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涉及茶葉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天然、方便、健康、快捷等特點的茶飲料產品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青睞,成為國際軟飲料市場上增長速度最快、最重要的飲料產品之一。2010年,我國液態茶飲料年產量超過500萬噸,固體速溶茶超過10000噸, 毎年消耗中低檔茶原料約6-7萬噸,飲料產品的總產值達到約300億元人民幣,已超過了整個傳統茶產業的總產值,較好地支撐了傳統茶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茶飲料企業基本采用傳統エ藝生產的茶葉作為制作飲料用原料,尚沒有專門的飲料專用茶葉加工エ藝及其產品。由于茶飲料對原料的要求與目前傳統茶葉原料的品質概念有顯著差異,如品質側重點不同,評價方式不同等,傳統エ藝制作的茶葉不適合用作即飲型液態茶飲料的制作原料。調味茶飲料是ー類有別于純茶飲料的產品,為獲得特殊的色澤、香味和ロ感而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色素、香精、防腐劑等食品助劑,原茶風味保留較少。相比較純茶飲料對原茶的風味品質穩定性有較高要求,調味茶飲料用原料主要側重于制作成本較低,浸出率較高,品質穩定性相對較好等要求,外形要素則基本可以省略。因此,其加工エ藝同傳統茶葉制作エ藝、純茶飲料用原料茶制作エ藝均有所不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選用特定品種的鮮葉為原料,該品種鮮葉氨基酸含量在3.0-5. 0%之間,或者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酷(EGCG)含量低于80mg/g干物重,或酯型兒茶素含量低于110mg/g干物重,嫩度為I芽4葉-1芽6葉;
(2)將鮮葉攤放于不銹鋼絲網立體攤青架上,隨后將攤放架放置于可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鮮葉含水率68-72%左右;
(3 )將步驟(2 )處理過的攤青葉上滾筒殺青機(浙江上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CST-60 型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處理(殺青處理條件設置溫度280-300°C,單周期耗時70-80s,投葉量控制在60-80kg/h),殺青葉含水率為55%左右;
(4)將步驟(3)處理過的殺青葉直接上揉捻機(浙江上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CR-55 型揉捻機)進行熱揉處理,揉捻時間10-15min,壓カ控制按照輕-重-輕的原則進行調節, 含水率55%左右;
(5)將步驟(4)處理過的揉捻葉采用CTC或LTP(錘擊機)處理,破碎至20-40目;
(6)將步驟(5)處理樣采用烘干方式(廈門宇庭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初干,初烘溫度100-120°C,初烘葉含水率25-27% ;(7)將步驟(6)處理樣放在冷卻貯葉槽(專利號ZL200520116840.0)上進行攤涼處理
Ih ;
(8)將步驟(7)初烘冷卻樣采用烘干方式(廈門宇庭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感,足干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7%左右;
(9)將步驟(8)處理樣放在冷卻貯葉槽(專利號ZL200520116840.0)上進行攤涼處理
Ih ;
(10)將步驟(9)處理樣上遠紅外提香設備(宜興市鼎新微波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 DXYHW-2茶葉遠紅外提香滅菌機)進行提香處理,提香溫度140°C,時間25-27秒左右。本發明的有益之處是采用特定要求的鮮葉原料,對傳統的エ藝技術進行改進、優化,將熱揉、細胞破碎等特殊エ藝融入加工流程,達到降低茶葉加工成本、提高茶葉浸泡過程品質成分的溶出速率,延長茶浸提液風味品質穩定性的目的。本發明針對調味茶飲料用原料低制作成本、高浸出速率、一定的品質穩定性等要求,從篩選特定品種的鮮葉原料入手,通過對傳統エ藝技術的改進優化,將熱揉技術、破碎技術及后處理技術等特殊エ藝融入茶葉加工流程,通過傳統エ藝和特殊エ藝的有機組裝、 整合和完善,為茶飲料生產企業提供一種調味茶飲料專用的茶產品原料。
圖I為不銹鋼絲網立體攤青架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不銹鋼絲網,2為不銹鋼鋼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ー步的說明。實施例I 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
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加工所用鮮葉原料為選用品種為主的茶鮮葉50kg。(I)選用H209的鮮葉為原料,嫩度I芽4葉-1芽6葉;
(2)將鮮葉攤放于不銹鋼絲網立體攤青架上(參見圖I),隨后將攤放架放置于可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鮮葉含水率70%左右;
(3 )將步驟(2 )處理過的攤青葉上滾筒殺青機(浙江上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CST-60 型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處理(殺青處理條件設置溫度280°C,單周期耗時75s,投葉量控制在70kg/h),殺青葉含水率為55%左右;
(4)將步驟(3)處理過的殺青葉直接上揉捻機(浙江上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CR-55 型揉捻機)進行熱揉處理,揉捻時間lOmin,壓カ控制按照輕-重-輕的原則進行調節,含水率55%左右;
(5)將步驟(4)處理過的揉捻葉采用CTC(云南熱帶作物機械廠生產)或錘擊機(LTP, 云南熱帶作物機械廠生產)處理,破碎至20-40目;
(6)將步驟(5)處理樣采用烘干方式(廈門宇庭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初干,初烘溫度120°C,初烘葉含水率25-27%左右;
(7)將步驟(6)處理樣放在冷卻貯葉槽(專利號ZL200520116840.0)上進行攤涼處理
Ih ;
(8)將步驟(7)初烘冷卻樣采用烘干方式(廈門宇庭興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57A4型燃油遠紅外烘干機)進行足干,足干溫度90°C,足干葉含水率7%左右;
(9)將步驟(8)處理樣放在冷卻貯葉槽(專利號ZL200520116840.0)上進行攤涼處理
Ih ;
(10)將步驟(9)處理樣上遠紅外提香設備(宜興市鼎新微波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 DXYHW-2茶葉遠紅外提香滅菌機)進行提香處理,提香溫度140°C,時間25-27秒。將上述制成的原料茶按照I :50茶水比在100°C下浸提lOmin,取樣測定茶多酚含量,隨后稀釋至茶多酚濃度為1000mg/L后進行感官審評,并分別在4°C、37°C溫度條件下進行長時貯藏(貯藏期為15d),對茶湯的色差及感官風味品質穩定性進行分析。實施例2
以傳統烘青樣為對照(傳統烘青采用滾筒殺青方式,殺青葉含水率控制在55-60%左右,揉捻采用冷揉處理,隨后直接兩次烘干),采用相同的浸提エ藝及貯藏后的風味品質分析手段,比較兩種成品茶在加工成本、TP浸出量和品質穩定性方面的差異。結果見表I、表
2、表3。從表I、表2、表3可以看出①相比較傳統烘青茶樣,通過集成熱揉、細胞破碎等エ藝制得的調味茶飲料原料所加工茶湯的品質感官得分在高溫條件下降低幅度減少29. 3%。② 在加工成本方面,相比較傳統烘青茶葉,調味茶飲料專用原料茶加工成本則較傳統烘青降低14.6%。③在浸出特性方面,相比較傳統烘青茶葉,調味茶飲料專用原料提高了 49.6%。
權利要求
1.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1)選用特定品種的鮮葉為原料,該品種鮮葉氨基酸含量在3.0-5. 0%之間,或者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酷含量低于80mg/g干物重,或酯型兒茶素含量低于110mg/g干物重, 嫩度為I芽4葉-1芽6葉;(2)將鮮葉攤放于不銹鋼絲網立體攤青架上,隨后將攤放架放置于可控溫控濕的攤青間內,至鮮葉含水率68-72% ;(3)將步驟(2)處理過的攤青葉上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處理,殺青葉含水率為55%;(4)將步驟(3)處理過的殺青葉直接上揉捻機進行熱揉處理,揉捻時間10-15分鐘,壓 カ控制按照輕-重-輕的原則進行調節,含水率55% ;(5)將步驟(4)處理過的揉捻葉采用CTC或錘擊機處理,破碎至20-40目;(6)將步驟(5)處理樣采用烘干方式進行初干,初烘溫度100-120°C,初烘葉含水率 25-27% ;(7)將步驟(6)處理樣放在冷卻貯葉槽上進行攤涼處理I小時;(8)將步驟(7)初烘冷卻樣采用烘干方式進行足干感,足干溫度90-100°C,足干葉含水率7% ;(9)將步驟(8)處理樣放在冷卻貯葉槽上進行攤涼處理I小時;(10)將步驟(9)處理樣上遠紅外提香設備進行提香處理,提香溫度140°C,時間25-27秒。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干,殺青處理條件溫度280-300°C,單周期耗時70-80秒,投葉量控制在60_80kg/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調味茶飲料用原料茶的制備方法,選用特定品種和嫩度的鮮葉為原料,通過殺青、熱揉、細胞破碎、干燥和提香等處理后獲得。本發明對殺青、揉捻、干燥等傳統工藝進行改進、優化,將細胞破碎處理融入加工流程中,實現降低茶葉加工成本、提高茶葉浸泡過程品質成分的溶出速率、延長茶浸提液風味品質的穩定性的目的。本發明通過傳統工藝和特殊工藝的有機組裝、整合和完善,為茶飲料生產企業提供一種調味茶飲料專用的茶產品原料。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599275SQ20121005977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8日
發明者尹軍峰, 袁海波, 許勇泉, 鄧余良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