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動手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氣動手指,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豆制品的加工過程中,通常需要在充滿豆制品漿料的漿料盒上覆一層薄膜片料紙,在覆紙張的時候通常要用到氣動手指夾住片料紙拉動到需要的位置,在拉動的過程中,由于片料紙為超薄的油性紙張,夾得過緊容易講紙張撕破,夾得不緊容易脫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氣動手指,通過在氣動手指的上下壓塊上設置凹凸半圓,能夠有效的夾緊產品達到不易脫落的效果,且不會撕壞片料紙。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動手指,包括上壓塊和下壓塊,所述上壓塊上設置有凹槽和/或凸塊,所述下壓塊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壓塊的凹槽和/或凸塊位置、形狀相對應的凸塊和/或凹槽。前述的氣動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半圓形凹槽,所述凸塊為半圓形凸塊。前述的氣動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上均設有位置對應的限位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氣動手指的上下壓塊上設置位置和尺寸相對應的凹凸半圓,能夠有效的夾緊產品達到不易脫落的效果,且不會撕壞片料紙,并在上下壓塊上設置限位塊,能有效防止氣動手指在夾持片料紙時,上下壓塊不會夾持過緊,以免壓壞紙張。
圖I是本發明氣動手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氣動手指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3是本發明氣動手指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第一實施例
如圖I所示,一種氣動手指,包括上壓塊I和下壓塊2,所述上壓塊I上設置有兩個凹槽11,所述下壓塊2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壓塊I的凹槽11位置、形狀相對應的凸塊21,所述凹槽11為半圓形凹槽,所述凸塊21為半圓形凸塊,氣動手指通過上下壓塊上的凹槽11和凸塊21將片料紙夾持住,由于凹槽11和凸塊21均為半圓形,在夾持片料紙時不會將其撕壞,而且夾持效果好,不易脫落。所述上壓塊I和下壓塊2上均設有位置對應的限位塊3,在上下壓塊夾緊的過程中,通過限位塊3避免兩者夾持的過緊導致片料紙被夾壞。第二實施例如圖2所示,一種氣動手指,包括上壓塊I和下壓塊2,所述上壓塊I上設置有兩個凸塊21,所述下壓塊2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壓塊I的凸塊21位置、形狀相對應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為半圓形凹槽,所述凸塊21為半圓形凸塊,所述上壓塊I和下壓塊2上均設有位置對應的限位塊3,夾持原理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第三實施例
如圖3所示,一種氣動手指,包括上壓塊I和下壓塊2,所述上壓塊I上設置有一個凸塊21和一個凹槽11,所述下壓塊2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壓塊I的凹槽11和凸塊21位置、形狀相對應的凸塊21和凹槽11,所述凹槽11為半圓形凹槽,所述凸塊21為半圓形凸塊,所述上壓塊I和下壓塊2上均設有位置對應的限位塊3,夾持原理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且本實施例采用的凹槽11和凸塊21交替設置的方式,是夾持效果更好。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氣動手指,通過在氣動手指的上下壓塊上設置凹凸半圓,能夠有效的夾緊產品達到不易脫落的效果,且不會撕壞片料紙。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 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手指,包括上壓塊(I)和下壓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塊(I)上設置有凹槽(11)和/或凸塊(21),所述下壓塊(2)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壓塊(I)的凹槽(11)和/或凸塊(21)位置、形狀相對應的凸塊(21)和/或凹槽(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動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為半圓形凹槽,所述凸塊(21)為半圓形凸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氣動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塊(I)和下壓塊(2)上均設有位置對應的限位塊(3 )。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動手指,包括上壓塊和下壓塊,所述上壓塊上設置有凹槽和/或凸塊,所述下壓塊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壓塊的凹槽和/或凸塊位置、形狀相對應的凸塊和/或凹槽。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氣動手指在夾持片料紙的過程中緊容易講紙張撕破或脫落的問題,通過在氣動手指的上下壓塊上設置位置和尺寸相對應的凹凸半圓,能夠有效的夾緊產品達到不易脫落的效果,且不會撕壞片料紙,并在上下壓塊上設置限位塊,能有效防止氣動手指在夾持片料紙時,上下壓塊不會夾持過緊,以免壓壞紙張。
文檔編號A23C20/02GK102640804SQ201210157998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李文俊 申請人:典發食品(蘇州)有限公司