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泥鰍宰殺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品宰殺加工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泥鰍宰殺機。
背景技術:
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并具有藥用價值,是人們喜愛的水產佳品。泥鰍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鰍體較小而細長,前端呈亞圓筒形,腹部圓,后端側扁。泥鰍體表光滑,且黏液豐富,非常滑溜不易抓牢,宰殺很困難。因為宰殺困難,很多人對泥鰍不經宰殺就直接烹飪,連泥鰍的內臟一起吃,內臟不但影響了泥鰍的味道而且不衛生,不利于身體健康。而宰殺泥鰍的,采用的都是手工操作的原始辦法,非常麻煩,且費時費力,而且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傷到宰殺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泥鰍宰殺困難的問題,提出一種自動宰殺泥鰍的泥鰍宰殺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泥鰍宰殺機包括支架、電機、傳動裝置和一對輪面粗糙的前傳送輪,支架具有供泥鰍通過的泥鰍通道,一對前傳送輪并排設置且兩輪面間形成傳送泥鰍的間隙,間隙在泥鰍通道中,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該對前傳送輪旋轉, 所述一對前傳送輪的旋轉方向相反,在泥鰍通道的下部設有刀片和刮片。本實用新型的一對傳送輪自動夾取泥鰍,并使泥鰍先后經過刀片和刮片,刀片把泥鰍的肚子割開,刮片把泥鰍的內臟刮干凈,自動完成泥鰍宰殺,宰殺速度快,且操作簡單。
圖1為泥鰍宰殺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為圖2的B-B向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泥鰍宰殺機包括支架9、電機1、傳動裝置和一對輪面粗糙的前傳送輪21,支架9具有供泥鰍通過的泥鰍通道,泥鰍在該泥鰍通道中傳輸并完成宰殺過程,在圖1中泥鰍通道為上下兩部分支架9所形成的供泥鰍傳輸的空間。一對前傳送輪21并排設置且兩輪面間形成傳送泥鰍的間隙,間隙在泥鰍通道中。電機1通過傳動裝置驅動前傳送輪21旋轉,兩個前傳送輪21的旋轉方向相反,具體為在圖2中左邊的前傳送輪21逆時針方向旋轉,右邊的前傳送輪21順時針方向旋轉,這兩個前傳送輪21可把泥鰍夾住且自圖 1中自右向左的方向傳送。在泥鰍通道的下部設有刀片4和刮片5,刀片4和刮片5在前傳送輪21的后方,且刀片4在刮片5與前傳送輪21之間,即泥鰍傳輸時泥鰍先后通過的順序為前傳送輪21、刀片4和刮片5。刀片4具有前部為鋒利刀刃后部逐漸寬大的結構,前傳送輪21帶動泥鰍經過刀片4時,刀片4把泥鰍的肚子剖開并撐開。泥鰍經過刮片5時,刮片 5把泥鰍的內臟刮干凈。在刀片4和刮片5之間設有排廢口 91,被刮片5刮掉的內臟從排廢口 91中排出。參見圖2,傳動裝置包括兩對錐齒輪、一對皮帶輪和與皮帶輪配合的皮帶34,每對錐齒輪包括主動錐齒輪31和與其嚙合的從動錐齒輪32,皮帶輪包括主動皮帶輪35和從動皮帶輪33。主動皮帶輪35安裝在電機1的轉軸上,電機1直接驅動主動皮帶輪35,電機1 也可以先經過減速箱減速后再帶動主動皮帶輪35。從動皮帶輪33與錐齒輪中的主動錐齒輪31通過鍵安裝在第一傳動軸36上,第一傳動軸36通過軸承可旋轉地安裝支架9上,從動皮帶輪33驅動第一傳動軸36旋轉,主動錐齒輪31隨第一傳動軸36 —起旋轉,從而使電機1通過皮帶34和皮帶輪驅動主動錐齒輪31轉動。從動錐齒輪32各自與其中一個前傳送輪21安裝在第二傳動軸37上,從動錐齒輪32帶動前傳送輪21 —起旋轉。兩個主動錐齒輪31安裝方向相反,從而使兩個從動錐齒輪32旋轉方向相反,最終使兩個前傳送輪21 旋轉方向相反。參見圖2和圖3,支架9具有滑道孔94,滑動件8設置在滑道孔94中,滑動件8可沿著兩個第二傳動軸37中心線的垂直相交線方向滑移,而不能相對支架9旋轉。該垂直相交線為均與兩個第二傳動軸37的中心線垂直并相交的直線,相應地該垂直相交線方向也就是這些直線的延伸方向,具體在圖2和圖3中,垂直相交線方向為左右方向。滑道孔94具有沿著該垂直相交線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軌平面941,滑動件8的外壁面上設有平行于第一滑軌平面941的第二滑軌平面(圖3中滑動件8的上下兩個平面),第二滑軌平面沿著第一滑軌平面941滑移,這可使第二傳動軸37受力均勻、滑移平穩且不能相對支架9旋轉。滑動件8具有安裝孔,第二傳動軸37通過軸承可旋轉地安裝在滑動件8的安裝孔中,具體為第二傳動軸37安裝在軸承的內圈,軸承的外圈安裝在滑動件8的安裝孔上。在支架9和滑動件8之間設有第二彈簧62,第二彈簧62沿該垂直相交線方向布置,兩端部分別與支架9 和滑動件8接觸,可以為第二傳動軸37提供沿滑移方向的力。參見圖2,主動錐齒輪31可沿著第一傳動軸36的軸向移動,第一傳動軸36上設有擋板361,在擋板361和主動錐齒輪 31之間設有沿著第一傳動軸36的軸向布置的第一彈簧61,第一彈簧61的兩端部分別與擋板361和主動錐齒輪31接觸,可以為主動錐齒輪31提供沿著第一傳動軸36的軸向力。第一傳動軸36從第一彈簧61中穿過,這可使主動錐齒輪31受力均勻、移動平穩。因為泥鰍的大小不一,第二彈簧62可根據泥鰍的大小動態地使第二傳動軸37移動,從而調節兩個前傳送輪21之間的間隙,使兩個前傳送輪21都能夾住并傳送不同大小的泥鰍。當第二傳動軸37移動時,主動錐齒輪61也相應地在第一傳動軸36上作軸向移動,第一彈簧61可確保主動錐齒輪31始終都與從動錐齒輪32嚙合。在泥鰍通道的上部設有壓板72,壓板72通過彈簧71與泥鰍通道上方的支架連接。 壓板72可根據泥鰍的大小彈性改變壓板72與刀片4、刮片5之間的距離,把泥鰍壓向刀片 4和刮片5,以更好地剖切和清除內臟。在泥鰍通道的前方還設有進料斗92,進料斗92與泥鰍通道的入口連通,泥鰍從進料斗92倒入,并滑到兩個傳送輪21之間的間隙,反向旋轉的兩個傳送輪21把泥鰍夾住并向后方傳送。 為了更好地把剖殺好的泥鰍輸送到指定位置,在刮片5的后方設置一對后傳送輪 22,后傳送輪22的設置與前傳送輪21相類似,后傳送輪22也是輪面粗糙,也是并排設置且兩輪面間形成傳送泥鰍的間隙,間隙在泥鰍通道中,后傳送輪22與對應的前傳送輪21旋轉方向相同,從而使得后傳送輪22與前傳送輪21往同一方向傳送泥鰍。參見圖1,后傳送輪 22也是由電機1先后通過皮帶傳動和錐齒輪傳動來驅動,這些結構與前傳送輪相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9)、電機(1)、傳動裝置和一對輪面粗糙的前傳送輪(21),支架(9)具有供泥鰍通過的泥鰍通道,所述一對前傳送輪并排設置且兩輪面間形成傳送泥鰍的間隙,間隙在所述泥鰍通道中,電機(1)通過傳動裝置驅動所述一對前傳送輪旋轉,所述一對前傳送輪的旋轉方向相反,在所述泥鰍通道的下部設有刀片(4)和刮片(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4)和刮片(5)在前傳送輪的后方,且刀片⑷在刮片(5)與前傳送輪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兩對錐齒輪、一對皮帶輪和與皮帶輪配合的皮帶(34),皮帶輪中的從動皮帶輪(3 與錐齒輪中的主動錐齒輪(31)安裝在第一傳動軸(36)上,錐齒輪中的從動錐齒輪(3 各自與其中一個前傳送輪安裝在第二傳動軸(37)上,電機(1)通過皮帶和皮帶輪驅動錐齒輪中的主動錐齒輪(31)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支架(9)具有滑道孔(94),滑動件 (8)設置在滑道孔(94)中,滑動件(8)可沿著兩個第二傳動軸(37)中心線的垂直相交線方向滑移,滑動件(8)具有安裝孔,第二傳動軸(37)通過軸承可旋轉地安裝在滑動件(8)的安裝孔中,在支架(9)和滑動件(8)之間設有沿所述垂直相交線方向布置的第二彈簧(62), 第一傳動軸(36)上設有擋板(361),在擋板(361)和主動錐齒輪(31)之間設有沿著第一傳動軸(36)的軸向布置的第一彈簧(61),主動錐齒輪(31)可沿著第一傳動軸(36)的軸向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滑道孔(94)具有沿著所述垂直相交線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軌平面(941),滑動件(8)的外壁面上設有平行于第一滑軌平面 (941)的第二滑軌平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軸(36)從所述第一彈簧(61)中穿過。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泥鰍通道的上部設有壓板(72),壓板(7 通過彈簧(71)與泥鰍通道上方的支架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鰍宰殺機還包括進料斗 (92),進料斗與泥鰍通道的入口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4)和刮片(5)之間設有排廢口(9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泥鰍宰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鰍宰殺機還包括一對輪面粗糙的后傳送輪(22),所述一對后傳送輪0 并排設置且兩輪面間形成傳送泥鰍的間隙, 間隙在所述泥鰍通道中,后傳送輪0 在所述刮片(5)的后方,所述后傳送輪與對應的前傳送輪旋轉方向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泥鰍宰殺機,包括支架、電機、傳動裝置和一對輪面粗糙的前傳送輪,支架具有供泥鰍通過的泥鰍通道,一對前傳送輪并排設置且兩輪面間形成傳送泥鰍的間隙,間隙在泥鰍通道中,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該對前傳送輪旋轉,所述一對前傳送輪的旋轉方向相反,在泥鰍通道的下部設有刀片和刮片。傳送輪自動夾取泥鰍,并使泥鰍先后經過刀片和刮片,刀片把泥鰍的肚子割開,刮片把泥鰍的內臟刮干凈,自動完成泥鰍宰殺,宰殺速度快,且操作簡單。
文檔編號A22B3/08GK202095449SQ201120137610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明者石勇 申請人: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