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遮陽棚,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的基于植物種植的新型遮陽裝置。
背景技術:
酷夏的時候,為了避免陽光直射,一些建筑(士多店)的大門或者窗戶都會加裝一些遮陽設備,以達到降暑的目的。傳統的遮陽棚包括支架,以及設置于支架之上的遮陽布,在遮陽的同時,還可以擋雨,有些支架是活動的,即可以張開和收起,傳統的遮陽棚結構簡單,成本低,但是這種結構的遮陽棚在使用一定時間以后,由于陽光的暴曬,遮陽布會出現破損,需要定期更換,另外,遮陽布都是塑料材料制成,在陽光的暴曬之下,會形成化學反應,從而污染環境,反而影響居住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的基于植物種植的新型遮陽裝置,它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設置有種植有植物的種植載體,以在支座之上形成一片遮陽區域。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種植載體包括無紡布和定位件,所述無紡布平鋪于支座之上,無紡布上表面設置有營養土,所述植物種植在所述無紡布之上,所述定位件將無紡布定位于支座之上。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紡布設置為蓬松層。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紡布的表面為蓬松層,無紡布的底層為密布層。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紡布的底表面設置有防水層。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種植載體包括支架、無紡布、束緊件和定位件,所述無紡布通過束縛件束縛在支架之上,所述支架通過定位件定位在支座之上,無紡布上表面設置有營養土,植物種植在所述無紡布之上。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呈長條狀,支架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凹槽,支架的凹槽內設置有施水管,所述施水管的兩端分別向外伸出支架,施水管的對應于凹槽的位置設置有至少一個噴水孔。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施水管的外壁包覆有分水件,所述分水件為蓬松的無紡布或者海綿體。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承載體內設置有定位施水管的支撐件。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紡布設置為蓬松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利用種植有植物的種植載體在支座之上形成一片遮陽區域,從而達到遮陽的效果,不但防曬效果好,還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
2、本實用新型將無紡布作為植物種植的基體,無紡布設置蓬松層,將無紡布直接鋪設在支座上,蓬松層朝上,在蓬松層上撒上營養土和植物種植即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當需要替換新的植物的時候,只需掀開無紡布,替換新的無紡布即可,利用無紡布代替傳統的遮陽布,不但使用時間更久,避免經常維護,無紡布在高溫之下也不會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更加環保;另外,由于蓬松層的設置,營養土會一直處于蓬松狀態,更加方便植物充分吸收營養土的營養成分,也方便營養土更加均勻的吸收和儲存降水,以保證植物的正常水分供給;再有,由于蓬松層的設置,在大風的環境下,蓬松層內的營養土不會被風刮走,造成營養土流失和灰塵,也避免了營養土局部堆積,致使植物營養供給不均勻。
3、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先在支座上鋪設一層防水層(防水布),再在防水層上鋪設無紡布,種植速度更快,更加方便,在對屋頂進行綠化美化的效果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防水的目的,另外,還可以起到降到雨天降噪的效果。
4、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將無紡布固定在長條狀的支架上,無紡布上撒上少量的營養土,支架的凹槽內填充較多的營養土,再將承載體定位在支座之上,植物的根系會最終透過無紡布而伸入到支架內,去吸收承載體內的營養土的營養成分,無紡布在作為種植基體的同時,還可以固定植物,這樣承載體的固定方向(植物的生長方向)將變成任意方向,即植物可以呈傾斜或者倒立的種植狀態,種植裝置根據種植環境選擇合同的定位角度,美化效果更好。
5、本實用新型的支架的凹槽內設置有施水管,可以利用施水管定期對營養土補充水分,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施水管的噴水孔的位置包覆有無紡布或者海綿體,利用無紡布或者海綿體的慢慢浸透,使得施水管的出水更加均勻的被營養土吸收,避免施水管的出水直接沖擊營養土而造成營養土局部堆積,也是也避免營養土的潮濕度不夠均勻。
6、本實用新型的支架的凹槽內設置有支撐件,定位和安裝施水管,另一方面,保持填充在支撐件內的營養土呈蓬松狀,避免營養土局部堆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種植載體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種植載體的施水管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種植載體的施水管的安裝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種植載體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闡述,其中,本實用新型的方向以圖1為標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基于植物種植的新型遮陽裝置包括支座1、數條種植載體2和若干株植物,支座1固定連接墻體(或者其它支撐體)對應于門或者窗戶的位置,所有種植載體2連接支座1,所有植物分別種植在各種植載體之上,利用種植載體2上種植的植物在支座1之上形成一片遮陽區域。
支座1包括兩根連接座11和四根橫梁12,兩根連接座11分別通過螺栓件固定于墻體之上,兩根連接座11呈平行設置,每根連接座11呈“L”型,每根橫梁12固定連接在兩根連接座11之間,所有橫梁12呈平行設置。
種植載體2設置于支座1之上,種植載體2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實現,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案。
實施例一
如圖2-4所示,種植載體2包括支架21、施水管22、數個支撐件23、分水件24、基體25、束緊件26和定位件27,其中:
支架21用于儲放營養土和植物,以及蓄水,支架21呈長條狀,支架21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凹槽211,支架21的外部輪廓可以是圓柱體、長方體或者其它多邊體,支架21的外形根據可以根據植物的擺放環境而選擇相應的外形。
施水管22用于定時給植物澆水,施水管22安裝在支架21的凹槽211內,施水管22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出支架21,施水管22對應于凹槽211的外壁等間隔設置有數個噴水孔221,施水管22采用塑膠軟管或者金屬硬管。
支撐件23用于承托施水管22,另一方面,保持填充在凹槽211內的營養土呈蓬松狀,避免凹槽211內的營養土局部堆積,支撐件23呈圓柱體、長方體或者其它多邊體,支撐件23由具有一定彈性的塑膠材料制成,支撐件23的中間設置有位孔231,位孔231的孔徑與施水管22的管徑相當,所有支撐件23等間隔卡設在支架21的凹槽211內,從而將凹槽211分隔成數個小區域,施水管22依次穿過所有的支撐件23的位孔231,以使得施水管22懸空安裝在凹槽211內。
分水件24用于使得施水管22的噴水孔221噴出的水可以均勻的浸透凹槽211內的營養土,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噴水孔221的水壓過大而沖刷凹槽211內的營養土,致使營養土局部堆積,分水件24包覆住施水管22的所有噴水孔221,分水件24采用蓬松的無紡布或者海綿體。
基體25用于種植植物,基體25采用無紡布,基體25設置為蓬松層,營養土均勻的分布在蓬松層內,由于蓬松層的作用,即使在輕微的雨水沖刷的情況下,營養土也不會出現堆積或者滑落的現象,保證植物的正常營養供給,蓬松層的厚度一般在0.2-5厘米范圍內,基體25呈片狀,基體25的寬度略大于凹槽211的開口的寬度,以使得基體25包覆在支架21外壁的時候,基體25可以完全封住凹槽211的開口。
束緊件26用于將基體25束縛在支架21之上,束緊件26采用束緊帶、橡皮筋、鋼絲或者束緊環,利用束緊件26將基體25緊固在支架21的外壁。
定位件27用于將支架21安裝在橫梁12之上,定位件27設置在支架21的兩端,定位件27采用掛鉤或者螺栓件實現。
使用過程如下:
1)將支座1固定于墻體之上;
2)組裝好四條種植載體2,種植載體2的組裝過程如下:
21)將施水管22依次穿過所有的支撐件23的位孔231,使得支撐件23等間隔的套設在施水管22的外壁;
22)將分水件24纏繞在施水管22的外壁,以使得分水件24封堵住所有的施水管22的噴水孔221;
23)將所有的支撐件23卡入支架21的凹槽211內;
24)將第一層營養土均勻的撒在支架21的凹槽211內,直至與凹槽211的高度平齊;
25)將基體25包住支架21的外壁,且基體25完全覆蓋住凹槽211的頂部開口,基體25的蓬松層252朝外;
26)利用束緊件26將基體25的緊固在支架21的外壁;
27)將第二層營養土均勻的撒在對應于凹槽211的基體25上表面;
28)將植物(種子)種植在基體25上;
3)將定位件27固定安裝在支架21的兩端,利用定位件27將支架21固定連接橫梁12之上。
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種植載體2包括基體25和定位件27,其中,基體25用于種植植物,基體25采用無紡布,基體25包括密布層251、蓬松層252和防水層253,密布層251為中間層,密布層251位于蓬松層252與防水層253之間,營養土均勻的分布在蓬松層252內,由于蓬松層252的作用,即使在輕微的雨水沖刷的情況下,營養土也不會出現堆積或者滑落的現象,保證植物的正常營養供給,密布層251的厚度一般在0.1-1厘米范圍內,蓬松層252的厚度一般在0.2-5厘米范圍內,基體25呈片狀;定位件27用于將基體25安裝在橫梁12之上,定位件27采用螺栓件、粘扣件或者卡扣件實現。
使用過程如下:
1)將支座1固定于墻體之上;
2)將基體25平鋪在橫梁12之上,且基體25的蓬松層252朝上;
2)將營養土均勻的撒在基體25的蓬松層252;
3)將植物(種子)種植在基體25的蓬松層252;
4)利用定位件27將基體25定位在橫梁12之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結構改動,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且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