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苗木培育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造林培育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木材的需求大增,造成亂砍亂伐,土地沙化,空氣質量下降。
為了恢復砍伐的植被,需要培育出合適的苗木進行人工植樹造林,通過人工培育苗種進行植被的快速覆蓋和恢復,苗木的培育裝置簡單,只能適用于某一特性的苗木,更換苗木后培育裝置不能滿足需要,造成培育裝置的閑置或培育成功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背景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造林培育裝置,能夠滿足多種苗木培育要求,培育條件更改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造林培育裝置,包括由隔板構成的儲水區、回水區、出水區、輸水區和培育區。
所述培育區的隔板上設置有布水孔,內部填充土壤或培養基;
所述出水區內設置有帶管道的輸水泵,管道能夠調整角度和方向,可以在回水區和儲水區之間切換;
所述儲水區內設置與加熱管和溫度傳感器;
還包括控制器,其中輸水泵、加熱管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儲水區和出水區之間連接有連通管,并通過閥門控制連通管的通斷。
優選的,所述輸水區通過隔板與出水區和回水區構成水輸送循環。
優選的,所述儲水區內設置有標尺,計量儲水區內水的體積。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培育裝置結構簡單,適用面廣;
2、裝置更改簡單,也可進行搭接安裝,節省占地面積;
3、透氣和通風性能良好,且利于滅菌消毒,減少病毒細菌侵害;
4、易于清潔。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儲水區,2、回水區,3、出水區,4、輸水區,5、培育區,6、隔板,7、布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造林培育裝置,包括由隔板6構成的儲水區1、回水區2、出水區3、輸水區4和培育區5。
培育區5的隔板6上設置有布水孔7,內部填充土壤或培養基;
出水區3內設置有帶管道的輸水泵,管道能夠調整角度和方向,可以在回水區2和儲水區1之間切換;
儲水區1內設置與加熱管和溫度傳感器;
還包括控制器,其中輸水泵、加熱管和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儲水區1和出水區3之間連接有連通管,并通過閥門控制連通管的通斷。
進一步的,輸水區4通過隔板6與出水區3和回水區2構成水輸送循環。
進一步的,儲水區1內設置有標尺,計量儲水區1內水的體積。
使用方法:
將苗木栽種到培育區5的土壤或培養基中,在儲水區1內通過標尺刻度放入適量的水,將化肥或營養液等加入其中,開啟溫度傳感器和加熱管,加熱到25~28度后停止加熱,開啟連通管閥門,將儲水區1和出水區3聯通,開啟輸水泵,在儲水區1和出水區3之間循環15~20分鐘,將化肥或營養液充分與水混合;
將輸水泵的管道切換到回水區2,水經過輸水區4循環后流回出水區3,并持續循環,水通過隔板6上的布水孔7滲入培育區5,使苗木充分吸收;
根據苗木的生長特性調節水的灌溉時間,灌溉結束后,關閉連通管的閥門,將輸水泵的管道切換回儲水區1,將輸水區4的水排入儲水區1等待下一次灌溉。
輸水區4可以隨時調整是否含水或水的量,利于苗木的培育,在無水時,輸水區4也可通過布水孔7實現土壤或培養基的排水,根系的呼吸,防止發生爛根等病害。
整個裝置也可疊加使用,減少占地面積,提高培育數量。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凡依本實用新型的要求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謂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與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