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co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CO2氣肥增施裝置,屬于農業施肥領域。
中國專利ZL92242355.5介紹的溫室氣肥增施裝置,通過對煤的燃氣進行凈化處理,吸收有害成分后,向溫室施放CO2。實踐中發現,在不降低性能指標的前提下,該裝置的結構可以進一步簡化。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的CO2氣肥增施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含碳燃料的燃氣引入裝有吸收液的容器底部,由曝氣管分解成微小氣泡,在鼓泡過程中進行氣液兩相反應,使燃氣中的SO2、灰塵、煤焦油等有害成分被吸收液所吸收,CO2等無害氣體從液面逸出,并被空氣壓縮機(或真空泵)從容器內抽出,作為氣肥排放在溫室內。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氣液兩相反應中,即對燃氣的多種有害成分同時進行了化學吸收和物理吸收,因此結構十分簡單。并且由于進入空氣壓縮機的氣體經過除塵、脫硫等凈化處理,因此有利于空氣壓縮機的長期可靠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
給出。
附圖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CO2氣肥增施裝置的原理結構圖。
該裝置包括一個帶有密封蓋(11)的吸收液容器(7),容器底部的曝氣管(8)同容器的進氣接管咀(10)通過管路相連,容器內裝有吸收液(8),其液位高度為25~45厘米,容器的出氣接管咀(6)通過管路(5)與空氣壓縮機(或真空泵)(4)的進氣口相連,容器的進氣接管咀(10)通過管路(3)同煙筒(2)相通。
煤爐(1)點燃后,含有大量CO2的燃氣經過煙筒(2)而降溫。空氣壓縮機工作后,密封容器的上部被抽真空,燃氣在負壓作用下經管路(3)進入容器內,被曝氣管(8)分解為微小氣泡,在吸收液(8)內進行氣液兩相反應,完成除塵、脫硫等凈化處理后,從液面逸出,再被空氣壓縮機(4)抽出,作為氣肥排放到溫室內。
權利要求1.一種CO2氣肥增施裝置,包括密封的吸收液容器(7)、空氣壓縮機(或真空泵)(4)等,其特征在于容器的出氣接管咀(6)同空氣壓縮機的進氣口通過管路(5)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容器內吸收液的液面高度為25~45厘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CO
文檔編號A01G7/02GK2302641SQ9725079
公開日1999年1月6日 申請日期1997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1997年8月25日
發明者肖進, 張弘, 王來鵬, 劉京平, 梁殿國 申請人:北京長纓機電設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