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
背景技術:
:
現在在給農作物進行壯苗時,都是將弧形支撐桿的兩端插入地下進行固定的,在一排弧形支撐桿上覆蓋上塑料布或者黑色的網布,這樣的結構只能夠使用一次,并且塑料布或者黑色容易被風吹的掀開,如果處理的不及時秧苗會被凍死,使用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重復利用,固定的牢固,使用安全的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其組成包括:弧形桿,所述的弧形桿的左側連接左支撐桿,所述的左支撐桿連接左固定板,所述的左固定板開有左固定孔,所述的左固定孔穿過左插地桿,所述的左插地桿的插地端部具有圓錐尖;所述的弧形桿的右側連接右支撐桿,所述的右支撐桿連接右固定板,所述的右固定板開有右固定孔,所述的右固定孔穿過右插地桿,所述的右插地桿的插地端部具有圓錐尖;所述的左支撐桿連接左固定件,所述的左固定件之間通過左組合壓板連接,所述的左組合壓板固定覆蓋在所述的弧形桿上的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的左側端;所述的右支撐桿連接右固定件,所述的右固定件之間通過右組合壓板連接,所述的右組合壓板固定覆蓋在所述的弧形桿上的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的右側端。
所述的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所述的左固定件與所述的右固定件均包括彈性開口環,所述的彈性開口環分別繞過所述的左支撐桿和所述的右支撐桿,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一側連接磁桿,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另一側開有一組鑲嵌槽,所述的鑲嵌槽連接磁板,所述的磁板吸合所述的磁桿固定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
所述的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所述的左組合壓板與所述的右組合壓板均包括下固定板,所述的下固定板的底部連接帶有錐尖的插地桿,所述的下固定板的頂部連接一組頂錐尖,所述的頂錐尖緊配合插入圓錐孔,所述的圓錐孔開在上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的上固定板與所述的下固定板之間分別壓住所述的塑料布或所述的黑色網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所述的頂錐尖分別穿過所述的塑料布或所述的黑色網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所述的下固定板連接所述的彈性開口環。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左插地桿和右插地桿能夠將左支撐桿和右支撐桿牢牢的固定住,使由左支撐桿、右支撐桿、弧形桿組成的支撐架固定的牢固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左固定件能夠將左組合壓板與左支撐桿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固定的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牢固穩定,右固定件能夠將右組合壓板與右支撐桿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固定的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牢固穩定,壯秧的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能夠很牢固的固定住塑料布或黑色網布,使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的保溫、遮蓋的效果好,壯秧的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過頂錐尖緊配合插入圓錐孔內固定,固定的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牢固,不怕風的破壞,并且左組合壓板、右組合壓板能夠通過插地桿進一步固定,使整體裝置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覆蓋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附圖2的左視圖。
附圖4是本產品彈性開口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其組成包括:弧形桿1,所述的弧形桿的左側連接左支撐桿2,所述的左支撐桿連接左固定板3,所述的左固定板開有左固定孔4,所述的左固定孔穿過左插地桿5,所述的左插地桿的插地端部具有圓錐尖6;所述的弧形桿的右側連接右支撐桿7,所述的右支撐桿連接右固定板8,所述的右固定板開有右固定孔9,所述的右固定孔穿過右插地桿10,所述的右插地桿的插地端部具有圓錐尖;所述的左支撐桿連接左固定件,所述的左固定件之間通過左組合壓板連接,所述的左組合壓板固定覆蓋在所述的弧形桿上的塑料布11的左側端;所述的右支撐桿連接右固定件,所述的右固定件之間通過右組合壓板連接,所述的右組合壓板固定覆蓋在所述的弧形桿上的塑料布的右側端。
所述的左固定件與所述的右固定件均包括彈性開口環12,所述的彈性開口環分別繞過所述的左支撐桿和所述的右支撐桿,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一側連接磁桿13,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另一側開有一組鑲嵌槽14,所述的鑲嵌槽連接磁板15,所述的磁板吸合所述的磁桿固定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
所述的左組合壓板與所述的右組合壓板均包括下固定板16,所述的下固定板的底部連接帶有錐尖的插地桿17,所述的下固定板的頂部連接一組頂錐尖18,所述的頂錐尖緊配合插入圓錐孔19,所述的圓錐孔開在上固定板20的底部,所述的上固定板與所述的下固定板之間分別壓住所述的塑料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所述的頂錐尖分別穿過所述的塑料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所述的下固定板連接所述的彈性開口環。
實施例2:
一種農作物培育壯苗裝置,其組成包括:弧形桿,所述的弧形桿的左側連接左支撐桿,所述的左支撐桿連接左固定板,所述的左固定板開有左固定孔,所述的左固定孔穿過左插地桿,所述的左插地桿的插地端部具有圓錐尖;所述的弧形桿的右側連接右支撐桿,所述的右支撐桿連接右固定板,所述的右固定板開有右固定孔,所述的右固定孔穿過右插地桿,所述的右插地桿的插地端部具有圓錐尖;所述的左支撐桿連接左固定件,所述的左固定件之間通過左組合壓板連接,所述的左組合壓板固定覆蓋在所述的弧形桿上的黑色網布的左側端;所述的右支撐桿連接右固定件,所述的右固定件之間通過右組合壓板連接,所述的右組合壓板固定覆蓋在所述的弧形桿上的黑色網布的右側端。
所述的左固定件與所述的右固定件均包括彈性開口環,所述的彈性開口環分別繞過所述的左支撐桿和所述的右支撐桿,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一側連接磁桿,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另一側開有一組鑲嵌槽,所述的鑲嵌槽連接磁板,所述的磁板吸合所述的磁桿固定所述的彈性開口環的開口端。
所述的左組合壓板與所述的右組合壓板均包括下固定板,所述的下固定板的底部連接帶有錐尖的插地桿,所述的下固定板的頂部連接一組頂錐尖,所述的頂錐尖緊配合插入圓錐孔,所述的圓錐孔開在上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的上固定板與所述的下固定板之間分別壓住所述的所述的黑色網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所述的頂錐尖分別穿過所述的所述的黑色網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所述的下固定板連接所述的彈性開口環。
工作原理:
將左插地桿和右插地桿插入地下固定,將塑料布或黑色網布覆蓋在弧形桿上,并使左側垂到地面、右側垂到地面,將塑料布或黑色網布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進行固定,并將彈性開口環分別固定在左支撐桿和右支撐桿上,再將插地桿插入地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