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植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放置植物的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植物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在現有植物種植的裝置中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其根據植物的長勢高度和寬度進行種植裝置大小的設置;現有的小型植物種植裝置主要為花盆,其包括主體,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主體頂部開口,并且放置腔與開口相通;這種植物種植裝置使用中發現,其需要人工不斷注水,從而導致其需要人工不斷監控其生長;并且其經常出現種植基質丟失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止種植基質丟失,并且減少人工監控次數,節省了人力資源的植物種植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包括主體,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主體頂部開口,并且放置腔與開口相通;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橫向放置在放置腔內,并在基座內設置有種植腔,所述種植腔與放置腔相通,所述基座的下方設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與基座相通,并在基座與引水管連通處設置有海綿。
[0005]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還包括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為多組,并且多組通氣孔環繞設置在所述主體側壁上,所述多組通氣孔與放置腔相通。
[0006]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所述通氣孔為16組。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海綿達到防止種植基質丟失的效果,并且通過放置腔內底部可以放置水后通過引水管引水至基座的種植腔內,節省了人力資源,簡單實用。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包括主體1,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2,主體頂部開口,并且放置腔與開口相通;還包括基座3,基座橫向放置在放置腔內,并在基座內設置有種植腔,種植腔與放置腔相通,基座的下方設置有引水管4,引水管與基座相通,并在基座與引水管連通處設置有海綿5;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海綿達到防止種植基質丟失的效果,并且通過放置腔內底部可以放置水后通過引水管引水至基座的種植腔內,節省了人力資源,簡單實用。
[0011]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還包括通氣孔6,通氣孔為多組,并且多組通氣孔環繞設置在主體側壁上,多組通氣孔與放置腔相通。
[0012]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通氣孔為16組。
[001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植物種植裝置,包括主體,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主體頂部開口,并且放置腔與開口相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橫向放置在放置腔內,并在基座內設置有種植腔,所述種植腔與放置腔相通,所述基座的下方設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與基座相通,并在基座與引水管連通處設置有海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為多組,并且多組通氣孔環繞設置在所述主體側壁上,所述多組通氣孔與放置腔相通。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孔為16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放置植物的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植物種植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植物種植裝置防止種植基質丟失,并且減少人工監控次數,節省了人力資源;包括主體,主體的內部設置有放置腔,主體頂部開口,并且放置腔與開口相通;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橫向放置在放置腔內,并在基座內設置有種植腔,所述種植腔與放置腔相通,所述基座的下方設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與基座相通,并在基座與引水管連通處設置有海綿。
【IPC分類】A01G31/02
【公開號】CN205105901
【申請號】CN201520808545
【發明人】楊林, 時祥云
【申請人】楊林, 時祥云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