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解暑溶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飲料,具體來說是一種解暑溶液。
背景技術:
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濕度大以及無風的環境條件下,主要表現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為特征的疾病。根據發病機制和I臨床表現不同,通常將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日)射病、。上述三種情況可順序發展,也可交叉重疊。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較高。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顱腦疾患的病人,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易發生中暑。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 (coretemperature)達41°C是預后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 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后。中暑的診斷可根據在高溫環境中生活和勞動時出現體溫升高、肌肉痙攣和(或)暈厥,并應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診斷。與熱射病特別需要鑒別的疾病有腦炎、有機磷農藥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瘧疾;熱衰竭應與消化道出血或宮外孕、低血糖等鑒別;熱痙攣伴腹痛應與各種急腹癥鑒別。預防中暑應從根本上改善勞動和居住條件,隔離熱源,降低車間溫度,調整作息時間,供給含鹽0.3%清涼飲料。宣傳中暑的防治知識,特別是中暑的早期癥狀。對有心血管器質性疾病、高血壓、中樞神經器質性疾病,明顯的呼吸、 消化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和肝、腎疾病患者應列為高溫車間就業禁忌癥?,F有的解熱制劑多是純化學成分或者是添加部分化學成分居多,如申請號為 02154259. 7申請日為2002-12-10,名稱為“包含木糖醇的解熱制劑”的發明專利,其技術方案為涉及一種通過除口服以外的其它給藥方法給藥的解熱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制劑包含木糖醇,并且更給別的是一種由解熱劑和協同量的木糖醇所組成的解熱制劑。本發明還涉及這種解熱制劑在藥學應用中的應用,其中木糖醇可被用作具有解熱作用的藥品,例如與其它的具有或不具有抗炎作用的解熱鎮痛組的藥品結合應用。還涉及其在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感染、病毒和細菌感染中的應用,以及在治療中暑、燒傷、化學品中毒或任何體溫調節功能紊亂中的應用。但是其發明方案中加入了阿司匹林等抗炎藥物,過多的攝入上述藥物對身體健康無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盡可能減少化學添加劑的解暑溶液。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的
解暑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羅漢果、南沙參、澤瀉、佩蘭、蘇葉和金銀花,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
羅漢果 10-15份,南沙參 10-20份,澤瀉 10-20份,佩蘭 10-15份, 蘇葉 10-15份,金銀花10-20份。所述解暑溶液中,還包括黃岑和蘇葉,其質量份數為 黃岑 5-10份,蘇葉 5-10份。所述解暑溶液各組分質量份數為 羅漢果 13份,南沙參 16份, 澤瀉 15份,佩蘭 12份, 蘇葉 12份,金銀花16份, 黃岑 7份,蘇葉 8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在解暑溶液中加入了羅漢果,南沙參,澤瀉,佩蘭,蘇葉,金銀花,黃岑,蘇葉等純天然植物,沒有添加其他化學添加劑,使得服用者不會因為過多的食用其中的化學添加劑和造成健康方面的不適,對身體其他方面造成影響。2、本發明加入了蘇葉,蘇葉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香蘇散。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羅漢果 13份,南沙參 16份, 澤瀉 15份,佩蘭 12份, 蘇葉 12份,金銀花16份, 黃岑 7份,蘇葉 8份。羅漢果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葫蘆科植物,素有良藥佳果之稱。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種維生素等,用途廣泛,暢銷國內外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藥理作用1.止咳作用D-甘露醇有止咳作用。又可用于腦水腫,能提高血液滲透壓,降低顱內壓,脫水作用強于尿素,且持續時間長。還可用于大面積燒傷和燙傷的水腫,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病和降低眼球內壓,治療急性青光眼以及代替糖作糖尿病患者的甜味食品或調味劑。2.對腸管作用羅漢果健身茶(含羅漢果77. 5%,含茶葉15%,含7. 5%羅漢果制劑)對小白鼠離體小腸自發活動無明顯影響,但可加強家兔和狗離體小腸自發活動。對乙酰膽堿或氯化鋇引起的腸管強直性收縮均有拮抗作用,使腸管松弛而解痙;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腸管松弛也有拮抗作用,使腸管恢復自發性活動。表明羅漢果健身茶對腸管運動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實施例2
羅漢果 10份,南沙參 20份, 澤瀉 20份,佩蘭 10份, 蘇葉 10份,金銀花20份, 黃岑 5份,蘇葉 10份。長圓錐形或圓柱狀,黃褐色,粗糙,具橫紋,頂端有蘆頭。莖常單生,少有叢生,除花序外不分枝,無毛。基生葉成叢,卵形、長橢圓形或近圓形;莖生葉常4片輪生,偶有5 6 片輪生,外形變化很大,由卵形、披針形至條形,長4 8厘米,寬1. 5 3厘米,邊緣有粗鋸齒、細鋸齒至全緣,葉越寬,齒越粗。夏季開花,花序圓錐狀,下部花枝輪生,頂部花枝有時互生;花萼光滑而小,杯狀,先端5裂,裂片條狀;花冠藍色,窄鐘形,長約1厘米,先端5淺裂; 雄蕊5;雌蕊1,下部具肉質花盤,花柱細長,突出花冠外,柱頭2裂,子房下位。蒴果球形而稍扁,孔裂,含有多數種子。其中澤瀉,是中國南方一些省區的一種常食蔬菜,其味甘涼可口,常作煲湯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約12%的黃酮類化合物,包括大豆(黃豆) 甙、大豆甙元、澤瀉素等10余種;并含有胡蘿卜甙、氨基酸、香豆素類等??勺鳛樗幬飸?。實施例3
羅漢果 15份,南沙參 10份, 澤瀉 10份,佩蘭 15份, 蘇葉 15份,金銀花10份, 黃岑 10份,蘇葉 5份。蘇葉,中藥,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葉。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姜同用。干燥完整的葉呈卵形或圓卵形,多數皺縮卷曲,或已破碎,兩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綠色,下面棕紫色,兩面均有稀毛;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近圓形,有柄,質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細小莖枝。 莖四方形,有槽,外皮黃紫色,有時剝落,木質部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氣芳香,味微辛。以葉大、色紫、不碎、香氣濃、無枝梗者為佳。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 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香蘇散。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又用于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用于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權利要求
1.解暑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羅漢果、南沙參、澤瀉、佩蘭、蘇葉和金銀花,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羅漢果 10-15份,南沙參 10-20份, 澤瀉 10-20份,佩蘭 10-15份, 蘇葉 10-15份,金銀花10-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暑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暑溶液中,還包括黃岑和蘇葉,其質量份數為黃岑 5-10份,蘇葉 5-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解暑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暑溶液各組分質量份數為 羅漢果 13份,南沙參 16份,澤瀉 15份,佩蘭 12份, 蘇葉 12份,金銀花16份, 黃岑 7份,蘇葉 8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解暑溶液,包括羅漢果、南沙參、澤瀉、佩蘭、蘇葉和金銀花,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羅漢果10-15份,南沙參10-20份,澤瀉10-20份,佩蘭10-15份,蘇葉10-15份,金銀花10-20份。所述解暑溶液中,還包括黃岑和蘇葉,其質量份數為黃岑5-10份,蘇葉5-10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在解暑溶液中加入了羅漢果,南沙參,澤瀉,佩蘭,蘇葉,金銀花,黃岑,蘇葉等純天然植物,蘇葉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
文檔編號A23L1/29GK102366146SQ20111025798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王琴 申請人: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