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護。
背景技術:
現在的魚護多為柱狀,一般都是用漁網做網部(就是圍在外面的護欄),為了防止網部變形,每隔一段都會橫向設有支撐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因為漁網這種材料網眼較大,其與支撐圈之間的固定比較難,經常會出現:支撐圈(或者其兩者之間的固定線)將網部磨損,造成其整體損壞。特別是,經過長時間使用,支撐圈會生銹,加大對網部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魚護,其網部與支撐圈之間的固定較為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一種魚護,包括魚護本體,本體外固定漁網形成網部,網部橫向固定支撐圈,所述網部與支撐圈之間的固定具體為:網部向外側凹陷形成固定支撐圈的固定部,支撐圈整體位于固定部內,固定部上下兩側的邊緣部之間固定。
兩側的邊緣部之間通過線縫合固定。
固定部外整體包裹防護層,防護層上側的邊沿部、固定部的上側的邊緣部、固定部的下側的邊緣部與防護層下側的邊沿部,該四層整體通過線縫合固定。
防護層為織帶。
支撐圈的材料為鋼絲。
魚護的口部設有地插。
固定部外側設有提手。
魚護的底部設有十字狀加固織帶。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將支撐圈整體設在網部內側,網部對支撐圈形成多點支撐,有效分解了每個網眼處的受力,這樣每個網線分擔的力較小,網部與支撐圈的固定較為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支撐部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支撐部垂直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支撐部放大的垂直方向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底部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5所示,一種魚護,包括魚護本體,本體外固定漁網形成網部1,網部1橫向固定支撐圈2。
網部1與支撐圈2之間的固定具體為:網部1向外側凹陷形成固定支撐圈2的固定部11,支撐圈2整體位于固定部11內,固定部11上下兩側的邊緣部12之間固定。
兩側的邊緣部12之間通過線縫合固定。
固定部11外整體包裹防護層5,防護層5上側的邊沿部51、固定部11的上側的邊緣部12、固定部11的下側的邊緣部12與防護層5下側的邊沿部51,該四層整體通過線縫合固定。在固定部11增加一個保護層,會增加整體的耐磨度。防護層5可以為織帶,織帶能增加其耐磨性。
支撐圈2的材料為鋼絲,節省成本。
如圖1,魚護的口部設有地插8,方便其固定在水邊。
如圖1,固定部11外側設有提手81,方便提魚。
如圖5,魚護的底部設有十字狀加固織帶83,加強底部的支撐力。
如附圖1-5所示,其使用時, 與現有技術一樣。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整體構思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變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