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茶葉制作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
背景技術:
茶葉殺青,是綠茶、黃茶、黑茶、烏龍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 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 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目前殺青炒制鍋主要包 括鍋體1、發熱床2,所述鍋體1的炒制區由多根縱向布置的條形炒制槽3組成,所述發熱床 2設置在所述條形炒制槽3底部,其中發熱床2對條形炒制槽3加熱,茶葉在條形炒制槽3 內炒制。這種通過發熱床2直接對條形炒制槽3加熱炒制的方式,效果不好、效率低,尤其 是茶葉原本的濕氣去除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能對茶葉快速殺青并達到優效排濕效果的茶 葉炒制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包括鍋體、發熱床,所述鍋體的炒制區由多根縱向布 置的條形炒制槽組成,所述發熱床設置在所述條形炒制槽底部,所述條形炒制槽開有出氣 孔、與該出氣孔相對應的區域覆蓋有進氣通道,該進氣通道上連接有進氣管。采用上述結構茶葉殺青炒制開始時首先通過進氣管通入干燥熱汽,干燥熱汽經過 進氣通道從條形炒制槽上的出氣孔冒出對茶葉除濕氣,將茶葉濕氣去除后在通入熱蒸汽以 防止茶葉炒焦保證茶葉的色澤完成茶葉殺青,從而該結構實現了保證茶葉殺青質量的同時 還提高了效率。所述發熱床上貼合有吸熱管道,該吸熱管道一端與所述進氣管相連,另一端連通 有氣泵和蒸汽發生器。通過吸熱管道的蒸汽可吸收發熱床所產生的熱量形成熱蒸汽。通過蒸汽發生器產 生蒸汽,氣泵將所述產生的蒸汽送入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置有蒸汽加熱器。蒸汽加熱器可對蒸汽進一步加熱,提高蒸汽的熱量。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明顯,在茶葉的殺青炒制中在提高炒制效率 的同時保證了炒制質量。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鍋體結構示意圖;[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蒸汽輸送及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2所示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包括鍋體1、發熱床2,所述鍋體1的炒制區由多根縱 向布置的條形炒制槽3組成,所述發熱床2設置在所述條形炒制槽3底部,所述條形炒制槽 3開有出氣孔3a、與該出氣孔3a相對應的區域覆蓋有進氣通道3b,該進氣通道3b上連接有 進氣管3c。其中出氣孔3a以l-2cm的間隔布置,進氣通道3b采用剛皮形成弧形通道焊接在 條形炒制槽3底部并將出氣孔3a覆蓋。所述發熱床2上貼合有吸熱管道4,該吸熱管道4 一端與所述進氣管3c相連,另一 端連通有氣泵5和蒸汽發生器6。蒸汽發生器6采用傳統鍋爐蒸汽。所述進氣管3c上設置有蒸汽加熱器7。工作原理1、氣泵供氣進入發熱床吸熱管道使供氣加熱、加熱后的氣體進入蒸汽加熱器,進 一步加熱后進入進氣管,再分別進入進氣通道,通過鍋下出氣孔對茶葉殺青進行加熱并同 時達到排除濕汽,使茶葉能快速殺青,并排汽順暢,達到優質高效。2、根據需要可在氣泵供氣的同時,加入蒸汽或只加入蒸汽或只用氣泵供氣進入發 熱床余熱吸熱管道經熱氣發生裝置進入進氣管,也可直接進入進氣管經進氣通道及出氣孔 對茶葉作用。
權利要求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包括鍋體(1)、發熱床(2),所述鍋體(1)的炒制區由多根縱向布置的條形炒制槽(3)組成,所述發熱床(2)設置在所述條形炒制槽(3)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炒制槽(3)開有出氣孔(3a)、與該出氣孔(3a)相對應的區域覆蓋有進氣通道(3b),該進氣通道(3b)上連接有進氣管(3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床(2) 上貼合有吸熱管道(4),該吸熱管道(4) 一端與所述進氣管(3c)相連,另一端連通有氣泵 (5)和蒸汽發生器(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3c) 上設置有蒸汽加熱器(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鍋底排氣式茶葉炒制鍋,包括鍋體(1)、發熱床(2),所述鍋體(1)的炒制區由多根縱向布置的條形炒制槽(3)組成,所述發熱床(2)設置在所述條形炒制槽(3)底部,所述條形炒制槽(3)開有出氣孔(3a)、與該出氣孔(3a)相對應的區域覆蓋有進氣通道(3b),該進氣通道(3b)上連接有進氣管(3c)。
文檔編號A23F3/06GK201690988SQ201029122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吳桄君 申請人:吳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