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自動化小麥收割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基本還是以戶為單位進行耕作,由于現今人口多,耕地少,所以人均分配土地數量有限,每戶所耕種的土地數量就比較少,這樣在進行耕種的時候,一些大型的機械設備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小麥是我國北方農業種植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每逢小麥收獲的季節,小麥的收割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鑒于北方耕地比較集中,一般是以家庭為種植單位,現有的大型收割機可以實現自動化收割,但是主要是針對規模化的小麥進行作業,種植分散的小麥還是需要人們手工進行收割,由于小麥在夏季成熟,炎熱的天氣可能會造成忙碌的人們中暑,且人工收割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化小麥收割機,可以解決現有種植分散的小麥需要人工進行收割,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難題,可以實現自動收割小麥的功能,且具有穩定性好,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動化小麥收割機,包括底板,底板的左端安裝有角度調節機構,角度調節機構上安裝有脫粒機構,脫粒機構上端左側安裝有收割機構,角度調節機構可以帶動安裝在脫粒機構上的收割機構進行角度調節,脫粒機構可以使小麥與麥稈分離,脫粒機構上端安裝有篩分機構,篩分機構可以把分離出來的麥稈篩分出去,底板中部安裝有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可以對分離出來的小麥進行運輸,底板右端對稱安裝有兩塊立板,兩塊立板的上端安裝有篩分架,篩分架的底部均勻設置有篩分孔,篩分架可以對小麥進行進一步的清理,篩分架的前端安裝有旋轉電機,旋轉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扇葉,旋轉電機帶動扇葉旋轉,扇葉旋轉產生的風力可以把篩分架上小麥種的雜質清理掉,兩塊立板之間通過銷軸與烘干箱相連,烘干箱可以對小麥進行烘干,底板的右端通過銷軸連接有三個液壓缸,三個液壓缸的頂端通過銷軸與烘干箱相連,烘干箱與底板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彈簧,三個液壓缸帶動烘干箱旋轉調節,使烘干箱內的小麥可以均勻受熱,達到充分烘干的效果限位彈簧對烘干箱起到了緩沖和限位的作用。
所述收割機構包括安裝在脫粒機構上的橫板,且橫板為向下傾斜結構,保證收割的小麥麥稈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進入到脫粒機構內,橫板上對稱安裝有兩塊連接板,兩塊連接板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滾筒,滾筒上均勻設置有四個收割刀,滾筒的前端與從第一從動帶輪相連,位于滾筒前端的連接板外壁上通過電機座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一主動帶輪,第一主動帶輪與第一從動帶輪之間通過第一同步帶相連,驅動電機帶動第一主動帶輪轉動,第一主動帶輪通過第一同步帶帶動第一從動帶輪上的滾筒同步轉動,滾筒帶動四個收割刀對成熟的小麥麥稈進行收割,整個過程無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對稱安裝在底板上的兩塊第一豎板,兩塊第一豎板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主動滾輪,主動滾輪的前端與第二從動帶輪相連,底板上通過電機座安裝有輸送電機,輸送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主動帶輪,第二主動帶輪與第二從動帶輪之間通過第二同步帶相連,底板中部對稱安裝有兩塊第二豎板,兩塊第二豎板之間安裝有導引板,導引板對小麥起到了導引的作用,兩塊第二豎板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從動滾輪,主動滾輪與從動滾輪之間通過輸送帶相連,輸送帶的兩端對稱設置有由柔性材質組成的凸緣,輸送帶上均勻設置有擋塊,輸送電機帶動主動滾輪轉動,主動滾輪通過第二同步帶帶動第二從動帶輪轉動,同時帶動第二從動帶輪上的主動滾輪同步運動,主動滾輪在從動滾輪的輔助下,帶動輸送帶進行運動,輸送帶兩端的凸緣和輸送帶上的擋塊可以防止小麥在輸送過程中灑出,避免浪費,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通過銷軸連接在底板上的三個電動推桿,每個電動推桿的頂端均通過銷軸連接在脫粒機構上,底板與脫粒機構之間對稱安裝有兩個緩沖彈簧,底板的左端內側對稱安裝有兩塊支撐板,兩塊支撐板之間通過銷軸與脫粒機構相連,三個電動推桿通過銷軸帶動脫粒機構上的收割機構進行角度調節,保證收割機構可以在合適位置進行工作,從而達到快速有效的收割,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脫粒機構包括通過銷軸與三個電動推桿相連的脫粒框,脫粒框的上端設置有兩個矩形槽,脫粒框左側的矩形槽可以保證收割機構收割的小麥麥稈順利的進入到脫粒框內,脫粒框的右端設置有出料口,脫粒框的后端為開口結構,保證篩分機構可以把分離出來的麥稈篩輸送出去,且脫粒框的底部為向下傾斜結構,確保處理過的小麥順利進入到輸送機構上,脫粒框由左到右并排設置有兩個相互作用的脫粒支鏈,可以確保小麥和麥秸完全分離,避免二次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篩分機構包括對稱安裝在脫粒框上端的兩個滑塊,兩個滑塊對移動板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同時可以輔助移動板運動,且兩個滑塊對移動板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兩個滑塊上安裝有移動板,移動板上通過電機座安裝有移動電機,移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齒輪,脫粒框上端安裝有與齒輪相嚙合的齒條,移動板的下端安裝有呈倒T型結構的支撐架,支撐架安裝在與脫粒框上端對應的矩形槽內,支撐架的下端通過銷軸連接有篩分爪,篩分爪的內壁上通過銷軸與氣缸的頂端相連,氣缸的底端通過銷軸與支撐架相連,移動電機帶動齒輪在齒條上進行移動,同步帶動移動板運動,移動板在兩個滑塊的作用下,帶動支撐架上的篩分爪進行前后運動,氣缸帶動篩分爪進行調節,保證篩分爪可以在合適的位置對麥稈進行處理,確保工作的穩定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脫粒支鏈包括通過電機座安裝在脫粒框前端外壁上的脫粒電機,脫粒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軸承安裝在脫粒框上,脫粒電機輸出軸的后端與脫粒輥的前端相連,脫粒輥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脫粒框后端內壁上,脫粒電機帶動脫粒輥轉動,對進入到脫粒框內的小麥麥稈進行快速處理,無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架上端的寬度小于脫粒框上端對應矩形槽的寬度,保證支撐架可以在脫粒框上端矩形槽內前后移動,提高了工作的穩定性。
工作時,本實用新型安裝在現有的小車上,首先工人將本實用新型推到指定工作位置,然后角度調節機構上的三個電動推桿通過銷軸帶動脫粒機構上的收割機構運動到合適位置,接著收割機構上的驅動電機帶動第一主動帶輪轉動,第一主動帶輪通過第一同步帶帶動第一從動帶輪上的滾筒同步轉動,滾筒帶動四個收割刀對成熟的小麥麥稈進行收割,收割后的小麥麥稈進入到脫粒機構,此時脫粒機構上的兩個脫粒支鏈開始工作,兩個脫粒支鏈上的兩個脫粒電機帶動兩個相互作用的脫粒輥轉動,對進入到脫粒框內的小麥麥稈進行快速處理,使小麥和麥稈分離,此時篩分機構上的移動電機帶動齒輪在齒條上進行移動,同步帶動移動板運動,移動板在兩個滑塊的作用下,帶動支撐架上的篩分爪進行運動,氣缸帶動篩分爪調節到合適位置,齒輪與齒條相配合帶動篩分爪運動到脫粒框后端,將分離出來的麥稈排出,分離出來的小麥通過脫粒框右端的出料口輸送到輸送機構,此時輸送機構上的輸送電機帶動主動滾輪轉動,主動滾輪通過第二同步帶帶動第二從動帶輪轉動,同時帶動第二從動帶輪上的主動滾輪同步運動,主動滾輪在從動滾輪的輔助下,帶動輸送帶進行運動,輸送帶兩端的凸緣和輸送帶上的擋塊同步運動,防止小麥在輸送過程中灑出,小麥通過導引板輸送到篩分架,此時旋轉電機帶動扇葉旋轉,扇葉旋轉產生的風力把篩分架上小麥的雜質清理掉,小麥通過篩分架底部的篩分孔輸送到烘干箱內,同時三個液壓缸帶動烘干箱旋轉調節,使烘干箱內的小麥可以均勻受熱,實現自動收割小麥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設計了角度調節機構,角度調節機構上的三個電動推桿通過銷軸帶動脫粒機構上的收割機構進行角度調節,保證收割機構可以在合適位置進行工作,從而達到快速有效的收割,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收割機構,收割機構上的驅動電機帶動第一主動帶輪轉動,第一主動帶輪通過第一同步帶帶動第一從動帶輪上的滾筒同步轉動,滾筒帶動四個收割刀對成熟的小麥麥稈進行收割,整個過程無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3、本實用新型設計了輸送機構,輸送機構上的輸送電機帶動主動滾輪轉動,主動滾輪通過第二同步帶帶動第二從動帶輪轉動,同時帶動第二從動帶輪上的主動滾輪同步運動,主動滾輪在從動滾輪的輔助下,帶動輸送帶進行運動,輸送帶兩端的凸緣和輸送帶上的擋塊可以防止小麥在輸送過程中灑出,避免浪費,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種植分散的小麥需要人工進行收割,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難題,實現了自動收割小麥的功能,且具有穩定性好,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結構示意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脫粒機構與篩分機構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自動化小麥收割機,包括底板1,底板1的左端安裝有角度調節機構2,角度調節機構2上安裝有脫粒機構3,脫粒機構3上端左側安裝有收割機構4,角度調節機構2可以帶動安裝在脫粒機構3上的收割機構4進行角度調節,脫粒機構3可以使小麥與麥稈分離,脫粒機構3上端安裝有篩分機構5,篩分機構5可以把分離出來的麥稈篩分出去,底板1中部安裝有輸送機構6,輸送機構6可以對分離出來的小麥進行運輸,底板1右端對稱安裝有兩塊立板7,兩塊立板7的上端安裝有篩分架8,篩分架8的底部均勻設置有篩分孔,篩分架8可以對小麥進行進一步的清理,篩分架8的前端安裝有旋轉電機9,旋轉電機9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扇葉10,旋轉電機9帶動扇葉10旋轉,扇葉10旋轉產生的風力可以把篩分架8上小麥種的雜質清理掉,兩塊立板7之間通過銷軸與烘干箱11相連,烘干箱11可以對小麥進行烘干,底板1的右端通過銷軸連接有三個液壓缸12,三個液壓缸12的頂端通過銷軸與烘干箱11相連,烘干箱11與底板1之間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彈簧13,三個液壓缸12帶動烘干箱11旋轉調節,使烘干箱11內的小麥可以均勻受熱,達到充分烘干的效果限位彈簧13對烘干箱11起到了緩沖和限位的作用。
所述收割機構4包括安裝在脫粒機構3上的橫板41,且橫板41為向下傾斜結構,保證收割的小麥麥稈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進入到脫粒機構3內,橫板41上對稱安裝有兩塊連接板42,兩塊連接板42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滾筒43,滾筒43上均勻設置有四個收割刀44,滾筒43的前端與從第一從動帶輪45相連,位于滾筒43前端的連接板42外壁上通過電機座安裝有驅動電機46,驅動電機46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一主動帶輪47,第一主動帶輪47與第一從動帶輪45之間通過第一同步帶48相連,驅動電機46帶動第一主動帶輪47轉動,第一主動帶輪47通過第一同步帶48帶動第一從動帶輪45上的滾筒43同步轉動,滾筒43帶動四個收割刀44對成熟的小麥麥稈進行收割,整個過程無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所述輸送機構6包括對稱安裝在底板1上的兩塊第一豎板61,兩塊第一豎板61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主動滾輪62,主動滾輪62的前端與第二從動帶輪63相連,底板1上通過電機座安裝有輸送電機64,輸送電機64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主動帶輪65,第二主動帶輪65與第二從動帶輪63之間通過第二同步帶66相連,底板1中部對稱安裝有兩塊第二豎板67,兩塊第二豎板67之間安裝有導引板68,導引板68對小麥起到了導引的作用,兩塊第二豎板67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從動滾輪69,主動滾輪62與從動滾輪69之間通過輸送帶610相連,輸送帶610的兩端對稱設置有由柔性材質組成的凸緣611,輸送帶上均勻設置有擋塊612,輸送電機64帶動主動滾輪62轉動,主動滾輪62通過第二同步帶66帶動第二從動帶輪63轉動,同時帶動第二從動帶輪63上的主動滾輪62同步運動,主動滾輪62在從動滾輪69的輔助下,帶動輸送帶610進行運動,輸送帶610兩端的凸緣611和輸送帶610上的擋塊612可以防止小麥在輸送過程中灑出,避免浪費,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角度調節機構2包括通過銷軸連接在底板1上的三個電動推桿21,每個電動推桿21的頂端均通過銷軸連接在脫粒機構3上,底板1與脫粒機構3之間對稱安裝有兩個緩沖彈簧22,底板1的左端內側對稱安裝有兩塊支撐板23,兩塊支撐板23之間通過銷軸與脫粒機構3相連,三個電動推桿21通過銷軸帶動脫粒機構3上的收割機構4進行角度調節,保證收割機構4可以在合適位置進行工作,從而達到快速有效的收割,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脫粒機構3包括通過銷軸與三個電動推桿21相連的脫粒框31,脫粒框31的上端設置有兩個矩形槽,脫粒框31左側的矩形槽可以保證收割機構4收割的小麥麥稈順利的進入到脫粒框31內,脫粒框31的右端設置有出料口,脫粒框31的后端為開口結構,保證篩分機構5可以把分離出來的麥稈篩輸送出去,且脫粒框31的底部為向下傾斜結構,確保處理過的小麥順利進入到輸送機構6上,脫粒框31由左到右并排設置有兩個相互作用的脫粒支鏈32,可以確保小麥和麥秸完全分離,避免二次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篩分機構5包括對稱安裝在脫粒框31上端的兩個滑塊51,兩個滑塊51對移動板52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同時可以輔助移動板52運動,且兩個滑塊51對移動板5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兩個滑塊51上安裝有移動板52,移動板52上通過電機座安裝有移動電機53,移動電機53的輸出軸上安裝有齒輪54,脫粒框31上端安裝有與齒輪54相嚙合的齒條55,移動板52的下端安裝有呈倒T型結構的支撐架56,支撐架56安裝在與脫粒框31上端對應的矩形槽內,支撐架56的下端通過銷軸連接有篩分爪57,篩分爪57的內壁上通過銷軸與氣缸58的頂端相連,氣缸58的底端通過銷軸與支撐架56相連,移動電機53帶動齒輪54在齒條55上進行移動,同步帶動移動板52運動,移動板在兩個滑塊51的作用下,帶動支撐架56上的篩分爪57進行前后運動,氣缸58帶動篩分爪57進行調節,保證篩分爪57可以在合適的位置對麥稈進行處理,確保工作的穩定性。
所述脫粒支鏈32包括通過電機座安裝在脫粒框31前端外壁上的脫粒電機321,脫粒電機321的輸出軸通過軸承安裝在脫粒框31上,脫粒電機321輸出軸的后端與脫粒輥322的前端相連,脫粒輥322的后端通過軸承安裝在脫粒框31后端內壁上,脫粒電機321帶動脫粒輥322轉動,對進入到脫粒框31內的小麥麥稈進行快速處理,無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支撐架56上端的寬度小于脫粒框31上端對應矩形槽的寬度,保證支撐架56可以在脫粒框31上端矩形槽內前后移動,提高了工作的穩定性。
工作時,本實用新型安裝在現有的小車上,首先工人將本實用新型推到指定工作位置,然后角度調節機構2上的三個電動推桿21通過銷軸帶動脫粒機構3上的收割機構4運動到合適位置,接著收割機構4上的驅動電機46帶動第一主動帶輪47轉動,第一主動帶輪47通過第一同步帶48帶動第一從動帶輪45上的滾筒43同步轉動,滾筒43帶動四個收割刀44對成熟的小麥麥稈進行收割,收割后的小麥麥稈進入到脫粒機構3,此時脫粒機構3上的兩個脫粒支鏈32開始工作,兩個脫粒支鏈32上的兩個脫粒電機321帶動兩個相互作用的脫粒輥322轉動,對進入到脫粒框31內的小麥麥稈進行快速處理,使小麥和麥稈分離,此時篩分機構5上的移動電機53帶動齒輪54在齒條55上進行移動,同步帶動移動板52運動,移動板在兩個滑塊51的作用下,帶動支撐架56上的篩分爪57進行運動,氣缸58帶動篩分爪57調節到合適位置,齒輪54與齒條55相配合帶動篩分爪57運動到脫粒框31后端,將分離出來的麥稈排出,分離出來的小麥通過脫粒框31右端的出料口輸送到輸送機構6,此時輸送機構6上的輸送電機64帶動主動滾輪62轉動,主動滾輪62通過第二同步帶66帶動第二從動帶輪63轉動,同時帶動第二從動帶輪63上的主動滾輪62同步運動,主動滾輪62在從動滾輪69的輔助下,帶動輸送帶610進行運動,輸送帶610兩端的凸緣611和輸送帶610上的擋塊612同步運動,防止小麥在輸送過程中灑出,小麥通過導引板68輸送到篩分架8,此時旋轉電機9帶動扇葉10旋轉,扇葉10旋轉產生的風力把篩分架8上小麥的雜質清理掉,小麥通過篩分架8底部的篩分孔輸送到烘干箱11內,同時三個液壓缸12帶動烘干箱11旋轉調節,使烘干箱11內的小麥可以均勻受熱,實現自動收割小麥的功能,解決了現有種植分散的小麥需要人工進行收割,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難題,達到了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