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花盆,特別涉及一種防澇花盆。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之余喜歡種植花草,陶冶情操。在城市中種植花草,需要將花草置于花盆中并給予水分。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種植花草的經驗不足,人們時常會出現澆水過多的情況,導致花盆內發生內澇。積聚在花盆中的水會導致土壤中空氣減少,使花盆中的花草根部無法正常呼吸,造成腐爛,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澇花盆。該防澇花盆能夠避免土壤中的水過多。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防澇花盆,包括內側壁、頂壁、外側壁、內底壁和外底壁,所述內側壁、頂壁、外側壁、內底壁和外底壁之間形成空腔,所述內側壁設置有與空腔連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內側壁朝向外側壁的一側鉸接有用于活動封閉第一通孔的第一擋板,所述第一擋板遠離與內側壁鉸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擋板與內側壁鉸接的一端,所述內側壁垂直于內底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側壁和內底壁構成放置土壤和花草的空間。當內側壁中的水超過第一通孔的高度時,水會作用于第一擋板使第一擋板轉動,則水能夠從第一通孔中進入空腔,避免內側壁中的水過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側壁靠近外底壁的一端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中設置有可沿著缺口移動的儲水槽,所述儲水槽包括底板和側板,所述側板與外側壁抵接以封閉缺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儲水槽的設置起到將進入空腔中的水進行收集,便于再次利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側壁朝向內側壁的一側設置有凹槽,所述側板的外側設置有活動卡入凹槽中的凸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人們作用于側板使凸塊離開凹槽后,則側板能夠在人們的驅動下沿著缺口發生移動。凸塊卡入凹槽能夠起到限制側板隨意發生移動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儲水槽設置有用于驅動儲水槽移動的把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把手的設置便于人們驅動儲水槽沿著缺口進行移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側壁設置有位于缺口上方的第二通孔,所述外側壁背離內側壁的一側鉸接有用于活動封閉第二通孔的第二擋板,所述第二擋板遠離與內側壁鉸接的一端低于第二擋板與內側壁鉸接的一端,所述外側壁垂直于外底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澆水量達到從內側壁流入空腔中的水已經超過儲水槽的容納量時,水作用于第二擋板使第二擋板發生轉動,水能夠從第二通孔離開空腔。從而,當人們將儲水槽從缺口中取出時,能夠避免多余的水直接流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通孔高于第二通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水從內壁經過第一通孔進入空腔時,水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而內側壁和外側壁之間的間隙較小。因此,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齊平,因此水會直接沖擊到第二擋板上,導致第二擋板發生轉動,水從第二通孔離開空腔。而第一通孔高于第二通孔,則水沖擊到外側壁上,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當內側壁中的水超過第一通孔的高度時,水會作用于第一擋板使第一擋板轉動,則水能夠從第一通孔中進入空腔,避免內側壁中的水過多。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前視方向的剖視圖;
圖2為實施例去除儲水槽后的前視方向的剖視圖;
圖3為實施例中儲水槽的前視圖。
附圖標記:1、內側壁;2、頂壁;3、外側壁;4、內底壁;5、外底壁;6、空腔;7、第一通孔;8、第一擋板;9、第二通孔;10、第二擋板;11、缺口;12、儲水槽;13、底板;14、側板;15、凹槽;16、凸塊;17、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參照圖1、2和3,一種防澇花盆,包括內側壁1、頂壁2、外側壁3、內底壁4和外底壁5。內側壁1、頂壁2、外側壁3、內底壁4和外底壁5之間形成空腔6。內側壁1垂直于內底壁4,外側壁3垂直于外底壁5。內側壁1設置有第一通孔7,內側壁1朝向外側壁3的一側鉸接有第一擋板8。第一擋板8的面積大于第一通孔7的面積。第一擋板8遠離與內側壁1鉸接的一端低于第一擋板8與內側壁1鉸接的一端。
參照圖1、2和3,外側壁3設置有低于第一通孔7的第二通孔9。外側壁3背離內側壁1的一側鉸接有用于活動封閉第二通孔9的第二擋板10。第二擋板10的面積大于第二通孔9的面積。第二擋板10遠離與內側壁1鉸接的一端低于第二擋板10與內側壁1鉸接的一端。
參照圖1、2和3,外側壁3靠近外底壁5的一端設置有缺口11,缺口11與空腔6連通。第二通孔9靠近缺口11背離外底壁5的一側。缺口11處設置有可沿著缺口11移動的儲水槽12。儲水槽12包括底板13和側板14。底板13側板14的高度和缺口11的高度相等,側板14與外側壁3抵接。外側壁3朝向內側壁1的一側設置有呈半球狀的凹槽15,側板14的外側設置有呈半球狀的凸塊16。凸塊16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活動卡入凹槽15中。側板14露出空腔6外的一側設置有把手17,便于人們作用于把手17來驅動儲水槽12沿著缺口11移動。
工作過程:內側壁1和內底壁4構成放置土壤和花草的空間。當人們澆水時,水會進入內側壁1和內底壁4構成的空間內。當內側壁1中的水超過第一通孔7的高度時,水會作用于第一擋板8使第一擋板8轉動,則水能夠從第一通孔7中進入空腔6,避免內側壁1中的水過多。而進入空腔6中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積聚于儲水槽12中。當外力作用于把手17,使凸塊16能夠離開凹槽15,則儲水槽12能夠沿著缺口11移動至脫離空腔6,此時可將儲水槽12中的水進行回收利用。而當澆水量達到從內側壁1流入空腔6中的水已經超過儲水槽12的容納量時,水作用于第二擋板10使第二擋板10發生轉動,水能夠從第二通孔9離開空腔6。從而,當人們將儲水槽12從缺口11中取出時,能夠避免多余的水直接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