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漁業生產領域,具體是一種魚苗放養消毒桶。
背景技術:
魚苗體外消毒是魚苗生產的關鍵環節,淡水養殖使用的魚苗大多經過長時間的運輸,魚苗運輸到池塘后,由于沒有適合的消毒設備、操作不便以及水質、水溫不適等問題,一般不再消毒而經過水溫過度后,打開魚苗運輸袋直接放入池塘內,造成魚苗所帶病蟲害隨魚苗運輸袋進入池塘。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魚苗放養消毒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魚苗放養消毒桶,其特征是,消毒桶為圓柱形,在消毒桶的上方設置喇叭口,消毒桶外側上方設置浮圈,用于控制消毒桶在水體中的平衡與上浮,消毒桶的桶壁一側的底部設置活動折頁,活動折頁的另一邊連接桶底的一側,桶底的另一側連接牽拉繩,牽拉繩穿過設置于桶壁外側底部的底側固定環后,沿桶壁上行,穿過設置于桶壁外側上部的上側固定環后,沿喇叭口壁的外側上行,在喇叭口的上沿處連接掛鉤,掛鉤懸掛于喇叭口上沿邊緣處,在消毒桶的桶壁一側設置刻度,用于計算消毒桶內的水量,在刻度旁邊設置充氣管,充氣管向上沿桶壁內側、喇叭口壁內側上行,連接到充氣裝置上,充氣管向下沿桶壁至桶底上方,在桶底上方與環形設置的充氣微管連接,充氣微管設置出氣微孔。
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消毒桶,在魚苗運輸到池塘前,把消毒桶置于池塘水體中,松開掛鉤,下放消毒桶桶底,至浮圈位于水面保持平衡時上拉牽拉繩,掛鉤懸掛于喇叭口壁上緣,消毒桶水體不與外部水體互通,根據刻度加注消毒藥物,打開充氣管曝氣攪勻水體,在魚苗運輸到池塘后,把魚苗袋放入池塘進行水溫過度,然后把魚苗倒入消毒桶,充氣微管保持充氣預防缺氧,達到消毒時間后松開掛鉤,桶底下放,魚苗從桶底處自行游出,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中:1喇叭口,2喇叭口壁,3消毒桶,4浮圈,5桶壁,6活動折頁,7桶底,8掛鉤,9牽拉繩,10上側固定環,11刻度,12充氣管,13底側固定環,14充氣微管。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魚苗放養消毒桶,其特征是,消毒桶3為圓柱形,在消毒桶3的上方設置喇叭口1,消毒桶3外側上方設置浮圈4,用于控制消毒桶3在水體中的平衡與上浮,消毒桶3的桶壁5一側的底部設置活動折頁6,活動折頁6的另一邊連接桶底7的一側,桶底7的另一側連接牽拉繩9,牽拉繩9穿過設置于桶壁7外側底部的底側固定環13后,沿桶壁7上行,穿過設置于桶壁7外側上部的上側固定環10后,沿喇叭口壁2的外側上行,在喇叭口1的上沿處連接掛鉤8,掛鉤8懸掛于喇叭口1上沿邊緣處,在消毒桶3的桶壁7一側設置刻度11,用于計算消毒桶3內的水量,在刻度11旁邊設置充氣管12,充氣管12向上沿桶壁5內側、喇叭口壁2內側上行,連接到充氣裝置上,充氣管12向下沿桶壁5至桶底7上方,在桶底7上方與環形設置的充氣微管14連接,充氣微管14設置出氣微孔。
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消毒桶,在魚苗運輸到池塘前,把消毒桶1置于池塘水體中,松開掛鉤8,下放消毒桶3桶底7,至浮圈4位于水面保持平衡時上拉牽拉繩9,掛鉤8懸掛于喇叭口壁2上緣,消毒桶3水體不與外部水體互通,根據刻度11加注消毒藥物,打開充氣管12曝氣攪勻水體,在魚苗運輸到池塘后,把魚苗袋放入池塘進行水溫過度,然后把魚苗倒入消毒桶3,充氣微管14保持充氣預防缺氧,達到消毒時間后松開掛鉤8,桶底7下放,魚苗從桶底7處自行游出,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