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打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打糕機。
背景技術:
打糕是朝鮮族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傳統的打糕是將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這種方法非常的費時費力,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如今市場上的打糕都是用機加工制成,失去了傳統方法制作的打糕的風味和口感。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打糕機,在保證打糕風味和口感的前提下,減少了制作打糕的時間和勞動強度。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高效打糕機,它包括轉動輪,固定塊,轉動桿,連桿,第一擺桿,第二擺桿,重塊和機架,所述的固定塊固設于轉動輪的圓心的一側,轉動桿的一側與與固定塊連接,轉動桿的另一側設有與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的連接處相連的連桿,所述的重塊與第二擺桿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所述的轉動桿被固定塊旋轉的驅動。所述的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采用鉸接的方式緊固。通過電機的旋轉帶動轉動輪轉動,使轉動輪上的固定塊驅動轉動桿運動,通過連桿帶動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的擺動,從而使得重塊做垂直運動。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效打糕機,因該打糕機結構簡單,體積小,故使用的場合不受空間的約束,且投入成本小,通過重塊的垂直運動,實現了對打糕的反復捶打, 減少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使得工作效率更高且并不失打糕的風味和口感。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高效打糕機,它包括轉動輪1,固定塊2,轉動桿3, 連桿4,第一擺桿5,第二擺桿6和重塊7,所述的固定塊2固設于轉動輪I的圓心的一側,轉動桿3的一側與與固定塊2連接,轉動桿3的另一側設有與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的連接處相連的連桿4,第二擺桿6與機架8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所述的重塊7與第二擺桿6亦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所述的轉動桿3被固定塊2旋轉的驅動。所述的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所述的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采用鉸接的方式緊固。
通過電機的旋轉帶動轉動輪I的轉動,使轉動輪I上的固定塊2驅動轉動桿3運動,通過連桿4帶動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的擺動,從而使得重塊7做垂直運動,實現了對打糕的反復捶打,減少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使得工作效率更高,并不失打糕的風味和口感。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打糕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轉動輪(1),固定塊(2),轉動桿(3),連桿(4),第一擺桿(5),第二擺桿(6)和重塊(7),所述的固定塊(2)固設于轉動輪(I)的圓心的一側,轉動桿(3)的一側與與固定塊(2)連接,轉動桿(3)的另一側設有與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的連接處相連的連桿(4),所述的重塊(7)與第二擺桿(6)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效打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桿(3)被固定塊(2)旋轉的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效打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效打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擺桿(5)和第二擺桿(6)采用鉸接的方式緊固。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打糕機,它包括轉動輪,固定塊,轉動桿,連桿,第一擺桿,第二擺桿,重塊和機架,所述的固定塊固設于轉動輪的圓心的一側,轉動桿的一側與固定塊連接,轉動桿的另一側設有與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的連接處相連的連桿,第二擺桿與機架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所述的重塊與第二擺桿亦采用非固定連接的方式緊固,因該打糕機結構簡單,體積小,故使用的場合不受空間的約束,且投入成本小,通過重塊的垂直運動,實現了對打糕的反復捶打,減少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使得工作效率更高且并不失打糕的風味和口感。
文檔編號A23L1/10GK102578459SQ20121004333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4日
發明者張惠清 申請人:太倉康茂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