18-8)、旋轉壓簧(18-9)及拉簧(18-10),通過打氣筒(14)向儲氣箱(11)中打氣達到一定壓力,所述打氣筒(14)與儲氣箱(11)之間設有單向閥,使儲氣箱(11)中氣體不泄露,所述按壓柄(17)上設有拉線(16),所述拉線(16)通過兩個鉗夾中的壓簧(18-8)連接兩個鉗夾(18-1),所述鉗夾(18-1)后端安裝有連桿機構(18-7),所述連桿機構(18-7)與進氣塊(18-6)通過支撐架(18-5)安裝在一起,當壓下按壓柄(17)拉動拉線(16)時兩個鉗夾(18-1)后端壓縮鉗夾壓簧(18-8),前端合攏夾持大蒜蒜莖,連桿機構(18-7)推動進氣塊(18-6)向前運動,同時旋轉針(18-3)向前運動扎入大蒜,限位塊(18-4)限制旋轉針(18-3)在兩個鉗夾(18-1)中間運動,當鉗夾(18-1)加緊蒜莖,旋轉針(18-3)扎入大蒜中部即蒜薹上,繼續壓下按壓柄(17)旋轉針(18-3)旋轉90°,帶孔面向上,氣孔打開向蒜薹中部打氣,旋轉針(18-3)扎入將蒜薹扎斷,旋轉針(18-3)打氣蒜薹可輕松被抽出。
如圖3、4所示旋轉針(18-3)可在進氣塊(18-6)中旋轉,進氣塊(18-6)上端接氣管(15),當旋轉針(18-3)尾端孔與進氣塊(18-6)進氣孔對應時氣體通過旋轉針(18-3)進入旋轉針頭處,所述旋轉針(18-3)針頭為頂端為扁平狀,且扁平面上一側有開口。
如圖5所示所述拉線(16)與旋轉針(18-3)通過鉗夾(18-1)外側旋轉壓簧(18-9)連接,使旋轉針旋轉90°,拉簧(18-10)與旋轉針(18-3)連接,若按壓柄(17)松開,拉簧(18-10)可將旋轉針(18-3)拉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