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具體為一種棉花抗旱的方法。
背景技術:
1、棉花比較耐旱,但不能受旱,水分是棉花生長發育必須的物質基礎,也是棉花體內含量最多的組成部分,據研究,生產100公斤/畝皮棉,需要耗水量為450立方左右,棉花一生中分為苗期、蕾期、花鈴期、吐絮期,由于生長期不同,需水量也不同,從播種到出苗期土壤持水量以70%為宜,過少種子受落干,影響發芽,過多會使種子霉爛,苗病嚴重,蕾期土壤持水量以60-70%為宜,花鈴期土壤持水量以70-80%為宜,過少會使棉花生長不良,易早衰,過多易狂長,使蕾鈴脫落,吐絮期以土壤持水量55-60%為宜,不能過多、過少,以利棉花吐絮,提高質量,干旱是影響棉花生產的制約因素,遇春旱難抓苗,遇伏旱難保桃,所以如何搞好抗旱節水,就成為棉花能否豐產增收的重要技術措施;
2、然而當前在棉花種植的抗旱過程中,僅通過單一的水分補充的方式來進行抗旱,以此到棉花種植過程中水力資源的消耗巨大,并且抗旱的效果較低,無法從全面抗旱的角度來提升棉花的抗旱能力,從而使得單株棉花的產量不達標,影響棉花產量。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提供一種棉花抗旱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當前在棉花種植的抗旱過程中,僅通過單一的水分補充的方式來進行抗旱,以此到棉花種植過程中水力資源的消耗巨大,并且抗旱的效果較低,無法從全面抗旱的角度來提升棉花的抗旱能力,從而使得單株棉花的產量不達標,影響棉花產量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棉花抗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3、s1、選擇種植區內抗旱性較強的棉花品種;
4、s2、在棉花栽培技術方面進行優化管理;
5、s3、采用高效節水的灌溉方式來進行主動灌溉;
6、s4、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培土和施肥管理;
7、s5、通過輔助手段進行綜合抗旱管理。
8、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s1中,在選擇棉花品種時,應根據種植地區來選擇抗旱性強的棉花品種,通過選擇抗旱性較強的棉花品種,來直接有效的提高棉花的抗旱能力,同時在選用棉花種子前還需要通過實驗篩選的方式來篩選出抗旱性高的種子;
9、并在棉花品種選擇時,還要確保選擇的棉花品種具有發達的根系和較小的葉片,棉花品種的發達根系能夠有效深入土壤層,使棉花在干旱時能夠吸收更多的地下水資源,從而提高棉花根部對水分的吸收效果,而棉花平整的較小葉片可以減少棉花葉片的蒸騰作用,降低水分散失。
10、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s2中,在棉花栽培技術方面進行優化管理時主要包括對土壤進行深耕處理、合理控制棉花的栽培密度、以覆蓋保水的方式進行栽培;
11、對土壤進行深耕處理是將棉花種植區域的土壤進行深耕,通過深耕處理使土壤保持松軟疏松的狀態,便于雨水的下沉儲存,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從而在棉花生長過程,利用下沉的雨水來對旱季的棉花進行補水。
12、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合理控制棉花的栽培密度是對棉花種植的密度進行調控,需要根據種植的棉花品種的抗旱能力以及種植區域的土壤含水量來進行確定,通過調控種植密度來減少棉花之間對水分的競爭,提升棉花整體的生長效果,同時通過密度控制還可以改善棉花種植田間的通風透光效果,以此來避免水分蒸發過快;
13、在棉花品種自身的抗旱能力強,以及種植區域的土壤含水量高時,可提高棉花的種植密度,而在棉花品種自身的抗旱能力低,以及種植區域的土壤含水量低時,需要降低棉花的種植密度。
14、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以覆蓋保水的方式進行栽培是指在棉花種植的兩側區域覆蓋小麥秸稈、玉米秸稈和樹葉,控制覆蓋的厚度為6-12cm,確保覆蓋的農業廢棄物不會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通過覆蓋農業廢棄物來遮擋陽光,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避免棉花根部出現旱情,并且農業廢棄物在腐爛后還能夠進行增肥,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提高土壤對棉花的保水能力。
15、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s3中,在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灌溉時,主要通過滴灌的方式來進行灌溉,利用滴灌滴頭使水緩慢地滴入棉花根部附近的土壤內,通過將水直接補充到棉花根系的吸收區域內,實現精準灌溉,減少補充的水分在田間的蒸發,提高棉花的補水效果;
16、在對棉花進行灌溉時,需要根據棉花的生長階段和土壤干濕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灌溉處理,具體在棉花的苗期、蕾期和花鈴期的生長階段根據棉花所需含水量的不同來分別在各階段進行不同補水量的灌溉處理。
17、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s3中,在灌溉處理時需要對棉花進行主動灌溉處理,通過在棉花種植區域的土壤內安裝土壤濕度傳感器來監測土壤濕度,并在土壤濕度符合灌溉閾值時,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來使滴灌設備響應啟動,實現灌溉時間的主動確定,在棉花不同的生長階段灌溉設定的閾值也不同,滴灌設備的灌溉量也會不同。
18、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s4中,具體包括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培土管理和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施肥管理;
19、在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培土管理時是指在棉花生長期間對棉花根部通過小型翻耕機來進行翻耕處理,以此來切斷棉花根部外圍的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中耕深度控制在5-10厘米,并及時對棉花根部進行培土處理,使棉花根部區域的土壤形成土堆,以此來促進棉花根部的生長,提高棉花根部的下扎深度,使棉花根部能夠更好的吸收深層土壤中的水分,增強棉花的抗旱能力;
20、在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施肥管理時,可將肥料溶解在施肥罐中,通過滴灌系統一起施入土壤內,以此來提高棉花種植土壤的肥力和棉花的抗旱能力,在施肥過程中,需要選擇磷鉀肥,施用磷鉀肥能夠有效促進棉花根系的生長,提高棉花根系的主動吸水能力,同時還需要根據棉花植株的生長情況來進行肥料補充。
21、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s5中,在進行綜合抗旱管理時,具體包括修剪管理和遮陽管理;
22、所述修剪管理是指定期修剪棉花植株的枝條,減少棉花植株的整體體積,從而減輕棉花的水分消耗,降低棉花植株對水分的需求,進一步保證其抗旱能力;
23、所述遮陽管理是指通過遮陽的手段來避免太陽光對棉花植株進行直射,可通過搭建遮陽網的方式,減少棉花植株對太陽光的接受程度,從而降低棉花植株的水分蒸發。
2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25、1、通過選擇抗旱性較強的棉花品種,來直接有效的提高棉花的抗旱能力,并且通過實驗篩選的方式來篩選出抗旱性高的種子,確保后續種植的棉花具有高抗旱性,且選擇具有發達根系和較小葉片的棉花品種,使棉花的根系能夠有效深入土壤層,能夠吸收更多的地下水資源,提高棉花根部對水分的吸收效果,同時棉花較小的葉片可以減少棉花葉片的蒸騰作用,降低水分散失,實現了在選種方面使棉花自身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26、2、通過對棉花種植的土壤進行深耕處理,能夠使種植土壤保持松軟疏松的狀態,便于雨水的下沉儲存,方便在棉花生長過程,利用下沉的雨水來對旱季的棉花進行補水,且通過對棉花種植的密度進行調控,來有效的減少了棉花之間對水分的競爭,還可以改善棉花種植田間的通風透光效果,提升棉花整體的生長效果,同時以覆蓋保水的方式進行栽培,能夠有效的對棉花種植區域遮擋陽光,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并且農業廢棄物在腐爛后還能夠進行增肥,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進一步提高土壤對棉花的保水能力。
27、3、通過滴灌的方式來進行灌溉,能夠將水直接補充到棉花根系的吸收區域內,實現精準灌溉,減少補充的水分在田間的蒸發,提高棉花的補水效果,并且根據棉花的生長階段和土壤干濕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灌溉處理,方便根據棉花不同生長階段所需含水量的不同來進行不同補水量的灌溉處理,同時通過對棉花進行主動灌溉處理,方便在土壤干燥的第一時間進行主動補水,避免水分缺失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
28、4、通過對生長過程的棉花進行翻耕培土處理,以此來有效切斷棉花根部外圍的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同時通過對棉花根部進行培土處理,使棉花根部區域的土壤形成土堆,以此來促進棉花根部的生長,提高棉花根部的下扎深度,使棉花根部能夠更好的吸收深層土壤中的水分,增強棉花的抗旱能力,并且將肥料溶解在施肥罐中,通過滴灌系統一起施入土壤內,以此來提高棉花種植土壤的肥力和棉花的抗旱能力。
29、5、通過對棉花植株的枝條進行修剪管理,以此來減少棉花植株的整體體積,減輕棉花的水分消耗,降低棉花對水分的需求,且結合搭建遮陽網的方式,來減少棉花植株對太陽光的接受程度,從而進一步降低棉花植株的水分蒸發,提高其應對旱情的能力。
30、綜合上述,通過在棉花的選種過程、在棉花種植的深耕處理過程、灌溉補水過程、對生長棉花的翻耕培土過程、施肥過程、修剪和遮陽處理過程,均實現了不同方式的處理,且通過多方面不同的處理措施,來整體提高棉花的抗旱性,解決了棉花抗旱方式單一,影響收成的問題,同時通過多方便的舉措對棉花進行抗旱處理,有效保障棉花的正常生長和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