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黃牛茶及其手工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摘天然野生植物黃牛木嫩芽制作黃牛茶的方法,尤其是手工制作黃牛茶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一日無茶則滯,三曰無茶則病",茶葉作為一種飲料,從唐朝開始,流傳至今,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苦丁茶在我國飲用歷史悠久,明代曾是宮庭貢品,十分受寵。苦丁茶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礦物質、糖類及芳香類物質。適當飲用有振奮精神,強心利尿、降低血壓、降脂減肥、防癌抗癌和延緩衰老等作用,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作為苦丁茶資源之一的金絲桃科黃牛木屬植物黃牛木,具有清熱解毒、化濕消滯、驅痰、解暑熱、煩渴等功效。然而,長期以來黃牛茶仍未開發成保健飲品。
發明內容本發明旨在提供黃牛茶的制作方法,本發明制作的茶葉色澤嫩綠鮮潤,長泡不敗,茶湯嫩綠清澈,口感清香爽口。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黃牛茶的加工工藝,具體步驟如下-1.一種黃牛茶,其特征在于該黃牛茶為黃牛木植物的嫩芽。2.—種黃牛茶手工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藝包括步驟如下(1)鮮葉采摘春、夏、秋季的黃牛木嫩芽均可采摘用于加工。采摘技術關系到成品茶的質量,采摘應按相關標準實施,摘茶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為保證成品茶葉質量做到"三不采",單片對夾葉不采;病蟲葉不采;雨天及露水未干不采。(2)攤青所采嫩芽及時分級攤放于陰涼、通風、潔凈工作臺面,攤葉厚度11.5cra,時間56小時。攤青過程中盡量保持較低均衡溫度以抑制酚氧化酶活性。攤至葉質萎軟,鮮葉含水量70%左右,就可進行殺青,以便于殺透殺勻。此步驟可使所釆嫩芽萎縮以達到增加茶葉的韌性,并保證殺青過程中茶汁不易被擠出,使成茶保持翠綠的色澤。(3)殺青采用微波殺青,殺青功率為低功率300W,殺青1-1.5分鐘。(4)清風將步驟(3)殺青后的黃牛木嫩芽取出,立即抖散,使葉溫降低。(5)整形將步驟(4)殺青以后的黃牛木茶葉采用手工整形,用手工揉捻整形,揉捻時間10-15分鐘,以保證茶形的完整。(6)頭烘烘干分頭烘和復烘。在鼓風式干燥箱中進行頭烘,頭烘時葉子在干燥箱中盡量攤得薄而勻。先將千燥箱預熱至8(TC,再將溫度控制在7(TC,烘0.5h,出烘攤涼lh,然后進行復烘。(7〉復烘復烘溫度要比頭烘低,一般溫度保持在50-60'C,葉層攤放厚度1-1.5cm,使茶葉均勻受熱,復烘時間l-2小時。(8)精選、包裝將步驟(7)后的茶葉取出,攤晾、分級精選、包裝。在本發明黃牛茶的加工工藝中鮮葉是形成茶葉品質的基礎,所以在葉片中必須按照標準,嚴格采摘、驗收、分級,本發明選葉參照下述標準<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殺青是黃牛茶制作過程中第一道關鍵工序,本發明采用低功率微波殺青,殺青時間1-1.5分鐘,在達到殺青透徹的前提下,時間越短越好,以保證黃牛茶葉的原有色澤,防止維生素及葉綠素的過量損失。整形是形成黃牛茶外形的一道關鍵工序,本發明采用手工揉捻整形,揉捻方向一致(順時針方向),揉捻時間10-15分鐘,以保證茶形的完整。本發明的最佳技術方案步驟(3)中微波殺青功率為300W、時間90秒;步驟(5)中揉捻方向一致,揉捻時間12分鐘;步驟(6)中頭烘溫度為70°C,時間0.5h,,步驟(7)復烘溫度保持在5(TC,時間2小時。圖l為本發明加工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如圖一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黃牛茶加工工藝包括下述步(1)鮮葉采摘舂、夏、秋季的黃牛木嫩芽均可采摘用于加工。采摘技術關系到成品茶的質量,采摘應按相關標準實施,摘茶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為保證成品茶葉質量做到"三不采",單片對夾葉不采;病蟲葉不采;雨天及露水未干不采。(2)攤青所采嫩芽及時分級攤放于陰涼、通風、潔凈工作臺面,攤葉厚度1cm,時間'5小時。攤青過程中盡量保持較低均衡溫度以抑制酚氧化酶活性。攤至葉質萎軟,鮮葉含水量70%左右,就可進行殺青,以便于殺透殺勻。此步驟可使所采嫩芽萎縮以達到增加茶葉的韌性,并保證殺青過程中茶汁不易被擠出,使成茶保持翠綠的色澤。(3)殺青采用微波殺青,殺青功率為低功率300W,殺青1分鐘。(4)清風將步驟(3)殺青后的黃牛木嫩芽取出,立即抖散,使葉溫降低。(5)整形將步驟(4)殺青以后的黃牛木茶葉采用手工整形,用手工揉捻整形,揉捻時間10分鐘,以保證茶形的完整。(6)頭烘烘干分頭烘和復烘。在鼓風式干燥箱中進行頭烘,頭烘時葉子在干燥箱中盡量攤得薄而勻。先將干燥箱預熱至80'C,再將溫度控制在7(TC,烘0.5h,出烘攤涼lh,然后進行復烘。(7)復烘復烘溫度要比頭烘低,一般溫度保持在50t:,葉層攤放厚度lcm,使茶葉均勻受熱,復烘時間l小時。(8)精選、包裝將歩驟(7)后的茶葉取出,攤晾、分級精選、包裝。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的黃牛茶加工工藝包括下述步驟(1)鮮葉采摘春、夏、秋季的黃牛木嫩芽均可采摘用于加工。采摘技術關系到成品茶的質量,采摘應按相關標準實施,摘茶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為保證成品茶葉質量做到"三不采",單片對夾葉不采;病蟲葉不采;雨天及露水未干不采。(2)攤青所采嫩芽及時分級攤放于陰涼、通風、潔凈工作臺面,攤葉厚度1.5cra,時間5.5小時。攤青過程中盡量保持較低均衡溫度以抑制酚氧化酶活性。攤至葉質萎軟,鮮葉含水量70%左右,就可進行殺青,以便于殺透殺勻。此步驟可使所采嫩芽萎縮以達到增加茶葉的韌性,并保證殺青過程中茶汁不易被擠出,使成茶保持翠綠的色澤。(3)殺青采用微波殺青,殺青功率為低功率300W,殺青70秒。(4)清風將步驟(3)殺青后的黃牛木嫩芽取出,立即抖散,使葉溫降低。(5)整形將步驟(4)殺青以后的黃牛木茶葉采用手工整形,用手工揉捻整形,揉捻時間12分鐘,以保證茶形的完整。(6)頭烘烘干分頭烘和復烘。在鼓風式干燥箱中進行頭烘,頭烘時葉子在干燥箱中盡量攤得薄而勻。先將干燥箱預熱至8(TC,再將溫度控制在7(TC,烘0.5h,出烘攤涼lh,然后進行復烘。(7)復烘復烘溫度要比頭烘低,一般溫度保持在55'C,葉層攤放厚度1-1.5cm,使茶葉均勻受熱,復烘時間1.5小時。(8)精選、包裝將步驟(7)后的茶葉取出,攤晾、分級精選、包裝。實施例3:本實施例提供的黃牛茶加工工藝包括下述步驟(1)鮮葉采摘春、夏、秋季的黃牛木嫩芽均可釆摘用于加工。采摘技術關系到成品茶的質量,采摘應按相關標準實施,摘茶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為保證成品茶葉質量做到"三不采",單片對夾葉不釆;病蟲葉不采;雨天及露水未千不采。(2)攤青所采鮮葉及時分級攤放于陰涼、通風、潔凈工作臺面,攤葉厚度1.5cm,時間6小時。攤青過程中盡量保持較低均衡溫度以抑制酚氧化酶活性。攤至葉質萎軟,鮮葉含水量70%左右,就可進行殺青,以便于殺透殺勻。此步驟可使所采鮮葉萎縮以達到增加茶葉的韌性,并保證殺青過程中茶汁不易被擠出,使成茶保持翠綠的色澤。(3殺青采用微波殺青,殺青功率為低功率300W,殺青1.5分鐘。(4清風將步驟(3)殺青后的黃牛木嫩芽取出,立即抖散,使葉溫降低。(5)整形將步驟(4)殺青以后的黃牛木茶葉采用手工整形,用手工揉捻整形,揉捻時間15分鐘,以保證茶形的完整。(6)頭烘烘干分頭烘和復烘。在鼓風式千燥箱中進行頭烘,頭烘時葉子在干燥箱中盡量攤得薄而勻。先將干燥箝預熱至80'C,再將溫度控制在7(TC,烘0.5h,出烘攤涼lh,然后進行復烘。(7)復烘復烘溫度要比頭烘低,一般溫度保持在6(TC,葉層攤放厚度1.5cm,使茶葉均勻受熱,復烘時間2小時。(8)精選、包裝將步驟(7)后的茶葉取出,攤晾、分級精選、包裝。權利要求1.一種黃牛茶,其特征在于該黃牛茶為黃牛木植物的嫩芽。2.—種黃牛茶手工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藝包括步驟如下(1)鮮葉采摘春、夏、秋季的黃牛木嫩芽均可采摘用于加工。采摘技術關系到成品茶的質量,采摘應按相關標準實施,摘茶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為保證成品茶葉質量做到"三不采",單片對夾葉不采;病蟲葉不采;雨天及露水未干不采。(2)攤青所采嫩芽及時分級攤放于陰涼、通風、潔凈工作臺面,攤葉厚度11.5cm,時間56小時。攤青過程中盡量保持較低均衡溫度以抑制酚氧化酶活性。攤至葉質萎軟,鮮葉含水量70%左右,就可進行殺青,以便于殺透殺勻。此步驟可使所采嫩芽蔞縮以達到增加茶葉的韌性,并保證殺青過程中茶汁不易被擠出,使成茶保持翠綠的色澤。(3)殺青采用微波殺青,殺青功率為低功率300W,殺青1-1.5分鐘。(4)清風將步驟(3)殺青后的黃牛木嫩芽取出,立即抖散,使葉溫降低。(5)整形將步驟(4)殺青以后的黃牛木茶葉采用手工整形,用手工揉捻整形,揉捻時間10-15分鐘,以保證茶形的完整。(6)頭烘烘干分頭烘和復烘。在鼓風式干燥箱中進行頭烘,頭烘時葉子在干燥箱中盡量攤得薄而勻。先將干燥箱預熱至80°C,再將溫度控制在70°C,烘0.5h,出烘攤涼lh,然后進行復烘。(7)復烘復烘溫度要比頭烘低,一般溫度保持在50-6CTC,葉層攤放厚度1-1.5cm,使茶葉均勻受熱,復烘時間1-2小時。(8)精選、包裝將步驟(7)后的茶葉取出,攤晾、分級精選、包裝。3.根據權利2要求所述的手工制作黃牛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低功率微波殺青時間為1-1.5分鐘;歩驟(5)中揉捻方向一致,揉捻時間為10-15分鐘;步驟(6)中頭烘時鼓風式干燥箱溫度控制在70。C,烘0.5小時,出烘攤涼l小時,復烘一般溫度保持在50-6(TC,葉層攤放厚度1-1.5cffl,復烘時間l-2小時。4.一種黃牛茶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該權利要求2所得黃牛茶可用于茶葉生產。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牛茶及其制作方法和應用,它將天然的野生植物黃牛木的嫩芽經過鮮葉采摘、攤青、殺青、清風、整形、頭烘、復烘、精選、包裝成成品黃牛茶,屬于茶葉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如下(1)鮮葉采摘采摘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的葉片;(2)攤青將所采摘嫩芽攤涼4-5小時;(3)殺青將攤青后的茶葉放入中低溫微波爐中殺青1-1.5分鐘;(4)清風將殺青后的黃牛木嫩芽取出、抖散,使葉溫降低;(5)整形手工揉捻整形,時間10-15分鐘;(6)頭烘70℃鼓風式干燥箱中進行頭烘,時間0.5小時;(7)復烘復烘溫度保持在50-60℃,葉層攤放厚度1-1.5cm,時間1-2小時。(8)精選、包裝。文檔編號A23F3/06GK101617724SQ200910140109公開日2010年1月6日申請日期2009年7月1日優先權日2009年7月1日發明者晏小霞,李曉霞,王建榮,王祝年,王茂瑗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