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畜牧養(yǎng)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豬舍用飼料自動輸送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將谷類、麩糠、薯類、牧草、農(nóng)副產(chǎn)品、畜產(chǎn)副產(chǎn)品乃致殘湯剩飯搗碎混合成泥狀的干飼料喂豬是我國傳統(tǒng)的喂養(yǎng)方式,現(xiàn)在農(nóng)村家庭和小規(guī)模飼養(yǎng)甚至個別大型豬場仍在沿用這種方法。這樣的飼料多依靠人工來飼喂,用工多,勞動強度大,效率低,養(yǎng)殖成本高;同時,育肥豬飼喂時,各階段飼料與豬體重階段做不到精準,只能靠感覺判斷豬的體重,喂不同階段飼料,影響豬的生長速度,豬場效率低。而且干飼料對豬的健康狀況有一些負面影響,容易造成豬群呼吸道疾病、腸道潰瘍,另外,干飼料適口性差,也不利于飼料的消化吸收,采用濕料喂養(yǎng)可以避免以上缺點。
而且,從合理利用資源,提高養(yǎng)殖效益的角度出發(fā),使用稀飼料技術與設備有著廣闊的市場,只是目前稀飼料技術在我國工廠化豬場的應用不普遍,特別是機械化、自動化方面尚是空白,稀飼料調制、輸送和喂料設備的研制跟不上,是阻礙其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稀飼料的豬舍用飼料自動輸送系統(tǒng)是客觀需要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稀飼料混合均勻度高的豬舍用飼料自動輸送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豬舍用飼料自動輸送系統(tǒng),包括干飼料罐、蓄水罐、攪拌罐、稀飼料管路和給料計量閥,干飼料罐和蓄水罐分別與攪拌罐進料口連接,稀飼料管路連接在攪拌罐出料口,多個給料計量閥安裝在稀飼料管路末端;所述干飼料罐與攪拌罐之間設置有螺旋輸送器,所述蓄水罐與攪拌罐之間的聯(lián)通管路上按順序串聯(lián)設置有輸水泵和第二電磁閥;
稀飼料管路上按照串聯(lián)連接的方式分別設置有超聲波濃度檢測儀、第三電磁閥、渣漿泵、第四電磁閥、流量計和止回閥,所述渣漿泵和第四電磁閥之間的稀飼料管路上設置有與攪拌罐上段聯(lián)通的支路,支路與攪拌罐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輸水泵和第二電磁閥之間的聯(lián)通管路上設置有與支路連通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設置有第五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tǒng)還包括氣體加壓裝置,所述氣體加壓裝置包括串聯(lián)安裝的空壓機、蓄能器、第六電磁閥和壓力傳感器,所述氣體加壓裝置聯(lián)通于稀飼料管路上止回閥的下游。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罐內的攪拌器為螺旋漿葉式攪拌器或扇形槳葉式攪拌器。
進一步的,所述螺旋輸送器內部設置有重量計量器。
本實用新型將飼料調配成漿料喂養(yǎng),系統(tǒng)的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稀飼料混合均勻度高,既節(jié)省了勞動力,也為生豬的飲食健康提供了保障,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原理示意圖。
圖中:1-干飼料罐;2-螺旋輸送器;3-攪拌罐;4-第二電磁閥;5-蓄水罐;6-輸水泵;7-旁通管;8-第五電磁閥;9-流量計;10-止回閥;11-壓力傳感器;12-給料計量閥;13-蓄能器;14-空壓機;15-氣體加壓裝置;16-第四電磁閥;17-第六電磁閥;18-第一電磁閥;19-稀飼料管路;20-渣漿泵;21-第三電磁閥;22-超聲波濃度檢測儀;23-支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豬舍用飼料自動輸送系統(tǒng),包括干飼料罐1、蓄水罐5、攪拌罐3、稀飼料管路19和給料計量閥12,干飼料罐1和蓄水罐5分別與攪拌罐3進料口連接,稀飼料管路19連接在攪拌罐3出料口,多個給料計量閥12安裝在稀飼料管路19末端;所述干飼料罐1與攪拌罐3之間設置有螺旋輸送器2,所述蓄水罐5與攪拌罐3之間的聯(lián)通管路上按順序串聯(lián)設置有輸水泵6和第二電磁閥4;稀飼料管路19上按照串聯(lián)連接的方式分別設置有超聲波濃度檢測儀22、第三電磁閥21、渣漿泵20、第四電磁閥16、流量計9和止回閥10,所述渣漿泵20和第四電磁閥16之間的稀飼料管路19上設置有與攪拌罐3上段聯(lián)通的支路23,支路23與攪拌罐3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電磁閥18。所述輸水泵6和第二電磁閥4之間的聯(lián)通管路上設置有與支路23連通的旁通管7,所述旁通管7上設置有第五電磁閥8。所述系統(tǒng)還包括氣體加壓裝置15,所述氣體加壓裝置15包括串聯(lián)安裝的空壓機14、蓄能器13、第六電磁閥17和壓力傳感器11,所述氣體加壓裝置15聯(lián)通于稀飼料管路19上止回閥10的下游。所述攪拌罐3內的攪拌器為螺旋漿葉式攪拌器或扇形槳葉式攪拌器。所述螺旋輸送器2內部設置有重量計量器。
工作時,開啟螺旋輸送器2和輸水泵6,將干飼料罐1內的干料和蓄水罐5內的水輸送至攪拌罐3內,干料和水在攪拌罐3內攪拌,然后開啟渣漿泵20、第一電磁閥18、第三電磁閥21,關閉第五電磁閥8、第四電磁閥16,使攪拌罐3內的稀飼料進行內循環(huán),直至超聲波濃度檢測儀22所檢測的稀飼料濃度符合要求。稀飼料混合至合適濃度后關閉第一電磁閥18,開啟第四電磁閥16,稀飼料向外流出,由流量計9測量流出稀飼料的體積,直至將稀飼料輸送至給料計量閥12,按照生豬的需求給料。
當稀飼料管路19太長,導致稀飼料不能到達指定給料計量閥12時,開啟氣體加壓裝置15,向稀飼料管路19中輸送少量的空氣,使稀飼料與空氣混合,可以有效減少稀飼料密度、粘度、邊壁切應力及漿體內摩擦阻力,使稀飼料能夠到達遠方的指定地點。
在系統(tǒng)停止工作一段時間以后,系統(tǒng)需要進行清洗,開啟輸水泵6、第五電磁閥8,關閉第二電磁閥4、第一電磁閥18和第三電磁閥21,即可將不好清洗的稀飼料管路19沖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