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羅布麻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羅布麻葉和花制備的茶葉,本發明還涉及該茶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L)為夾竹桃科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俗稱茶棵子、茶葉花、野茶等,是黃河三角洲地區鹽堿地上生長的一種野生植物資源,蘊藏量豐富。羅布麻獨特的生長環境使其具有十分特異的藥用保健功效,其葉片中含有黃酮類、酚類、留體類及三萜化合物,17種氨基酸和20多種微量元素,在我國民間已有千年的利用歷史。據《本草綱目》記載羅布麻有平心暈、消咳止喘、強心利尿之功能。《三國志·華佗列傳》記載羅布麻有“久服去三蟲,利五臟、輕體,使人發不白”之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77版,86版) 記載“羅布麻茶清熱利水,平肝安神,用于降低肝陽眩暈、高血壓、高血脂、頭暈、心悸失眠、 神經衰弱、夜間多夢失眠、浮腫尿少病癥”。CN1391822A公開的羅布麻茶葉及其制備方法,是由羅布麻葉與野菊花經沸水漂燙、烘炒烘干后制成的茶葉;CN1413484A公開的是利用羅布麻和綠茶配比制成的茶葉; CN1141728A公開的是利用羅布麻、綠茶和香味劑配比制成的茶葉;CN1U9071A公開的是羅布麻茶劑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初制、殺青、揉捻、炒干等步驟制成茶劑;CN101731395A公開的是利用羅布麻葉制備茶的生產方法;CN1623566A公開的羅布麻減肥茶是由羅布麻與紅花、甘草、麻仁配比而成;CN101697761A公開的是由枸杞子、羅布麻葉為主要成分的茶。 綜上所述,目前以羅布麻為主制作的茶葉,要么是單純以羅布麻葉制備,要么以羅布麻葉和其它植物或添加劑配比制備,僅僅以羅布麻葉和羅布麻花為主制作的茶和制作方法尚未報道。黃河三角洲地區生長著大量野生羅布麻,當地自古以來就有以羅布麻為茶的習慣。該地區羅布麻葉的總黃酮含量高,達到12. llmg/g,比松嫩平原生長的羅布麻總黃酮含量高出50. 06-123. 10%,參見李慶華等,松嫩平原和黃河入海口羅布麻葉黃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較,食品科技,2009,34 (10) 170-173。羅布麻花芳香味濃,香氣怡人,據魏春雁等人 (野生羅布麻中黃酮類成分含量及其在莖葉中積累動態,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30 (6) 813-816)測定,羅布麻總黃酮含量花明顯高于葉(盛花期花黃酮含量為12.895mg/g,果實成熟期葉為10.797mg/g)。因此,將羅布麻葉與花適當配比制成茶飲,可以增強茶的保健功能,同時提高茶的芳香度和適口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羅布麻茶的制備方法。一種羅布麻茶,原料組成質量份如下羅布麻葉70-90份;羅布麻花10-30份;所述的羅布麻葉是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鮮葉,水洗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30分鐘,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0 15wt% ;40-50°C的溫度下炒干、揉捻至含水率5wt%以下;所述的羅布麻花是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鮮花,水洗后放入蒸籠隔水蒸15-20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5 10wt%。根據本發明優選的,上述的羅布麻鮮葉為4月中旬到5月下旬時期的嫩葉或芽。上述的羅布麻的鮮花為6月中旬到7月上旬時期的花苞蕾或半開狀態的花骨朵。根據本發明優選的,一種羅布麻茶,原料組成質量份如下羅布麻葉羅布麻花=7030 ;
羅布麻葉羅布麻花=9010;或者
羅布麻葉羅布麻花=8020。一種羅布麻茶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鮮葉,將羅布麻鮮葉片清水沖洗1-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3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0 15wt% ;再在40-50°C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含水率降至5wt %以下,成條率達到80 95%,進行分篩、風選、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鮮花用清水沖洗 1-2遍,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20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5 10wt%,制成干羅布麻花備用;C、將步驟a制成的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 (70-90) (10-30)混合,分裝。本發明通過采摘時期選擇、羅布麻的葉和花的優選,添加羅布麻花制作羅布麻茶葉,不僅解決了現有羅布麻茶芳香氣味不足等問題,而且充分利用羅布麻花有效保健成分含量高、芳香氣味濃厚的特點,并通過簡單加工工藝,最大限度保留其有效功能保健成分,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提高了茶葉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加工工藝簡單便于該茶的廣泛推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良效果1、本發明由于羅布麻花的加入,提高了羅布麻茶總黃酮等有效保健成分的含量、 配比合理,吸收和利用率高。在羅布麻所有器官中,羅布麻花總黃酮含量最高,其次為葉、 根、莖。適當添加羅布麻花作為茶葉的組成成分,可以有效提高總黃酮含量,提高了茶葉的保健功能,更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和利用。2、本發明羅布麻茶有機無污染,芳香味濃厚,提高了口感和耐泡程度。本發明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的野生羅布麻嫩葉及花,經簡單工藝加工而成,具有無污染的特點,并原生態的加入羅布麻花,具有高于普通茶的特殊清香,與普通羅布麻茶相比,沒有加入任何其它植物的成分或者添加劑,提高了茶葉的口感和品質。3、本發明的茶葉的制作方法工藝簡單,能耗低,易操作,成本低廉,生產靈活,易于大范圍推廣和生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將結合實施例、實驗例通過進一步實驗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羅布麻茶,羅布麻葉90份、羅布麻花10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備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嫩葉,將羅布麻嫩葉片清水沖洗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5wt% ;再在 50°C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此時含水量降至5wt%以下,成條率達到95%,進行分篩、風選、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花苞蕾清水沖洗1 遍,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IOwt %,制成干羅布麻花備用;C、將步驟a制成的干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干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90 10混
合 分裝。實施例2 一種羅布麻茶,羅布麻葉80份、羅布麻花20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備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芽,將羅布麻芽清水沖洗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3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0wt% ;再在40°C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時含水率降至5wt%以下,成條率達到80%,進行分篩、風選、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半開狀態的花骨朵清水沖洗2遍,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IOwt %,制成干羅布麻花備用;C、將步驟a制成的干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干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80 20混
合 分裝。實施例3 一種羅布麻茶,羅布麻葉70份、羅布麻花30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備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嫩葉,將羅布麻嫩葉片清水沖洗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5wt% ;再在50°C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時含水率降至5wt%以下,成條率達到90%,進行分篩、風選、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花苞蕾清水沖洗1 遍,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9wt%,制成干羅布麻花備用;C、將步驟a制成的干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干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70 30混
合 分裝。實施例4 一種羅布麻茶,羅布麻葉80份、羅布麻花20份;按照如下方法制備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嫩葉,將羅布麻嫩葉片清水沖洗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0wt% ;再在50°C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時含水率降至5wt%以下,成條率達到85%,進行分篩、風選、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花苞蕾清水沖洗2 遍,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IOwt %,制成干羅布麻花備用;C、將步驟a制成的干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干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80 20混合 分裝。實驗例下面通過具體試驗結果,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以普通羅布麻茶(渤綠牌羅布麻茶,市售,東營渤綠羅布麻茶有限公司有售。成分為羅布麻葉)作對照,與本發明實施例1的茶做耐泡對比實驗。茶水重量比為1 50,沖泡茶樣3克,水溫100°C,仿飲茶方式同一杯茶泡三次,時間5min/次,三次濾液分別測定多酚類、氨基酸、咖啡堿、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結果列于下表1-5 表1泡次中多酚類物質的浸出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羅布麻茶,其特征在于,原料組成質量份如下羅布麻葉70-90份;羅布麻花10-30份;所述的羅布麻葉是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鮮葉,水洗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30分鐘,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0 15wt% ;40-50°C的溫度下炒干、揉捻至含水率5wt%以下;所述的羅布麻花是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鮮花, 水洗后放入蒸籠隔水蒸15-20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5 10wt%。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羅布麻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羅布麻鮮葉為4月中旬到5月下旬時期的嫩葉或芽;所述的羅布麻的鮮花為6月中旬到7月上旬時期的花苞蕾或半開狀態的花骨朵。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羅布麻茶,其特征在于原料組成質量份如下羅布麻葉羅布麻花=70 30。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羅布麻茶,其特征在于原料組成質量份如下羅布麻葉羅布麻花=90 10。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羅布麻茶,其特征在于原料組成質量份如下羅布麻葉羅布麻花=80 20。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羅布麻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鮮葉,將羅布麻鮮葉片清水沖洗1-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3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0 15wt%; 再在40-50°C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含水率降至5wt %以下,成條率達到80 95%,進行分篩、風選、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鮮花用清水沖洗1-2 遍,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20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5 IOwt %,制成干羅布麻花C、將步驟a制成的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70-90) (10-30) 混合,分裝。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羅布麻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春季4月中旬到5月下旬采集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嫩葉,將羅布麻嫩葉片清水沖洗2遍后,放入蒸籠隔水蒸20分鐘,取出攤曬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5wt% ;再在50°C 的溫度下進行炒干、揉捻,此時含水量降至5wt%以下,成條率達到95%,進行分篩、風選、 手揀或機揀,制成干羅布麻葉備用;b、將6月中旬到7月上旬采集的黃河三角洲地區野生羅布麻的花苞蕾清水沖洗1遍, 再放入蒸蘢隔水蒸15分鐘,自然干燥或烘干至含水率IOwt%,制成干羅布麻花備用;C、將步驟a制成的干羅布麻葉和步驟b制成的干羅布麻花按照重量比90 10混合, 分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羅布麻茶及其制備方法。羅布麻茶是由羅布麻鮮葉和羅布麻鮮花經汽蒸、烘干、加溫炒干、揉捻后按照一定的重量比混合后制成的茶葉。本發明充分利用羅布麻花有效保健成分含量高、芳香氣味濃厚的特點,并通過簡單加工工藝,最大限度保留其有效功能保健成分,具有高于普通茶的特殊清香和耐泡等特點。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提高了茶葉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加工工藝簡單,便于該茶的廣泛推廣。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415461SQ20111040940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吳波, 楊秋玲, 王國良, 盛亦兵, 賈春林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