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去足絲用的鋼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貝類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貽貝去絲裝置上的去足絲用的鋼棒。
背景技術:
貽貝在經過分粒處理后,雖然大多數被分成單個,但生長在貽貝肉上的足絲只是被拉斷一部分,而大部分仍殘留在貽貝上,這就需要把殘留下的足絲進行進一步的清除,目前貽貝去絲裝置在國內尚未研制,國外制造的一種工作原理很簡單,其去絲裝置為一組相對轉動的滾子,貽貝在滾子上移動,同時利用水流的作用使足絲流進一對相對轉動著的滾子間隙里,隨著滾子的相對轉動而把足絲摘除,但這種去絲裝置的缺點是,滾子表面光滑, 摩擦、擠壓力小,足絲無法被夾住拔出,去足絲率只能達到40— 5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問題,提供一種去足絲用的鋼棒。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去足絲用的鋼棒,鋼棒中部為去足絲區域,所述鋼棒去足絲區域的圓周表面加工成壓花面,非去足絲區域為光滑面。所述鋼棒的一端安裝有鏈輪。多個鋼棒平行放置,并通過鏈輪連接形成鋼棒組,相鄰的兩個鋼棒帶有鏈輪的一端反向放置。本發明的特點是結構簡單,由機器代替人工去足絲,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人力、財力的投入,鋼棒工作面加工為壓花面增加了摩擦、擠壓力,有助于足絲的夾住拔出,鋼棒組與刷子組相結合實現由粗到精兩級去絲,使得去絲率能夠達到75%以上。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形成鋼棒組示意圖。其中1、鋼棒2、壓花面3、光滑面4、鏈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鋼棒1中部為去足絲區域,所述鋼棒1去足絲區域的圓周表面加工成壓花面2,以增加摩擦、擠壓力,保證足絲被拔出,所述壓花面3可為1個整面,也可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分為多個壓花面,非去足絲區域為光滑面3,保證不影響鋼棒的連接轉動,所述鋼棒1的一端安裝有鏈輪4,多個鋼棒1平行放置,并通過鏈輪4連接形成鋼棒組, 相鄰的兩個鋼棒1帶有鏈輪4的一端反向放置,鋼棒組中的鋼棒1數量根據工況選定。工作時,鏈輪在減速機的帶動下帶動鋼棒1旋轉,貽貝在經過鋼棒組壓花面時,當足絲朝下就會被鋼棒1夾住并拔出;鋼棒1上方一般配置高壓水,在高壓水作用下每個貽貝都會在鋼棒 1上面換幾個位置,以保證貽貝的足絲能被鋼棒1夾住;鋼棒組一般與刷子組一起使用,刷子起粗拔絲的作用,而鋼棒1起精拔絲的作用,兩者相結合使去絲率高達75%以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去足絲用的鋼棒,其特征在于鋼棒(1)中部為去足絲區域,所述鋼棒(1)去足絲區域的圓周表面加工成壓花面(2),非去足絲區域為光滑面(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足絲用的鋼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棒(1)的一端安裝有鏈輪(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去足絲用的鋼棒,其特征在于,多個鋼棒(1)平行放置,并通過鏈輪(4)連接形成鋼棒組,相鄰的兩個鋼棒(1)帶有鏈輪(4)的一端反向放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去足絲用的鋼棒,鋼棒中部為去足絲區域,所述鋼棒去足絲區域的圓周表面加工成壓花面,非去足絲區域為光滑面。本發明的特點是結構簡單,由機器代替人工去足絲,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人力、財力的投入,鋼棒工作面加工為壓花面增加了摩擦、擠壓力,有助于足絲的夾住拔出,與刷子組相結合實現由粗到精兩級去絲,使得去絲率能夠達到75%以上。
文檔編號A22C29/04GK102388943SQ20111036246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王忠武 申請人: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正水設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